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刚刚披露招股书的蜜雪冰城,给众多消费投资者带来了兴奋。完整的供应链,自负盈亏的能力,开店2万多家,年赚近20亿的一系列数字,让沉寂已久的消费投资人又看到了希望,朋友圈也活跃起来。
在蜜雪冰城决定上市前的唯一一轮融资中,高淳美团龙珠CPE元丰等机构经过激烈竞争最终入场,初期融资投入后估值达到200亿元。其中一位投资人告诉投资界,“为了抢份额,各家都派出了当时最强的团队。”
冰雪城和郑远元的足疗行业乍看之下毫无共同之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那么需要融资。创始人都是基层出身,所有企业都有至少10年的创业经验,在各自的行业里一直稳扎稳打。无论是完整的供应链,还是成员链模式,他们在这10多年里都积累了自己的优势,即使没有资本也能生存。
郑远元无疑给VC圈带来了另一种思路,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已经在反思:曾经为用户和消费者赛跑的互联网投资模式是否可行?当首都不再支持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消费寒冬和自我造血能力已经厌倦了消费VC,互联网投资模式已经在每一个新消费企业不可持续的生存状态下被证伪。"所有的消费不一定能在互联网上重做."就职于某知名VC机构的张琳直言不讳。
2022年,消费投资人有了新的衡量标准:投资不需要融资的企业,真的很厉害。就像近年来最赚钱的消费投资之一董鹏饮料一样,该公司起初并不需要融资。嘉华资本跟踪了很多年,最后才投资进去。
但与此同时,也有投资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能力强又不需要钱的企业要接受投资?在这些企业中,资本进入的意义何在?”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过去的很多案例,行业资源和行业能力已经越来越被头部企业视为评估投资机构的重要因素。
潮水退去,很多眼花缭乱的商家逐渐消失;投资也逐渐回归商业的本质。
“说到这里,投资者不应该追求绝对的标准化。看看那些管理简单,逻辑上容易做的业务目标。这个看似简单的业务越简单,出现牛逼项目的概率就越低。”一位消费投资者感叹,恰恰相反,有些困难的事情,那些看起来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的公司,更容易带来高回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