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如何突出主笔,如何才能把字练好?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如何才能把字练好?我从来没有临帖过,写好字必须临帖吗?”首先我回答你两个问题,第一,从来没有临过帖,这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写好字,真的必须临帖。
为什么说从来没有临过帖是不可能的呢?
请看下面三个理由:
1.想想你小学是怎么学写字的?
2.想想你周围的同学是怎么写字的。
3.想想你看到别人写的字是怎么想的?每一个人写字都是依据字帖来写的,但是有自觉和不自觉的问题。一般来说自觉的临摹字帖,这叫临帖。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处处会遇到书法,比如说,同学写了一封信,我们看到同学的字,写的好或者写的差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是学习书法。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天生下来就会写字的,必须要到学龄适龄儿童时期才能学写字,你第一次学写字,不管是父母教你还是老师教你,就是按照书法来教的,这些学习写字的方法,他们当然也是依据书法规矩来教你的。虽然这样学字不是你直接的临帖,但是也属于是间接的临帖。
然后,我们上学了,跟同学们一起,不论在小学还是初中或者高中,我们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都要看看同学是怎么写字的,所有这些对写好字的关注,都是一种间接的学字帖或者学书法。
我们刚才说的这种情况,是一种完全没有专业老师来指导的书法学习。也是最低限度的书法学习。
现在呢,我们上学以后,语文老师基本上都会按照书法的原则来教我们学写字的。比如说代
单立人怎么写,双立人怎么写,木字旁怎么写,一个字怎么写,怎么注意字的结构等等,都要在课堂上去讲的,这些讲课虽然不是临帖,那么,老师写出来的字,它就是书法规范,你是要跟着老师来学的,这也是一种临帖。所以,我们说,纯粹的绝对的没有临帖这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没有学过汉字,我们才可以说你没有临帖。
我们再说的绝对一点,那就是说,我们按照新华字典上的那种字来学书法也是一种临帖。
所以说,从来没有临过帖,是根本不存在的。再说,我们看看你写的这些钢笔字,还真的是有一些书法的味道的,那么,你的这些书法的味道和笔法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应该就是从老师那里来,从同学那里来,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来,而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处处充满着书法的。
如果有心有兴趣,你都会无意当中去学书法,因为只有对书法爱好,你才会关注一点一画一个字是怎么写的。
但是,学习书法真的需要有自觉的精神和态度,就是:我要意识到,我怎么样把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写好,把每一篇字都写得很漂亮,这就是一种书法自觉。
为什么学习书法必须要临帖?
我们也从三个理由简单说说:
1.首先,要把一个字写好
2.其次,要把一行字写好
3.第三,要把一篇字写好
正因为有这样三个基本的理由,所以我们要想学好书法,就必须临摹字帖。
我们临摹字帖,首先是从一个字一个字开始的,这是我们学好书法的基础,如果把每一个字都能写好,或者把一类字一类字不断的练习,找规律,找到了写好的规律之后,把它学好了,那么这就为写好字打下来了基础。
因为书法是一个一个的字写的。在这是写好书法的基。
在一个字里面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比如说笔画结构。而我们学习书法基本的任务就是笔画和结构,也叫笔法和结构。
我们临帖就是按照字帖上的经典书法来学习一点一画是怎么样去艺术的处理的。
如果我们在写字的一点一画上,含含糊糊不清不楚,那么,就不可能自觉地写好书法。
我们凭着印象凭着感觉走,也能把字写出来,写得就像你写的钢笔字一样。
但是这是偶然的,你就是写好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写好了,你写坏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写坏了,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字写的很丑,到底哪儿丑了,也不知道原因何在,这个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临过字帖,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一点一画上完整的来表现书法的美,所以,总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写字的,这就不可能真正把字写好。
如果我们对经典的字帖临摹学习以后,我们就能学会一点一画到底是如何来精致表现出来的,这就是书法的要求。
如果不是书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把字写出来和写出有书法的味道以及书法美的字,是完全不同的写字。
这一点我们从你自己写的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你没有自觉临写过字帖,所以你就无法知道为什么一个笔画要这样写那样写,如果你再想把字写的好下去,你就不知道如何去写了,因为你心里没有一点一画的完整概念。只有学习了书法,才能知道如何一步一步的把书法写得更好。
这就是临摹字帖和不临摹字帖的区别。
如果我们练习了大量的单字,就是把书法写好了吗?那也不一定。
这就涉及到书法的章法问题。
