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书法谁都收藏过,李白的别称?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史料记载,李白的诗,书法,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剑术,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提起剑术,就不得不提那首经典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为什么被世人称为诗仙,是因为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非常欣赏李白的诗,说他是仙人下凡,所以渐渐地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李白唯一的书法真迹怎么找到的?
张伯驹无偿捐给国家
一千多年里,诗仙李白的真迹《上阳台帖》辗转于各朝各代帝王、名家之手,被视若珍宝!
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无意间得知朋友居然得到了李白的绝笔《上阳台帖》。最终,张伯驹花费巨资将《上阳台帖》收入囊中。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多次逼问他《上阳台帖》的下落,却无功而返。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伯驹先生将《上阳台帖》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要表在客厅的毛笔字?
挂在客厅的书法作品,一般都挂在沙发背景墙上。 励志的,小幅的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志者事竞成,客厅比较小的话很合适,但比较大的话,书法作品小了显得小气。 大幅的古文文章,一般都是横式或四条屏式样,我推荐以下几首词或文章:一是北宋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大气。二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意境壮美,旷达豪迈。三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抒写作者志行高洁的情境。四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五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另外还有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杜甫的“望岳”等诗词。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书法作品也得与你客厅的装修风格相匹配,最好是古典中式或新中式风格,如果是美式或北欧风格就有点不伦不类。 一家之言,可互相交流。
还是投资书画好?
[玫瑰]先搞清如何鉴赏书法和国画,
1.就投资买卖书法还是国画的作品而言,先找准书法和国画画创作之间的关系,书画同源,先有书再画,好的国画作品,其中的笔法离不开好的书法笔法,这其实也是鉴别好的国画作品的依据之一。
2.其他的国画鉴赏标准基本离不开书法的鉴赏理念。
3.所以书画同源,收藏价值不在于它们的类别,而是它们本身存在赋予的价值和意义,是否是高端品质的作品,也不在于作品的创作者是否是名人与否,名人字画作品本身如果不具备高品质的内在,它充其量是名人的附属价值,没有流传千古的意义,不具备可供后人继承传承研究等价值。
书、画本同源,也本各不同,收藏各有所爱,各有所需,投资也亦然。
投资收藏深似海,仅供互相交流。
关于【李白书法谁都收藏过】和【李白的别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