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字画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雅斋字画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怎样练习书法有气势(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

时间:2023-03-10 作者:admin666ss 点击:5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怎样练习书法有气势】,以及【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怎样练习书法有气势,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

“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如何练?”我的回答是:用钢笔练毛笔字是一条被证明了的,完全可行的道路。关于如何练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选帖以及书法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入手。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

一,钢笔能不能练毛笔字?

自从蒙恬发明毛笔以来,毛笔一直占据着书写的主导地位几千年,直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日本的钢笔传入当时的清末民初,钢笔这种便捷的书写工具逐渐取代了毛笔。

不管是毛笔还是钢笔,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都是用它们来书写中国文字,也就是说毛笔和钢笔写出来的字都是能认识的,这说明在笔画,结构,章法上还是没有变化,从这一点来说,毛笔也好,钢笔也罢,都是是表现中国汉字的一种工具。[毛笔书法]

钢笔是一种新兴的书写工具,况且在钢笔传入时还没有独立的钢笔字帖,那么如何学习钢笔字呢?毫无疑问,就是临摹毛笔字帖。

庞中华老师是硬笔书法学习的先驱者,他当时学习和研究钢笔字,就是从毛笔书法里吸取营养,毛笔是软的,钢笔是硬的,毛笔写出来的字笔画粗重,富有表现力,而钢笔要做的就是“去肉存骨”“去粗取精”。用钢笔模仿毛笔的笔画和骨架,自然就形成了钢笔书法。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由此看来,用钢笔模仿毛笔字写出来的字就是“筋书”了![硬笔书法或钢笔书法]

所以,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法度只有一个,并且已经确立,用什么样的笔来表现,都得从毛笔书法里汲取养料,钢笔自然也是如此。老一辈的硬笔书法家如卢中南,田英章,田蕴章,司马彦,丁永康,沈鸿根,白蕉,邓散木等等,他们的硬笔字美轮美奂,难道是自己独创的吗?显然不是的。

田蕴章老师甚至说过:“只要你的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就一定能写好。”并且他主张直接用钢笔去临摹毛笔字帖,他认为这种办法比临摹现代人硬笔字帖效果要好得多,这说明什么?说明毛笔字和钢笔字具有一脉相承,有共性,有共通的地方。

所以,通过以上举例,用钢笔练毛笔字是一条被证明了的,完全可以的道路。

二,如何练?

既然能用钢笔练习毛笔字,怎么练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既不能盲目地练习,没有多大进步,又不能泛泛地练习,浪费了时间,接下来,我们就从如何选帖,笔法,结构,章法四个方面来说说如何练的问题。

(1)选小字不选大字

为什么我主张选小字而不选大字呢?这是因为钢笔字要适应钢笔字的书写特性,钢笔的笔尖小而硬,不能写出像毛笔那样丰富婉转的笔画来,所以你若原则大字则与钢笔本身的特性不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了。

况且用钢笔小小的笔尖去临摹毛笔的大字,在笔画上显得单一不丰富,在结构上也显得羸弱而无力。[王羲之小楷]

为了适应钢笔的书写特性,我们在选择字帖的时候只能选择古代经典小楷字帖,小楷字形小,与硬笔的特性就相符了。我们要牢记“可用大笔写小字,勿用小笔写大字”的原则。

(2)选楷书不选行草书

苏东坡在学习书法的顺序上早已给我们提醒了,他说:

“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学习书法就像我们小时候走路一样,要先学站立,再学走,然后才是跑和跳,循序渐进,事物规律所致。[柳公权楷书]

所以用钢笔练毛笔字要先选择楷书,不要觉得《兰亭序》笔意潇洒,就心生羡慕,也不要因为杨凝式的《韭花帖》姿态飘逸就直接去临摹,学书有一个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用楷书打好基本功十分重要。

(3)取法乎上不乎下

王羲之的书法在唐代得到唐太宗的极力推崇,他自己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

因此他说: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次,取法乎下,仅得乎次矣!