书法的章法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把一行字写好,还有一个是把一篇字写好。要把一行字和一篇字都写好,这个基础就是把每一个字都要写好。如果我们解决了单字的基础问题,那么我们在一行一篇字写好就比较好办了。
在经典书法作品也就是字帖上面,一行字和一篇字是它成为书法作品的关键。
这就是书法作品,要注重整体感的原因。
如果把单独的一个字写好,这是书法作品的局部,好要想让书法作品整体感好起来,我们就必须要注重书法的章法,这就是要把一行字和一篇字都要写好。
为了学到这样一个法度,我们必须临摹字帖。
书法作品的章法有些比较简单,比如说有行有列的这种章法。因为是横成行竖成行整整齐齐的排列方法,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最简单的让有行有列的一篇字写好,就是打上格子。我们只要把每一个字写在格子的中间、中心位置,那么,这一篇有行有列的字就没有问题,可以写好了。
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章法,如果我们不太注重书法训练,那么,也会出问题的,比如说,最常见的问题是,有的朋友写的字,他不是把字写在格子的中间,而是有点偏了,如果经常出这样的问题,那么,要想把有行有列的这种章法写好也是不行的。
所以临摹字帖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好,我们把字写在格子中心的本领。这也是一个书法的基础能力。
有行有列的这种章法,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字都能写在格子的中心位置,一般来说,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书法章法比较难的一个章法就是有行无列的章法。
这种章法就是竖看,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写那么横看它是一个字和一个字都不在同一个平面或者一个格子里边,跟我们前面说的有行有列的这种章法就不一样了。
这种有行无列的章法比较好看,比较活泼,是最常见的书法章法。无论是楷书和行书还是篆书隶书,都有这种书法的章法,他的难度比较大。
初学书法就暂时不要去使用这种方法了,等我们熟练之后,再使用这种章法。
但是,如果我们不学习书法,不临摹字帖,就无法掌握这种章法,最后写出来的字就是乱七八糟的,你单独看一个字还很好,单独看一行字也很好,但是整篇看起来不怎么好,给人感觉乱糟糟的,没有力量感。
所以我们说,临摹字帖就是为了全面的训练我们的书法能力,从一个字写好到一行字写好,再到一篇字写好,这是我们学好书法的基础。
为了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书法基础,我们一定要临摹字帖,可不要自己瞎摸索,越瞎摸索的时间长,我们耽误的时间就越多,我们书法的灵感就会越来越少。希望立刻投入到临摹字帖当中,好好临摹一些字帖,认认真真地去体会一下大师是苦心经营写好字,才成为书法大家的,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师,他们的字为什么写得好?是不是因为单独一个字写好了就会成为大师?这是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要多思考一些为什么的。
毛笔书法十二条口诀?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例字
:田、白、回、向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斜笔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例字
:五、古、直、质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例字
:喜、吾、娄、安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例字
:会、合、金、命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例字
:天、父、文、支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例字
:主、王、生、正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例字
:易、母、力、乃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例字
:丕、互、立、并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例字
:页、自、因、固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例字
:木、米、朱、未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例字
:染、粟、架、桑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例字
:乙、已、包、乞
主笔在书法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字体结构中的主笔就像古建筑中承重力最大的立柱和横梁,起主要支撑和平衡作用。
主笔笔画是一个字中最出采的笔画,往往和字的其它笔画比要长一些。写好主笔,是写好字的基础。常见的主笔有横、竖、斜钩等笔画。
在行书意临时,改变主笔的笔势,在方向、角度、力度方面作改变,整个字的形也将发生变化,这也是处理变化字形的方法之一。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张黑女墓志》单字。)
书法粗细大小规律?
密细疏粗。
字的笔画多,为避免拥挤,应细写;字的笔画少,为避免凋疏,应粗写;
长细短粗。
为达到整体的平衡与和谐,一字中的长笔画应细写,反之则粗写;
左细右粗。
相对于左竖而言,右部的折钩为主笔,为突出这一主笔,故应左细右粗;
横细竖粗。
悬针竖在字中或右部,起顶梁柱的作用,故应横细竖粗。
关于【书法中如何突出主笔】和【如何才能把字练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