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黄昏乱烟飘,红叶萧萧两岸秋。在午夜,我不知道我要走多远。一船明月满沧州。”3354这是清代诗人孙菊在京杭大运河的一条船上写的。
秋高气爽,波光粼粼,芦苇荷叶垂柳错落有致.如今人们在运河中泛舟,远眺,处处都是风景和典故。一幅“芳草萋萋,花清水流,千年曲流河助沧州”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沧州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二年,州迁至路畅镇,也就是现在的沧州中心城市。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蜿蜒穿过沧州城,海盐和水运让沧州繁荣了数百年。京杭大运河位于沧州市中心,全长13.7公里。三年来,黄河长江的生态供水,让停航40多年的河流变得清澈,沿河建起了南川塔白石园等12个旅游码头。今年9月1日实现旅游通航。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是大运河的常客。“大运河沧州段的大部分古迹和遗迹都得到了保存或复制,运河的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孙建说,历史上伫立在河边的南川楼和朗音楼,原是明代官办建筑,后消失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2021年,房屋破旧街道狭窄私房常见的南川楼村被整体拆除,崭新的南川楼浪音楼拔地而起。二楼依偎在大运河的怀抱中,再现了大运河的壮丽景色。
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如建于1910年左右的津浦铁路供水站,建于1921年的小面粉厂建筑,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中得到了保留。沧州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杜说,近年来,沧州完善规划,疏浚植树,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唤醒千年运河。
沧州以河为线,以城为珠,线以珠为珠,珠带面,全域统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去年,沧州市种植了3万多株乔灌木,在运河东西两侧形成鱼骨形绿色廊道空间,促进了河城融合。
夜晚,大运河灯火通明,游船纵横交错。“过去人们拉船,靠大运河谋生;现在生活富裕了,大运河成了休闲享乐的地方。”孙建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