这说明学习书法关键在于取法,取法的高下决定你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我们用钢笔临摹毛笔字帖也要取法乎上。[钟繇《宣示表》]

这个“上”,一是要高古,二是要水平上乘。这样看来,“正书之祖”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都是“取法乎上”的典范小楷字帖。

(4)选易学的帖不选难学的帖

选择字帖固然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然而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选择容易上手的字帖,不选难度大的字帖。

难度大的字帖,很难上手,容易打击学习的信心,半途而废就得不偿失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原则钟绍京的《灵飞经》,这本小楷字帖历来也是被列为入门的经典字帖,它结体宽博,字形较大,笔画有粗有细,适合用钢笔临写,我不建议直接学例如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因为这本小楷字帖被董其昌誉为“小楷极则”,难度极大,也不主张先学魏晋高古的小楷风格,而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虽是好帖,但是字形较小,笔画纤细,粗细对比过于明显,因此不建议选择。[钟绍京《灵飞经》]

《灵飞经》沉稳方正,逸兴勃发,有二王,褚遂良遗韵。是钢笔练毛笔字绝佳的范本。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选帖的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从“书法三要素”来说一说怎样练的问题。

一,笔法

无论是毛笔还是钢笔,学会分析和运用笔法都是第一重要的,掌握了用笔方法就相当于找到了入门的钥匙。

而笔法的三个运行过程又全在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方面。

起笔定势,行笔定形,收笔定神,在这三个方面毛笔与硬笔是一致的,因此,用钢笔练毛笔字也可以直接运用起行收来写好笔画,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去肉存骨”“去肉存筋”。[毛笔,硬笔起行收是一致的]

二,结构

如果说在笔法方面,硬笔难以表现毛笔丰富的笔画和笔意,那么在结构层面,硬笔则完全和毛笔是一致的,硬笔完全可以直接借鉴。[毛笔,硬笔结构规律“中宫收紧”]

可以说,在欧阳询的《结构三十六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的法则无一不对硬笔的书写有用,例如其中的左低右高,左收右放,中直对正等法则对于毛笔和硬笔同样适用,这也再一次说明钢笔是可以练毛笔字的。

三,章法

章法同结构一样,现在的硬笔书法作品依然参照毛笔的章法布局体势,从右至左,从上至下书写,这种审美形式从古至今延续下来,也必将延续下去。

不仅楷书如此,行草书,篆书隶书都是如此,硬笔书法的学习在章法方面基本上是照搬毛笔书法的章法布局。

章法排列大致分有行有列,有列无行,无行无列。

有行有列:有行有列多指楷书作品,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都是在打好界格的格子里书写的,这和我们今天写硬笔的格子是一致的,毛笔的这种形式可以称为大章法,硬笔则可以称为小章法。[颜真卿《多宝塔》楷书]

有列无行:有列无行指的是数列对齐,而横向不对齐,例如《灵飞经》就是这一类章法布局。

无行无列:无行无列一般指的是行草书,无拘无束,自成章法,表现一种结体灵动,参差变化的美感。[郑板桥书书法参差错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从选帖,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说明毛笔和硬笔是相通的,是可以互为借鉴的,只不过硬笔对于毛笔的借鉴要占绝大部分了。

这也再一次说明,钢笔是可以直接练毛笔字的,练好了毛笔字对于钢笔字有好处,练好了钢笔字对于毛笔字有帮助,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关注,欢迎留言!

苦练书法的十大境界?

一、观起笔处,看清露锋、藏锋。

二、观运笔过程,看清顿挫轻重。

三、观住笔处,看清如何收笔。

四、观转折处,看清方笔、圆笔。

五、观笔画连接处,看清是连还是断。

六、观字的各部关系,看清疏密与停匀。

七、观字的整体,看清正侧与大小比例。

八、观笔墨神采,领悟字的精神气势。

九、观章法布局,比较字距和位置摆布。

怎样练习书法有气势(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 热门话题

十、观落款钤印,部位是否妥当

如何快速让字变得好看?

