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法字有哪些,书体演变顺序是什么?
我写字是业余的,但我的回答绝对是专业的。
书法史的开篇肯定是仓颉造字。老祖宗仓颉所造的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了。
现在能考证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不属于书法范畴,但属于文字范畴。
往后应该是金文,就是刻在钟鼎器皿上的文字。
秦朝统一之前,秦国的原有文字属于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实行书同文政策,命丞相李斯简化大篆,这就是小篆文字。
这期间,民间已经萌芽了早期隶书,这可以在“秦简”上得以体现。
至程邈,把民间流传的简化小篆整理出了隶书。这就是秦隶。
隶书还是有点复杂,秦国的王次仲整理出了“八分书”,就是取八分篆书二分隶书形成的新体书法。以后将隶书统称为八分书。
隶书在汉代达到鼎盛,称为“汉隶”。
隶书有二条分支:楷书和章草。
汉隶的发展,民间出现了早期的楷书。
到东汉末年,钟繇把民间萌芽的楷书加工整理成传统意义上的楷书。这时候的楷书其实还保留部分隶书笔意。钟繇号称楷书鼻祖。
隶书的快写就是章草。
汉朝刘德升把章草改造成行书。至晋朝王羲之,行书达到了巅峰。
而张芝把章草进化为狂草,从而摘取了“草圣”的头衔。第一个书法圣人就是张芝。
楷书传承又分为二个支派:北碑南帖。
北派书法的鼻祖是卫瓘和索靖。至南北朝时期,形成了“魏碑”。魏碑号称“上窥秦汉下开隋唐”。也是个承上启下的地位。
南派书法以二王为宗。
北派和南派又共同尊钟繇为宗。
时间进入了统一的隋朝。隋朝继承了北派和南派的书风。但隋朝存在时间太短,书法史上基本上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至大唐,楷书进入了鼎盛时期,是书法史上的有一座高峰。
大唐的书法可以用繁荣来形容。
楷书初唐四大家,楷书四大家占据三家。
草书出现了书谱作者孙过庭,狂草出现了张旭怀素。隶书已经没落,行书以二王为宗。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最终确立。
至此,书法史上的所有书体都已经完全确立。书法今日了全盛时代。
所以说,书不入晋唐,终归野道。就是这个道理。
庞中华吴玉生荆霄鹏司马彦等练谁的字比较好?
感谢朋友的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问题中提到的这几位都是当代书法界的大佬人物,都是大家熟悉的书法家,相信很多人都学过他们的书法,甚至很多人不止学过他们其中一人的书法,而是都学过!
今天谈到的这几位,庞中华,吴玉生,荆霄鹏,司马彦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书法家。
说到练谁的字,我想我们就要对他们各自的字进行一番了解。
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吴玉生
吴玉生老师是首届“文明杯”特等奖获得者,他的书法学习的是欧阳询,像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这些老师都是取法欧楷,这其中我觉得卢中南老师和吴玉生老师的字体风格比较相近,书法敦厚而又不失潇洒!吴玉生老师在现在来说无疑是老一辈的书法家,他软硬笔皆能,在硬笔方面,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硬笔行楷。
他的行楷有“当代行楷最高水平”的说法。吴玉生老师可以说是一位军旅书法家,在从军的同时也在为书法教育贡献力量,编著了多种书法教材。
二,庞中华
庞中华老师可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硬笔书法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俨然是一位红遍大江南北的书法明星。
是他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硬笔书法的热潮,因此他被称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老师的书法学习开始于他在地质队的深山老林,当时他用硬笔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各种碑帖,看他的字应该是颜体和柳体的结合,其中还有魏碑的成分。
因此他的字的整体风格是整齐,平稳,便于上手,字体显得较宽,但是成行成列,也十分美观。
三,司马彦
司马彦被称为“字帖大王”,因为他的硬笔书法字帖随处可见,司马彦的毛笔并不多见,主要是他的硬笔字帖,他的硬笔字自有一种美感。
记得司马彦自己说过,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练习钢笔字,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所以才有了他后来的下笔如神。
关于司马彦的书法,我们来看看吧!
