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大跌意味着权重股难以存活,场内ETF同样全面走弱。
截至收盘,场内跌幅超过6%的12只ETF中,8只跟踪半导体芯片相关主题,在其他两只科技信息ETF跟踪的目标指数中,半导体上市公司权重也达到57.9%。
在股权基金中,重仓半导体的基金经理自然很难自以为是。
基金最新净值尚未出炉,但仅按盘后估值计算,目前市场上最坚定的半导体支持者蔡嵩松在顶级基金诺安成长日基金估值下跌6.99%。
作为集中重仓半导体行业的活跃资本类基金,对于蔡嵩松管理下的诺亚成长来说,日内净值的极端涨幅并不陌生。 以-6.99%的事后估值跌幅计算,对“蔡先生”管理下的诺亚发展来说,只能进入历史前五。
但单从估值来看,放眼整体市场,昨日半导体芯片板块大跌,受伤最重的莫过于蔡嵩松。
统计A/C类份额,两只活跃股权类基金昨日发售后,估值超过10%。 巧合的是,这两种产品是由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
招商基金经理张林担任基金经理已超过7年,截至2022年上半年规模共计20.86亿元,两只管理产品招商移动互联网和招商科技创新,昨日盘后A/C类份额估值较高
基金估值的计算方式根据该基金最近公开的持股情况计算。 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公开募集商品的三季报,因此估值只能按照每半年持股来计算。 从昨日估值来看,张林二季度末持股并不出人意料。
招商移动互联网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9只为半导体行业,唯一例外的新莱应材,同样拥有光刻胶芯片设备的概念。 半导体满载,张林的持仓风格与“蔡经理”一致。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也许是在股票选择方面变得更加过激了。 10只重仓股中,除北方华创外的其余9只来自创业板和科创板,“20cm”跌幅的空间,直接引发了基金估值昨日跌至“破板”的惨剧。
张林的持仓风格总是这样吗? 追溯过去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前辈,张林出道时间比蔡嵩松早。 除了初期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外,以迄今为止终身独立管理时间最长的招商盛达为例,2017年至2021年,张林管理下的该基金各报告期持仓集中度较为传统,在电子领域略有偏好,但单一行业持仓比例为44.1 %
反观目前张林的两只被管理产品,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招商移动互联网和招商科技创新持仓中,电子行业个股持仓占比分别达到76.28%和75.59%,持仓方式已经“蔡”化
集中在重仓的单一赛道是蔡嵩松的传统方式。 行情好了,随之而来的暴涨把他推向了流量的顶点,得到了规模上的回报。 即便退潮后引发争议,但至今真金白银的管理规模依然存在,让他能够扎堆支撑无基金自主权益类产品,是开创流量时代的基金经理新成功模式,也是事后效仿
这个模型是否正确暂且不论,制作复印件需要行情的协助,也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的成果。 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抄写”,选择相似的工作方式,重塑“蔡嵩松”,不是很容易吗?
至少,对张林来说,能这样进入大众的视野,应该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