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字画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雅斋字画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什么是书法条幅(客厅书法6尺写什么内容)

时间:2023-05-25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1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什么是书法条幅】,以及【客厅书法6尺什么内容】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什么是书法条幅,客厅书法6尺写什么内容?

客厅书法6尺书写内容:厚德载物,宁静致远,天道酬勤,海纳百川,鸿图大展,行稳致远,不负韶华,上善若水,知足常乐,鸿运当头,春华秋实,家和业兴,舍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也可挂小字书法,如:朱子家训,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桃花源记等。

书法作品规格4尺和4尺整张?

书法作品分四尺整张,四尺斗方和四尺对联,四尺横幅或四尺竖幅之分。

四尺整张的宽为69厘米,长为138厘米。

四尺斗方,是将四尺整张横着裁同等份,长宽都为六十九厘米。竖着裁同等份,则宽是34.5厘米,长是138厘米。横着写就是横幅,竖着写就是竖幅。

另外也可以竖着裁三个同等份,就是四尺三开。

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

根据长短,宽窄,形状可分为条幅,中堂,<对联>,斗方,<横披>,扇面等.人们常用的幅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条幅为竖式,内容竖着写,横幅与条幅正相反,一般长是宽的三至五倍.中堂则横,竖式都有,一般长是宽的<2>倍.

郑板桥书法被形容成乱石铺街?

大掌柜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分享收藏资讯与知识。

如何欣赏郑板桥书法呢?不可否认,正如题主所说,郑板桥的书法的确有歪歪扭扭的特点,但这也是由他本人的经历、当时的书法风格及其影响来说。

郑板桥其人

郑板桥生于康熙年间,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由于他与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人同为扬州人,又都是出身贫寒、生性清高狂放的读书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扬州八怪”。

郑板桥虽然参加过科举考试,并在乾隆年间考中了进士,却无心仕途。考上进士他只当过10年的知县,看遍官场的黑暗之后,晚年选择辞官回家,以种田为生,一生未曾与官场之人同流合污,独具文人风骨。

郑板桥

郑板桥书法《节录苏轼答秦太虚书》

清朝初年的书法风气

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书法的重要发展时期。此时的清朝帝王为了维持统治,开始尊奉汉族读书人推崇的孔子,并开始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喜好汉族文化的康熙皇帝还特意设立了南书房,请汉族的学士与自己一起探讨诗文书画、讲解经史,因此康乾时期的内廷书法十分流行,此后也影响到了民间的书法生个。

康乾时期的内廷书法,最初以帖学为主。一般文人学习书法,一般是从临摹前人的字帖开始,例如明朝时期的书画家文征明,最初临摹的就是王羲之、王献之和钟繇的书法,此后又将唐朝书法家的笔法融为一体。他学到这些精品书法的精髓后,才形成独特的小楷书法。

文征明早年书法《外舅父岳丈函》

文征明《太上清静经》小楷

清朝初年的文人也十分推崇贴学书法,他们大多学的是董其昌的书法,教康熙书法学习书法的沈荃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沈荃自幼学的是董书,身为他的学生,康熙皇帝的书法也深受董其昌影响,因此康熙统治时期,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的董书成为主流。

直到乾隆皇帝登基后,开始推崇赵孟頫的书法,这一趋势才开始改变。而到了清朝中叶,贴学开始受到碑学的冲击,逐渐走向没落。

沈荃 书法《行书昼锦堂记》

康熙皇帝 行书六言联

如何评价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郑板桥的书法,主要有两个特点:

1. 风格特立独行,自成一家。

郑板桥的书法,初看有如“乱石铺街”,歪歪扭扭,实则别具特色。他学习书法时,最初学的是南朝梁书法家陶弘景的《瘗鹤铭》。学成之后,他开始摆脱字帖的束缚,参考隶书、篆书、行草等多种书法,独创“六分半”体书法,将大小、长短、肥瘦完全不同的字体融为一体,看似随意,实则极富节奏感。

郑板桥自创的“六分半”体书法,相比于康乾时期盛行的贴学书法,更为洒脱任性,这也是因为郑板桥本人的个性所致。郑板桥虽为官清廉,但生性狂傲,不屑于朝廷中的官员同流合污,因此终其一生,只当过两次知县,其书法观念也与众不同。他在《论书》中直言自己的书法观念:

“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而且园实出于坡公,故坡公为吾远祖也。坡书肥厚短悍,不得其秀,恐至于蠢。故又学山谷书,飘飘有欹侧之势。”

从郑板桥本人的这段文字来看,他的书法追求的是厚重和雄强,而非贴学书法的规整与秀丽,因此才有了别具一格的“六分半”体书法。

郑板桥(1693-1765) 行书《观沧海》

什么是书法条幅(客厅书法6尺写什么内容) 热门话题

郑板桥横幅书法作品

2.摆脱了当时贴学书法的桎梏,开后世书法之滥觞。

正如此前所提到的,郑板桥所生活的时期正是贴学流行的时代。郑板桥对当时流行的贴学书法十分不屑,反而更推崇更为雄浑的魏晋碑体。他的书法风格,开启了乾隆年间碑学书法的先河,此后的金农、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人延续了这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形成了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的碑体书法。

关于【什么是书法条幅】和【客厅书法6尺写什么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