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书法手札怎么写,田英章在中国的书法地位如何?
田老师从28岁就开始给国务院用小楷写任命状。这么多年来一直下苦功夫练字,下得功夫很深。有人说田老师就是一个写字匠,没有自己的风格,像印刷体。可是田老师写的是欧楷,大家首先应该按照楷书的标准去评价田老师的欧楷书法,而不是按行书、草书的标准。
我间接的听过欧阳中石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书法好不好,就看能不能从你的字里头看到两个方面,第一你的字是从哪里来的?第二你的字要往哪里去?我的理解,他说的意思就是第一你要有继承,第二你要有创新。两者缺一不可。
我认为,书法的个人风格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的、慢慢的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矫揉造作,刻意搞出自己的所谓风格。
我觉得,田老师的欧楷书法,第一他确实继承了欧楷,第二从楷书角度来讲,他也有他的田氏风格。他写的楷书,并不完全是欧阳询字的印刷体。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字,他比欧阳询的字写得还要好。因为欧阳先生当年可能并不知道,他那个九成宫会成为这么多人学习的典范,如果他知道,一定会下的功夫更深,每个字都更完美。他当年可能只用了比较少的时间,为了完成别人的要求,写了九成宫。但我听说田老师单是临九成宫,至少临了有几百遍。他觉得欧阳先生写的不是非常好的字,自己是做了创新的。所以说,田老师写的欧楷字,并不是欧阳询的印刷体,而是有他自己的风格了。这也是创新啊。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书者太浮躁了,追名逐利,刻意搞所谓的创新,突出所谓的个人风格。走还没有学会,就开始跑了。楷书还没有练过几天就开始搞行书草书了。这种所谓的个人风格其实是对个人功底浅的一种掩盖。其实他是没有继承,或者说继承太少,功夫没下够。这些人,把书法界的风气都给带坏了。田老师自己说过,他因为不单临欧楷,还临了别人的书法,临了别的字体,所以你让他完全写出欧阳询字的那个样子来,他其实是达不到的。他不是不想写成跟欧阳询先生的字一模一样,是他做不到。试问,现在有几个书法家,临楷书,能够临得和原帖非常像的?
我觉得田老师的字,特别是小楷,真的是值得现在很多人学习。欧阳询先生的字好,但毕竟我们见不到他人了,也看不到他写的原字了,那些碑和帖也有很多残破不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向田老师学习欧楷,是非常难得的。田蕴章老师和田英章老师,对于欧楷的发扬光大,功不可没。你学行书学草书,学别的东西,你可以找别的书法家,但是如果学欧楷,田氏兄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至于你学习了以后,慢慢的能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就看你下的功夫和造化了。
二王的楷书适合初学者吗?
学书有法,勿须讳言。
然学书的追求目的目标不同,选帖也有不同。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各有千秋。
晋人楷字随字形,笔划多则字大,笔划少则字小,好比是不同体形体格的人,人壮人瘦随形而为,字大字小由着字的天性来。欣赏晋人碑帖,这个特征非常直观,一改秦汉的规矩板正,这也确如文化上的魏晋风。习楷如从晋而始即如从源流而下,自然书风高古!
唐人尚法,楷字法度森严,尤其欧柳之增减一分而不得,每个字如同精算过的建筑,后世学馆阁体亦从欧柳变出。欧后楷书当下学院派并不主流,初唐褚虞之书因个性显彰,稍有差池,亦可变为己用,为学院派追逐。
宋人尚意,楷法已然变体,苏黄米蔡更多从二王下,化为己意,多表自我胸心,这与宋代对文士的宽松氛围也是有关的。
宋以下赵孟頫,倪云林,黄道周,沈周,文征明余不足观。
如是以把字写好为目的,习唐楷。如欲从艺,可从晋入手更佳。或退而赵孟頫或智永。
无论追求怎样,学比不学好,多动手,多思考,自大有裨益!
为什么有人说孙过庭的书谱是每一位书家的必修课?
谢邀,我是大成,我爱国学!孙过庭这个人,书法史上风一样的男子、谜一般的存在。
关键不关乎个性和能力,大部分的历史迷雾都来自一个原因:他的官做得不够大,又不太和当朝名人们有频繁的社群互动。中国社会从来都是“官本位”带动“文本位”。官小了,又不是文学“网红”能够留下影响的可能性就被无限消融。孙过庭曾任右卫胄参军(正八品下)。(大诗人杜甫也做过这个官儿,如果还算是官儿的话),职责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放今天,科级都不到,大概只是“股”级干部。除了书法,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流传作品也极少,但一部书法专著的一叠草稿纸横空出世,能够跻身中华泱泱几千年顶级书法瑰宝之列,“孙股长”的确是一位猛人!
