行书创作的路径和方法?
一、单兵素质(单字关训练)怀仁集圣教序是首选字帖,从字帖中找下面关系的单字针对性训练。1.疏密 2.俯仰 3.欹正 4.高低 5.开合 6.收放 7.聚散8.曲直 9.穿插 10.错位 11.险趣 12.气口 13.避让 14. 动静 15.参差 16.纵横 17.粗细轻重 18.相向相背 19.外拓内擫20.留白 21.方与圆 22.位移23.转与折 24.映带连断呼应 25.1和226.字内组合:单字到底几笔完成,包括书谱草书有些字都是接笔完成的,从中体会连中有断、行中有留。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点画之间和提按之间的笔锋转换与调整。27.笔法三原则:起笔、行笔、收笔。笔法四度:1.入笔角度(书法是造型艺术,形态变化多端)2.提按力度(提按产生虚实)3.笔画弧度(产生曲直,松紧变化。直画显的紧,曲的显的松)4.行笔速度(不要以一种速度去写,要有节奏感)二、班组配合(字组关训练)1.收放 2.放圆 3.粗细 4.开合5.大小 6.正斜 7.连带 8.聚散注意字距、贯通等。三、分队协调(字群关训练)行距 气脉 浓淡等四、集团作战(章法的布局)落款 盖章 块面 布白 字眼连贯与错落 纵向与横向茂密与疏朗等五、学习行书的基本原则。1.入古忘我,脱胎换骨。临古,学习古代行书经典法帖。临古的目的,就是为了丢掉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和书写习气,要扎根传统,学习经典法帖。要把古人的经典如数的拿来从点画结体章法全盘继承,这叫脱胎换骨。临行书的第一关,做到追求“形似”,即临摹某一发帖做到笔法、结体准确到位,要临什么像什么。在“形似”的基础上,进入第二关,追求“神似”,所谓“神似”,在掌握笔法、结体之后,重在追求原帖的精神气质。有形似量的积累,才会有神似质的蜕变。2.取法乎上,先专后博。什么是上?上就是古代经典。古有书不入晋图有下品之说。量的积累不是简单的积累和重复,而是分析,提取,为“质”变服务,最终化古为我,创作出有水准的行书作品。六、选帖路径及临帖方法1.临帖的路径。路径之一:《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然后临习《王羲之手札》、《王献之手札》、《大观帖》里面部分经典行书法帖,再到杨凝式《韭花帖》,最后宋人的手札,主要以苏、黄、米、蔡手札为主。路径之二:在之一技法训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审美取向,可有选择的重点突破汉代简牍帛书、魏晋残纸;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王宠、董其昌、王铎、刘墉、金农、朱耷、赵之谦等明清时期极具个性特点的行书大家。
黄庭坚书法创作技巧?
黄庭坚书法凝练有力,结构独特。是北宋法坛杰出代表,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在继承传统书法、学习前辈书法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相比之下他的书法并不是特别完美,比如有些笔画过瘦过长,像苏东坡嘲笑他的字“树梢挂蛇”,的确显得难看。但是瑕不掩瑜,从总体上来说,黄庭坚有他的独特风格不然也不可能被评为“宋四家”。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 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的中宫(“中宫”即九宫格中心)似乎都有一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中放射出来。这种“破体”的.“辐射式”的字形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使他的书法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黄庭坚的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的结构笔画欹侧,不受羁束。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显得活泼好动不规不矩。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
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如何看待书法也是艺术创作?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
书法是为了把字写好而总结出来的方法。它不是结果,而是规则。按照前人的总结出来的规则去写字,就能写出合乎法度、美观的汉字。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得到了愉悦的享受。便把他们的作品称为艺术。艺术是近代外来词汇。古人把书法列为艺类。中国古代的艺类分为六大类。“礼、乐、射、御、书、数”。不去计较古今称谓上的差异 。但是要区别古今对书法的认识观念。古人对待书法,是抱着“字为心画”的态度去写字。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书写着的第二张脸。所以古人有“见字如面”的古语。他们同时认为良好的品行,会体现在你的书写当中。“字不正,心先病”,做为从小教育学生们的诫律。中国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演变成的。每个汉字都有其形。点画位置,都有各自的安排摆放。由于古代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的特性是柔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就无法控制住毛笔写好字。要写好字,就要按照特定的笔法进行练习。古人都是经过严格的练习,他们写出来的字就特别美。被我们称为“书法艺术”。要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渊博的文学修养,丰富的创作经验。精熟的技法,是优秀书法作品的前提。技能不过关,所有的东西都谈不上。今天的书法界,被一小撮打着艺术幌子的败类拿来恶搞。鼓吹突出个性,说什么汉字的写法已经几千年都一个样子,人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要让人们产生新鲜感,就要大胆的改变原来的样子,不能再按它们的原样写,才富于艺术创造。粗暴的践踏书法艺术。对这些败类的“艺术书法”,只要是个正常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在破坏中国文化。而且还毁坏了人心。一大波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叫好的人,为这些小丑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没有人在背后给他们撑腰,他们的丑行如何能够泛滥成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