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楷书书法前景如何,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书法时不选择欧楷?
我是从小开始学书法的(应该说练毛笔字),起步入门就是《九成宫》,五十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在书法教学过程也教授欧体。
我曾经做过对比实验,采用一样的训练方式,花费同样的时间,学欧体的远远不如学颜体、学赵体的效果显著,而且还出现一个极端的问题,那就是,凡是练欧体的写不了行书,即使能写也觉得十分别扭,写出来的字体看上去也不舒适,没有艺术美感。
以练《九成宫》为例,如果把它写得很好,至少需要五年。而同样拿出五年的时间努力学别的字体,可以熟练掌握五个帖的书写技法,并且如鱼得水、应用自如。
再就是,欧体提按幅度不明显,导致笔画粗细对比变化特别小,与使用普通硬笔书写感觉差不多,尤其行笔节奏、书写速度最不好掌握,写慢了僵硬死板,或软弱无力,写快了字体变形,直接影响神采韵味释放。
总之,诸多因素所致,欧体楷书除了外形美丽动人以外,在笔法、字法方面,存在着肢体语言阻碍,兼容性很差,有过渡性不好的缺憾,不利于技法淬炼和艺术创作水平提高。
恕我直言,我对欧体的感觉是: 字体好看不好练,入帖费劲,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出帖更难,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因此说,欧楷不仅有副作用,甚至还有后遗症。但是,毕竟是四大楷书之一,学书法必须要对它有所了解,可以练一练过过瘾就行了,千万不要痴迷不悟。
原因是,欧体是刀刻出来的碑文体,固有先天性美术字特质,字形结构过于规矩严谨,姿态庄重肃穆。训练难度大、效率低、周期长,尤其是兼容性不好,应用范围局限性也非常大。没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根本学不到精髓,极容易写成“僵尸”,而且特别费心劳神、收效不佳,甚至事与愿违。
我觉得,无论是教学、自学,只要是选择了欧楷,就等于上错车一样,当某一天突然发觉不对劲儿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好几个站点了,几年、十几年的精力白白的浪费掉了!即所谓误入歧途,悔之晚矣。这就是我多年学欧体、教授欧体最深刻的感受。
所以,我一直主张,欧体不适合初学者。然而,当今书法界,仍有一批又一批书法爱好者,喜欢欧楷并陆续加入学欧的行列,而且非常痴迷。我认为,不无论是谁怎样美话欧楷如何如何好,但事实上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样。
我直想说,学欧楷实质上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自讨苦吃……谁若不信,那就拿出来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或更长的时间去试验吧。
另外,历代都有楷书,而且风格迥异,姿态万千,各有千秋。比如魏碑、晋楷、元楷……都比欧体艺术元素含量高,字形也非常美妙,可塑性特别好,比欧楷容易学……为什么非得选择欧楷呢? 以我看,欧楷不适合所有人。
以上是我的一点学术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见谅。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发布的相关信息。谢谢!柳公权的楷书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是如何的?
柳公权的楷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颜真卿一样重要,“颜筋柳骨”不是盖的。为何柳体在唐以后没有大家呢?这个问题要从下面两方面来探讨:一个是柳书的特点,一个是书法本身的发展规律。
柳公权《玄秘塔碑》
第一,柳书的特点。柳书的楷法森严,差之一点则谬之千里。柳楷的特征是笔画锋利、瘦硬、险绝。柳公权把这样的用笔特征贯穿到每个字的每一笔,所以学习柳楷时稍有不对柳味就没有了。所以柳楷难入帖也难出帖,留给后人自我发展的空间较少。这对于书法家来说是很致命的,因为古代的那些书法家,谁不想自成一家,流芳百世啊。
明 王铎楷书《延寿寺碑》
第二,书法本身的发展规律。可以说中国的书法史就是一部王羲之的学生互相PK的一段历史,历代不管哪个大家,几乎没有不学习王羲之的。不管每个书家的书法风格是如何演变的,基本上都是在师法魏晋的基础之上嬗变出来的(康有为等人的碑派例外)。柳楷虽然很好,在唐代的地位很高,但也没有必须学他的必要。
明 姜立纲《节录张载东铭册》
当然后世学习柳公权楷书的书家也是大有人在,不是几无大家的。只不过前面我们说过,书家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成面目,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很多书家仔细去看他们的作品,或者研究他们的学习书法的过程都能发现柳楷的影响。
启功先生《临玄秘塔》
明代的大书法家王铎,他的楷书《延寿寺碑》就是浓浓的柳楷味道,与柳楷的《玄秘塔》非常相似。还有明代的大书法家姜立纲,他的书法点画雅健,体度浑厚,清劲方正,世称馆阁体。姜立纲的楷书当中就能发现柳楷的痕迹。还有当代的大书法家启功先生,晚年就十分喜欢柳楷,深受影响,曾经作诗云:“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柳公权)竟体芳。”
所以唐以后不是没有人学柳楷,只是取法多少的问题而已。
刘小晴书法的优缺点?
刘小晴先生的楷书有欧体底蕴,严谨有致,俊朗挺拔,功力彰显。在审美思维和书风走向日益浮躁的当今书坛,刘小晴先生能够立足传统,避免流俗,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刘小晴年逾古稀,书法风格已然定型,功力和火候都渐入佳境。
缺点
刘小晴的楷书有些锋芒毕露,少了些含蓄,也少了些底蕴。
我这个书法还有没有救?
从总体上来看,写得很清秀,看着很顺眼。没有练过就能写得那么好,说明你悟性很高,要是再认真练一练,那还不上天啊?!
从你写的字来看,确实暴露了没有练过楷书,基础较为薄弱。一是表现在笔画上,特别是一些方折比较死,不是很圆润;再如上图的“天”字,笔法不准,容易读成“王”字;“火”字笔法不准,容易读成“公”字。
二是表现在结构上,若当楷书看,结构不符合法则;若当行书看,结构又过于呆板;这两点在第二、第三幅字上更加明显。
笔画和结构的把握,是初学者最重要的东西,先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不过你的基础很好,悟性很高,没有练过就写得比很多人都好,再好好练一练,会秒杀很多书法家!
期待写得更好!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关于【广东楷书书法前景如何】和【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书法时不选择欧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