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练多少字好呢,我们用什么标准判断?
有句话是说婚姻的,“幸福的理由都一样,不幸福的原因家家不同”。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到书法作品,那就是,好作品理由都一样,不好的作品理由各有不同!
一副失败的作品,为什么失败,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我以观者的眼光由远及近分析:
1、作品对墨色的浓淡掌握不好,不能与观赏者产生美的共鸣。有作品老远就觉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而且这类作品现在还非常多,形成一个书法流派了都,世人谓之“丑书”。
2、章法处理有问题或太密,或太疏,或天地不平,或平铺直叙,一潭死水,或矫揉造作,刻意为之,等等等等。章法的问题最多,一副作品的失败通常都是章法处理失败直接造成的。
3、结体架构处理不好,书法功力不够表现在用笔稚嫩,笔画力度不够,字的大小随意(草书除外),一眼看过就知道功力尚欠火候,这个问题没办法,必须继续临帖练习,慢工才能出细活。
4、硬伤也是书法作品不好的原因之一比如,错别字,漏字,印章盖反了,忘记受书人的特殊要求,无处落款,等等等等,硬伤常常可以补救,虽然也是作品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尚在情理之中,一般都能够得到理解,毕竟是人都会出错。
随文附上的书法作品都是我的近期作品,请大家不吝点评。永书我先行谢过。
练毛笔写什么字最好?
最好的练字基础是练习楷体,楷体的构字恢弘大气,端正,练习的过程中更能练好习字人的基础。常见的楷体有颜体,欧体和柳体,这三个字体非常适宜初学者的练习。目前市面上比较多欧体的教材,字体非常秀美,也是这个字体成为最热的原因之一。对比颜体,柳体各有风格上的不同。
写几个字请大家看看?
喜欢书法。写几个字请大家看看,大家觉得水平如何?从你所上传图片的习作来看,如果要确定书法的水准,我想用当下的一个流行名词“江湖体”比较中肯。
倒也不是对江湖体有什么负面的看法,只是它的那一种迎合普通大众的风格对于一些书法学习的时间比较长的资深书法爱好者而言,有时候的确不太容易接受。
图片:范曾 书法
你所上传的这幅习作是采用传统的横有行,竖有列的章法布局,行距大于字距。正文内容是采用行草书字体。从点画上来看,它的粗细变化比较明显;结字上来看则比较松散,其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点画的粗细对比过于突出;从整体上来看给人一种荆棘丛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结字的中宫不紧所造成的,而正如我上面所说的结字的松散又是由于点画的粗细对比过于突出而形成。也正因如此,这就是我将你的这幅习作看作是江湖体的重要地方。
图片:田蕴章书法
虽然书法的审美因人而异,有些人的确是喜欢江湖体,但是,既然谈及到书法艺术,那么我们不管是书写什么字体,都要遵循书法的一些共性规则。也正是这样,我个人建议你最好能够将书法的一些共性规则融入到你的书写当中。如此,即便是江湖体也算是高明的江湖体。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同一书法作品中的字体积大小有何规律?
一、书法字体大小变化的一般要求
不是所有的书体,都必须进行大小的变化。书体不同,字体是否需要大小的变化,或者变化幅度的大小,要求都不同。
正书类书体,如篆、隶、楷作品,体现的是庄重,庄严。不但不要求字体大小变化,而且还要尽量写得大小基本一致。好比阅兵时的战士方队,前后左右是要看齐的,不突出个人。即使笔画少的字,也要占大体一样的面积。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一样大小,只是不强调,看起来不是太明显。
行草书,不管篇幅大小、字数多少,字体的大小必须要有变化。不同的是,大小变化的幅度,变化的次数,随着行楷、行书、行草,小草、大草、狂草书体的变化,依次增强、增多。这是一般规律,普遍规律。
二、为什么行草书字体大小要变化
1、章法需要。如果把正书比作仪仗队,那么行草书我们可以比作游行队伍,里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如果正书表现的是庄重,那么行草书表现的则是自由灵动;在节奏上,正书好比单调的警报声,而行草书的节奏就像动听的音乐。 正是有了字体大小的变化,才有助于书法艺术的塑造。
另外,书法多为竖写,用大小字来调节,有助于末端取齐。
2、抒情的需要。行草书最能体现书法“表情达性”的功能。书者在潜意识里,通过字的大小、墨的浓淡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三、字体大小变化的一般规律
1、 笔画多的字写大些,笔画不至于过密,书者易写、读者易识;笔画少的字保持原有大小或写小些,看起来紧凑聚气。
2、一般情况,一幅作品的起首字不能写得太小。
3、落款字体要小于正文字体。一般富款和榜书的落款,字体大小的比例要大,穷款的比例稍小。
4、写字如说话。发音重的字写大,发音是轻的、弱的字写轻,写小。你朗诵一下毛泽东的《咏梅》 ,感觉是不是那么回事。
四、字体大小变化贵在自然
对于书法作品中字体大小的变化,要学书法前贤,大小参差要自然,如梅花分落,雪花飘飘。切记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会变。王羲之批评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他虽然说的是一个单字,但同样适用整幅作品;另一种倾向是刻意求之,有意为之,这样只会“求之愈深,失之愈远”。对于初学者,往往开始没有变化的意识,当知道要变化时,又不会变,或者变得非常做作。这都是学书的必经阶段。
字体大小变化,看似简单,但真正变化得自然得体,光靠技术是不行的。得靠书者的文化素养和情感。
五、榜书和楹联对字大小的一般要求
1、两字榜书,原则上两个字大小区别不明显为宜。
2、多字榜书,原则上两边的字应稍大些。中间1-2个字稍小些为宜。
3、对联。正书对联字与字、上下联字体大小也基本一致;行草书对联字体大小可以变化,但上下联对应的字要基本对齐。
关于【书法练多少字好呢】和【我们用什么标准判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