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书法家怎么,怎么样才能练一手好字?
看起来是基础学习的问题,那么可以从学习灵飞经和黄自元92法来把结构基础做一下,如果要进一步学习书法,就要重新回到笔法动作和点画造型的基础来补充研究了,我前面说的只是满足您写好字的要求,要更高要求就可以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重新入手,因为问题听起来您是初学没有基础,我就不把这个书法专业的问题说深了,也避免复杂的专业问题干扰您基础入门,书法是一个艺术行业门类,写字是一个基本文化素养,目的不同我们就不去混为一谈了,我下面举例几个书法作品,相信也不一定是您要的结果,要写好字就坐下来把结构临摹稳妥了就很好👌
一位老婆婆说书法是靠悟?
这位老婆婆是观音么?还是王母娘娘?咋说的那么精到哩!
书法的原初目的一定是追求美书法不同于写字之处,一个单纯为了表达语义,一个在表达语义同时还要展示美。
美难以定义,需要“觉悟”整齐是美,嵯峨呢?庄严是美,活泼呢?雪白是美,漆黑呢?刚健是美,飘逸呢?
......
美的外延无穷大!
美的感受和追求是个性存在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追求会因人而异,好比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淡。
美是不讲道理的,凭直觉、凭主观、凭本能、凭修养意识到的美,就是美;否则,你说假话,或者被洗脑啦。
名碑法帖意味着审美的共性存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众多名碑法帖,一定蕴含有普遍意义上的美,否则不可能传世那么久;换个角度想,大家共同崇尚一本帖,也说明人的审美观念中既有个性部分也一定有共性部分。
当你悟出某个法帖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那么贻法就快、就准,这是“悟”的意义所在。
美有时尚性,美有流行性但“悟”绝不局限于此,随着“悟”的深入,或许你对美的外延有更多、更新认识,祝贺!你觉悟又提高了。
问题是美有极限么?老子说至大无外,也就是说你的觉悟也没有顶点。
感悟美,追求美,是没有穷尽的过程,只要你不停步,你永远都会在追求美的路上。
对整个人类来说,道理一样,共性的美的追求也是随着时间向前发展的,故步自封只会让自己陷入历史的窠臼。
基于美的共性觉悟,追求美的个性觉悟,书法美才会特别青睐于你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有良好的技法基础是不够的,要想摆脱窠臼束缚,不被时代淘汰,不断“悟”道,追求更高境界,书法艺术才有意义。
把书法当摇钱树,或者沦为写字匠,终为自己内心所不齿。
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坚持下去?
练习书法是件枯燥和单调的活儿,尤其对初学者更是感到重复和乏味……。我是自学书法几十年的老兵,你的困惑我也是感同身受,每天要重复做一件事,写来写去,总觉得没有多大起色,有时也搁下笔十天半个月的,这种事情年轻时经常有,即使一些书法名家也都有过如此经历。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和纠正这种现象呢?以我亲历的经验教训。首先应培养对书法的爱好和兴趣。爱好和兴趣是成就一件事情的内在动力。没有挚爱和痴迷书法的兴趣就不会有坚持到底的自觉。兴趣是可培养的,多从书法发展史上,经典大家的亲身经历中汲取养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分阶段自我总结,树立自信,有机会多让作品示人,发到网上和群里“显摆,显摆”自己。一来可请老师和书友们检阅、点评和客观评价。二来可以调整自己心态,增强自信和成就感。
其次是开阔视野。多看书法展,多读书法理论等方面的书,不断提升书法审美意识,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埋下挚爱书法的种子。三是有意识的培养韧劲和执着。习书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和不专注不投入。所以要有意识的加强韧劲的锻炼,要强化每日练习数、质量,不达目标不搁笔。临帖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帖读写交叉练习,小楷,中楷交替临写等。
总之,兴趣和爱好是主动临习的内生动力,除此没有捷径可走。
人称王大令的东晋书法家是?
是王献之。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
关于【辛苦书法家怎么】和【怎么样才能练一手好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