四,荆霄鹏
荆霄鹏老师是当代一位很有实力的青年书法家,他是从田英章老师,在书法方面,软硬兼施,是当代青年书法家当中的佼佼者。
荆霄鹏老师的书法,是当代很多初学者所喜爱的,他的毛笔书法师从田英章老师,但是又不完全是田英章老师书法的风貌,而是显得温润秀气,最主要的还是体现了欧体楷书的美感!他的硬笔书法和毛笔一脉相承,结构严谨,章法优美是最大的特点。
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这四位老师,他们的书法各有特点,但都是优秀的,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们的书法都是特别强调楷书法则的,这一点,在当代书法学习中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至于说学谁的更好,我觉得这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既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他们各自的书体风格,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初学毛笔应该选择多大的笔?
本人上学时有过短暂的练字经历,时隔三十多年又重新拾了起来,现在正练颜体中楷,从个人的体会来说,感觉初学还是选中楷笔,练7cm的字为宜,因为感觉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是控笔或结构的把握都较为适合初学者,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善长的领域,只是谈一点个人感受,谨供参考
以下是近期的练习,敬请各位老师指导
书法作品常用的印章有哪些?
众所周知历史中的印章分为官印和私印,而私印的种类又有很多可以说,比如说什么肖形印、花押印、词语印、斋堂馆阁印还有收藏鉴赏印都可以划入私印范畴。
那么相对于书法作品而言,私印的用处可就多了。
结合古今来看,在书法作品用,常见的印章有三大类,分别是,姓名章、收藏鉴赏印以及闲章。
姓名章
说白了就是题款署名用章,其中包括姓氏章、名章、字号章,一般分为阳文和阴文两种,写完作品后题款,以盖一名章一字章,或一姓氏章一名章最为正宗。
但是也不一定要这么严格执行,有的落款如果只写名,那么就盖字章,如果落款只写字,字就是别名,比如苏轼,字子瞻,这种情况用姓名章为好。
姓名章基本就是代表原创专属,版权意识自古以来就是被人重视的,在自己的作品上盖章表示原创作品。
因古人向来以礼为主,在书写时,无论是给谁的作品,都要遵循辈分。比如说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 齐白石
闲章
学术语中又称为词语印,这种章没有局限性,内容很丰富,什么都可以印入,比如成语、俗语、俏皮话,牢骚话都可以印。
但在书法中,闲章又有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的区别。
△ 江山如此多娇
那么小编就简单说一下这些闲章的特点。
首先引首章又可以分为多种,比如说斋号章、雅趣章、年月章之类。斋号十分好理解,在宋朝之后,若是书画家没有个斋号那是相当没面子的,于是大家就会给自己取个斋号,比如说纪晓岚的斋号,阅微草堂、蒲松龄的斋号聊斋等。
△ 半窗花雨
△ 好梦
雅趣章的内容很广泛,没有特定的规定,俗语啊、宣言啦、警示句都可以,你看乾隆就有很多雅趣章,比如“古希天子”、“十全老人”,都可以归纳到雅趣章的。
△ 闲云野鹤
至于年号章,就更容易理解了。说白了就是记载这个作品是啥时候做的,盖上表示日期。
再来说说拦边章和压角章,在书画作品中拦边章只管一边,而压角章则可管两边,它们的作用一般是用来填补空缺之处的,比如说一幅画,觉得边角空缺了,有些突兀,那么就会用拦边章盖上,通常内容与雅趣章类似,不过在盖章的还是有忌讳的,一般不允许排放在一边。
腰章的话就是长篇幅作品会用到的章了,如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就可以加盖拦腰章了,内容与雅趣章也是类似的,因为都属于闲章,对内容而言没有那么多局限性。
收藏鉴赏印
有的呢是在自己所收藏的书画上钤印,以表明归属,或者在他人收藏的书画上钤印,以示鉴定负责。
如果你看过《国家宝藏》应该知道乾隆帝有个爱好就是给书画作品盖章,而他盖的那些章通常都是收藏鉴赏章,比如说“三希堂精鉴”、“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这些都属于鉴赏印。
不过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把收藏鉴赏印归纳到闲章的范畴,不过小编认为分开说也没什么不好,通俗易懂。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本回答来源于东家Su.
关于【楷书书法字有哪些】和【书体演变顺序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