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书法能力,为什么总不满意自己写的字?
谢谢邀请。我觉得几乎所有练书法的人都都有同样的感觉,自己觉得进步慢,甚至有时还会感到字没有原来漂亮了。这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少儿写字,没练书法以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那份天真就是一种美;开始学字,规矩没学成,天真被削弱,这个时候的字,就会感到比较难看。就像刚孵化出的小鸡,毛茸茸的,逗人喜爱,长成大公鸡,威武雄壮,也很美,最难看的要数大不大、小不小的时候,羽翼渐长而为丰满,这不用发愁,待以时日,终将长成威武雄壮的大公鸡的。再者就是不学习不知规矩,觉得自己的字还可以,随着学习,眼界高了,对自己要求也高了,这就难免总以批评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参照系为古今名贤的墨迹,这就觉得自己的字越写越差,其实未必是真正的倒退。还有就是学习书法要有好的心态,循序渐进,滴水穿石,不苛求突飞猛进,在学习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随着理解的深入,经验的积累,自然会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有飞跃式的进步,但这不是抢来的,是量变质变的必然结果。写小楷,选好贴,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像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钟绍京等小楷均可作为学习范本,究竟先学哪个,因人而异,选自己喜欢的,再听听行家推荐的。小楷的用笔跟大字不同,稍大一点的字,讲求运腕,小楷,主要靠指法。选择合适的纸、笔也很重要,小楷一般用熟宣,笔要弹性好的。相信你经过不断琢磨练习,字会写的越来越好。
书法中力的存在是怎样的呢?
书法中“力”的存在是怎样的呢?怎样练好书法呢?书法中的“力”,是人类审美得到反馈的感觉;练好书法最主要的是在正确的学习方法前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一、书法中的“力”
蔡邕《九势》中有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唐太宗《笔法诀》也有说到力“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书法中所谓的“力”,是指通过合理的用笔技巧写出的点画,给人以有力的感觉,是点画留给人们的视觉形象,而不是什么写字时“下笔用力”。精于书道的老者即使手无缚鸡之力,也能写出刚劲有力的字,而不谙书法的壮汉即便腕力雄强,写出来的字也软弱无力。就是这个道理。
二、如何练好书法
关于这个问题,在我的悟空问答中已经有过详细的回答,您可以找下看看具体的学习流程,这里我简略说下。
1、选贴
不看碑帖之名气多大,关键在自己喜欢。另外书法中有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尽量选择一些资源丰富的碑帖。资源可以包含:碑帖理论文章、音频、视频教学等等。
2、学习方法
书法的学习是积沙成塔的过程,因此不能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先笔画、再偏旁部首、再结字、再章法、最后创作。
3、合理安排时间
书法的学习最好可以做到每日定时定量的练习,并且将之养成一个习惯。
4、交流是促进进步的最好方案
书法贵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去找寻和发现有共同爱好者,多去参与一些书法创作活动,积累一些创作经验。
等等。
总之,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核心就是“美”,不管在书法中的“力感”、“动感”、“节奏感”等等,都需要自身有丰富的积累,有了积累就有了对比,有了对比那些什么感都不感冒。
以上观点为一己之见,支持的帮忙点个赞,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请留个评论一起探讨,谢谢。
毛笔书法九级考试多少分才算合格?
80分。
首先九级属于高级水平了。主要考核学习者的创作能力。通过创作和临摹训练的相互结合,达到用笔熟练自然,点画灵动,结构及章法完整合理有变化,并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个性表现。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临帖如何才能更像?
谢邀。我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我学的是硬笔楷书,我监的是明朝时期大书法家文徵明老先生的小楷《前赤壁赋》。
在这我说一下关于选帖的问题,我当时也是看文老先生的小楷美观雅致,我想不只我一个人这么评文徵明老先生的书法法。但是,好看的法帖不见得好临,我靠业余的时间坚持了一年了,进步很小,我将错就错,仍在坚持。初学者还是选整体书体笔势较为平正的来临。
初步临帖,首先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就是,是注重笔法还是侧重于结体?我个人认为初步临帖首先要熟悉的是笔法,即每个笔画的形态特点,每个笔画练好了,可以先临一些简单的字,进一步熟悉了一本帖的笔法后,就可以通临了,这时的侧重点就是结体了,多看看笔画间的联系。
最近我每次单字练习时,把帖上的原字和我写的放在一起比较,寻找不足和差距,感觉效果还不错。
你愿意和我一起学习书法吗?
关于【怎么鉴定书法能力】和【为什么总不满意自己写的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