本人从事硬笔书法教学多年,专注成年人高效练字,我有足够的经验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想要让自己写一手不俗的漂亮字,那肯定是需要长期的大量的正确练习才能达到的理想效果。短时间即可改善自己原有的字体,让它得到有效的改善,也不是没有办法。第一点,即然我们做不到每个汉字都能写的好,那我们就从整体去调整它。具体操作就是把你的字进行科学有序的排列,让字呈现出整体的层次感和美感。看下图我写的三个小条幅:在横向书写时,尽量让汉字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字距大体保持相等。方法:书写时眼睛余光找前面一个字的中心位置,以做到尽量中心和其对齐。经过几次正确练习就可以做到。

第二:重视字的右下半部分。这点对初学者来说不是太好理解。但是也是最有效最快的掌握汉字书写的技巧。看下图:这些字里,都有一个最粗的笔画,和其它笔画相比,这个笔画显得有点夸张。并且这个笔画都在汉字的右下半部分,这并不是巧合。颜真卿将这些笔画加粗,目的就是为了稳固整个汉字。所以我的观点是98%的汉字,右下半部分是一个汉字最重要的部分。有人说汉字是结构重要,协调重要等等。而这块位置也是最能协调一个汉字地方。我们再看下一张图:这两个字如果你去问你的书法老师,他会告诉你主笔依次是长撇和长横。那么我们来做个测试。从这张字里可以看出,书法理论上所谓的长撇和长横并没有起到作用。相反的我们来看下图:这张图里,我把这两个字的上半部分用了很随意的写法,即使我再更加随便一些去书写,只要保持右下半部分稳健,协调,这个字就是稳定的。这才是汉字结构中最大的一种规律。并且我试着将这种方法,引用到日常行书乃至行草里,发现也很适用。看下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因为速度常常会采用这种极速的写法。优点是速度快,但它的缺点是辨识度不高,美观度不够。那我在采用这种方法书写的时候,就要重视右下半部分的书写。具体就是按平常速度去书写,但当我笔画触及到汉字右下半部分的时候,就需要放慢点速度,笔画安排上以稳健,协调为主。这样一来呈现出来的效果会大不一样。看下图:从这张图上就可以看出,上面一张图的缺点就是汉字的重点位置——右下半部分没有处理好,导致字看起来松散没型。所以要想自己汉字快速的改善提高,重视汉字这个“重点”部位很有必要。好了就分享到这里,我是行书有道,感谢观看。

怎样才能提高书法的审美?

在很多人看来,书法高深莫测,觉得是内行人的事,其实,书法是全中国人的事,你可以不写书法,但要会欣赏书法。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

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

第一境,识形

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曰书体。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

三曰色彩。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曰构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

第二境,赏质

书法不同于写字。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其“法”有四。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字乃书法之根本。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曰笔法。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曰章法。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第三境,寄情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语)。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

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出法”、“意境”、“气质”之妙理。

一曰出法。卓越的书法家总是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造才能。因此,他们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们的“无拘无束”,而又不流于“荒诞狂怪”;既有“先圣”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二曰意境。书法的意境是指于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内涵,则在生动的气韵、飞扬的神采以及空间余白所构成的幽深而旷远的意象。如,有的象行军布阵,旗帜飞扬,士马精研;有的象尺幅丹青,疏林远阜,错落有致;有的象江河大川,奔腾浩荡,一泻千里;有的象廻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丽;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轻扬,一步一形;有的象悠扬乐曲,绕梁三日,牵人情思。这就是书法富于韵致,并且交织着生命节奏的意境。

三曰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法是书法家抒情达意的特殊语言。如同作家之文,诗人之诗,歌者之声。因此,有独立性、创造精神的人,其书往往风格独具;依赖性强、唯唯喏喏的人,其书往往依傍门户、缺乏个性。性情豪爽英迈之人,其书往往气度恢宏;感情缠绵悱恻之夫,其书往往柔媚有余,劲健不足。志行高洁者,其书往往清气飘洒;格调低下者,其书往往俗气横流。心情恬淡者,其书往往气静端庄、淡泊旷达;追名逐利者,其书往往张牙舞爪、哗而取宠。

关于【怎样练习书法有气势】和【用钢笔练毛笔字怎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书法 练习 气势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