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书法,什么是书法作品中的疏密感?
感谢松风阁书法日讲邀请!
‘’疏密‘’一词,是书法术语,是说明书法技法中对比关系时经常出现的热词,高频词。字面和本质含义一望便知。
‘’快乐书法营‘’在编写《二王行书结构与原理》一书过程中,对书法技法上各种对比关系的对列,如阴阳,牡牝,疏密,虚实,展促,顾盼,倚伏,起伏,向背,开合,大小,长短,宽窄,收放,粗细,轻重,正变,正欹,正反,曲直,方圆,聚散,松紧,错位,纵横,繁简,连断,动静等近三十种对比关系作过系统的归类研究,疏理论证。现不揣浅陋,就“疏密”对比关系,回答如下:
疏密对比在古代书法中,是属于字与字,字组与字组,行与行之间,即章法意义上的对比关系。应该从字的结构法中排除。其理由是:
一.晋唐人的作品中,在字的结构和造型上,并没有发现疏密对比关系的有意表达。
以二王为例,是用两种固定的手段,也可以叫结构与造型的规律之一,就把所谓的‘’疏密‘’关系全部体现出来了。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疏密”的表达。察之晋唐名家的处理手段,无不如此。两种处理手段,表述如下:
1.密化排横
所有的连续排列的横画被以相对短而密的方式处理。这一部分的短而密,意味着其它部分的长而疏。两横排列也不例外,所有的有连续横画出现的字,全部是这样的处理办法,这里只是列举数例。但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疏密对比关系不是有意造作的,而是死的规律。
奉 王羲之手札
金 王羲之《兴福寺碑》
驰 王羲之手札
长 王羲之《圣教序》
业 王羲之《圣教序》
虽 王羲之手札
欢 王献之《淳化阁帖》
刘 王献之《淳化阁帖》
2.见方必小
见方必小也是二王处理包围结构的字的造型的固有手段。在汉字中,这类方而封闭的结构非常多。方的小而密,显出其余部分的大而疏。
凡字中有皿,口,日,月,耳,贝,自,母,酉(身,郎,即等字的封闭组合类同)等封闭半封闭的方形组合,其写必小,而显紧密。其法意与上述“弱化排横”并无二致。
践 王羲之《兴福寺碑》
藏 王羲之《圣教序》
稽 王羲之《兴福寺碑》
骸 王羲之《兴福寺碑》
艰 王献之《淳化阁帖》时 王羲之《兰亭序》墨 王羲之《圣教序》
塞 王羲之手札
上述两项,在汉字的结构中所占比例特别大,因此,就显得疏密对比特别明显。
全面检索二王《淳化阁帖》等大型汇帖及现存所有刻帖,未发现其他的‘’疏密‘’表现方式。
上述两种处理手段,说成“疏密”也可,但极容易造成概念的含混纠缠和误解误读。
知道这两种固有手段,读帖,临摹,创作都不必再绞尽脑汁琢磨怎么为‘’疏密‘’而“疏密”。按晋唐人用过的的方法直接拿来用就行了。又省事,又自然,又合法理。
搞清楚‘’疏密‘’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掌握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我们学习晋唐人的书法时,不再纠结一字中到底那里该‘’疏‘’,那里该‘’密‘’,不再在伪教科书不负责任的指导下,寻找‘’疏密‘’,造作“疏密”,疏密关系就在帖上明摆着,平常写字的时候明明白白的应用就行了,不用妄费功夫。
二,‘’疏密‘’对比,在北宋米芾的作品中,有着意的,明确的,甚至夸张的体现。王铎学米芾,更进一步,把这一技法发挥到极致。但都是上述两种手段的强调和夸张,不出法理之外。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井底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书法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书法的结构和特点: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中国书法的内在美通过什么什么表现出来?
中国书法的内在美是通过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的不同组合表现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是书法的四大形式要素。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笔法、字法要求,表现了不同的书法内在美,不同的书体对相同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运用的侧重点不同,也能表现出不同风格的书法内在美。
翰堂寒江书法是什么水平?
寒江,字英志,号鹏城散人,出生于湖南平江县,现定居深圳。他幼研习书画文史佛教文化等传统国学,尤其在书法方面,底蕴深厚。
在严苛的家庭教育环境下,他从欧体入门,后习颜、赵,兼临魏碑,在书法结构与解体方面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楷体娴熟后才临二王(行)怀素(草),书风有着楷体的强劲,又有行草的秀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别具风格。
关于【什么的书法】和【什么是书法作品中的疏密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