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书法卖废纸吗,继续练字还能有发展前途吗?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一定要继续下去。
书画益寿!这个说法业界都认同,书法在东方艺术中有着至高的地位,临习书法,创作书法,是一种高境界的体力锻炼,也是一种脑力锻炼。从古到今的书法家的寿命,平均比做其他工作的人高。
清康熙帝很爱书法,他讲过:“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以近现代书法家为例,赵朴初、董寿平、于安澜、启功都享年90岁以上。
只要努力,任何事都不会太晚。比如,你说的前途,是达到哪个高位?只要努力了,可以达到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没什么问题吧,如果持之以恒,达到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也并非不可能。
姜子牙暮年才得以施展才华,晋文公61岁即位。当代草圣林散之70岁才成名。
另外,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得心平气和,心情旷达,从人的身心处于良好状态――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可发得到一个平安顺利的人生境界。
为什么有些学书法的人在这社会没有出路?
为什么写书法者在社会没有出路?
学书法,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事书法专业,有自己的创作室,或有门店。这不部分人以书业为生计,交易书画,展览书画。同时自己也会写书法,并且写的很有档次,比较专业,一般这些书人与当地一方书画爱好者,或是出名的书家画家都有很好交往,了解书画行情,知其书法作品的真假。
有时候举办艺术沙龙,邀请知名书家前来饮茶,举办展览。是一个书画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聚集而切磋,旷然散寂寞,非常有艺术气氛,高雅谈吐,吟诗作画。超然物外。
经营书画之店一般都有一个很雅的门头匾牌,比如松竹斋,墨香阁。非常书味气息。一般是高人题写。
书法者在社会也有自己的路。除去经营专业,还有就是爱好,兼之而喜好。有职业,赋闲而写几笔,挥洒即兴。
亦或在书斋书写小楷字,心平气和,充满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平静的状态。少了打牌或饮酒。几乎不去应酬,多的自己坐下来,写书法,一种炙热一种酷爱。于身心大利也。
具体社会出路,其实人各有不同追求,作为爱好,任何纷扰都不会阻断喜爱的热度。
最为书法人,没有考量书法能够给人带来什么,因为社会条件好了,精神财富少了,文化艺术,就是难得的文化美餐。
籍以健康快乐。是为自我出路的意义。
写书法用生宣纸的哪一面?
宣纸一般都有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写楷书、隶书和篆书时运笔较慢,一般用粗糙的一面使力透纸背,写行书和草书运笔速度快,基本都用光滑的一面。
而生宣容易吸墨,如果用粗糙的一面宣纸容易晕染,基本上都用光滑的一面,还要备上废纸及时将多余的墨吸掉,防止作品晕染。
想买本比较好的书法字帖?
本人通过自己的一些经验提供一个方法供你参考、有些老的二手书摊(不过现在比较少见了)、古玩市场、如果不辞辛苦可以去自己所在地的一些人称“鬼市”的地方去淘精品,如果缘分好的更有甚者还会在废纸收购站遇上很老的大名家字帖。反而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供你挑选的还比较少了,原因是现在网络普及的年代,书写的重要性大打折扣了,练习书法的人也日渐减少、书法字帖也没有那么好的销售市场了。而在早些五六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书写就非常重要,练习书法也很大众化、书店也会有很大量的书法字帖,其中不乏一些很好的精品、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老物件也就会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出现了。
关于【练书法卖废纸吗】和【继续练字还能有发展前途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