孙过庭《书谱》,其实有三大作为书者的必修课的理由。
一、是二王笔法的活化石与必入门径唐初大诗人陈子昂(那位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何等的眼界与高度)曾为他作《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魏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钟繇)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评价值高,让人侧目。
宋米芾以为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这眼高于顶,中华书法史最强大的“喷子”这么说也算独一份儿。
二王笔法的传承,历代不绝,直到宋末,不绝如缕。孙过庭是正式列入传承人名单通过耳提面命授受而得的衣钵传人。这个名录里面,张旭、虞世南、智永、褚遂良,还有那个自己组织“高修班”找张旭学笔法的颜真卿,个顶个都是书法史一代天王兼理论家。
孙过庭《书谱》的笔法,玄妙至极,像极了《十七帖》。但《十七帖》是碑刻,笔法转换、锋面微调,都在肉眼能够感知之外。所以米芾说“石碑不可学”,对于帖学来说确为至理。一方面是“孙股长”的确笔法直接王羲之,能力全面又精湛,同时书写草稿的状态又松弛(兰亭序之妙也在于此),还是墨迹。作为学二王的门径,这部《书谱》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书谱》是中华书法理论的顶尖之作无论在书家、书迹、书体、创作几个方面,《书谱》作为继《笔阵图》后的内容最丰满、评述最详实、评价最中肯且毫无虚浮玩弄词藻之弊(只因其本人就是顶尖书家,临池深度、见识广度和创作经验均非一般文人可比)。
书法练到中阶,很多疑问需要更加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来解答,此时,《书谱》是首当其冲的必读好文。
三、《书谱》是草书筑基神器
草书不是简单的行书省略和连笔,自有其一套兼顾识别率和艺术抽象性美学的“法度”。这套法度,建立于张芝,但将其规则化并与笔法相结合形成草书(尤其小草)的书写法则为王羲之,《十七帖》即能够反映长达十几年王羲之在整个建立法度过程中的努力。但正因为《十七帖》是一个过程,所以在“法度森严”上还并没有达成极致。
“孙股长”的《书谱》却充分反映了后人在二王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将草书成熟化的努力。大唐是一个遵从“法度”的朝代,不仅楷书如此,体现在草书上同样如此。张旭怀素的狂草神出鬼没神龙不见首尾,却无一笔不合“法度”。而《书谱》就是小草的法度总集。
草书是中华书法皇冠上的明珠,具有最高的抽象性和审美特质,大凡书法上中阶以上,很少有人不进入草书领域并以之为后半段的书法追求。
学草,同时也可以选择智永《真草千字文》,但相比之下,《书谱》具备更多的章法意识,对草书创作具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所以,作为必修课的《孙过庭书谱》,其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最后,我们要说,初学者,能学帖当然学帖。米芾说“石刻不可学”有其深意在。能学原迹当然学原迹。至少要学“法帖3.0”版极清原迹复制本,一定不要在修改过的、缩放过的、调色 过的、裁接成一页一页的、黑黝黝模糊不清、笔法糊涂的印刷品字帖中讨要古人笔法,那是南辕北辙!“法帖3.0”展览级真迹复制帖、定制毛笔和定制课程,
大成国学堂致力改变学习书法生态之作!
敬请点赞关注,临池学书者,欢迎加我信yudacheng003入群一起快乐书法!
无师自练书法一年有余了?
无师自练书法一年有余了,遇到瓶颈,最近总觉无法提升,该怎么办?
我也是自学书法一年多了。
遇到瓶颈?对我来说是不会的,再给我5年时间应该也不会遇到瓶颈。
这是头条“野主人”老师的现场照片
每天都能学习新知识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到现在都好没有入门呢。不能入门,何来瓶颈。每天接触的都是新鲜的,学都学不过来啊。
有人肯定说我在吹牛。那我就摆事实讲道理呗。
野主人的悬肘照片
坚持才能胜利
我是2019年5月份开始练习书法的。是受同事的影响。我坚持下来了,同事学书法却壮烈了。
一开始就是学习欧阳询《九成宫》。年初疫情被困家里三个月,中断了练习,因为没有纸笔。2020年5月份开始,才继续练习书法。
断断续续学了将近一半,写字还是像“狗爬”,于是不断的向自己的粉丝老师们请教,知道是学习的方法不对,其中最关键的是握笔方式不对。
野主人的练习稿
握笔方式的不断否定
我最初肯定是枕腕的。学了将近半年,改学悬腕。可是悬腕我喜欢“捻管”,不喜欢用腕力,所以写字特别累。偶然有师友说,让我试试高悬腕。高悬腕学了个把月。然后又觉得别人悬肘写字很帅,自己就琢磨着玩悬肘了。现在都是悬肘玩了。
对握笔的不断扬弃,也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结果还是满意的。
野主人的小楷练习
再说说对于碑帖的选择
《九成宫》我练习了一年左右,听师友说,单练《九成宫》容易写字呆萌,所以平时兼顾学习欧阳询的其他碑帖,比如《虞恭公碑》《化度寺》等,包括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
最近又喜欢上了行书,经过不断的比对,最终选择了王羲之的《圣教序》。
因为学习了行书,有觉得草书更好玩。经过比对,我选择了孙过庭的《书谱》,同时兼习张旭的《李青莲序》。
野主人的中楷悬肘练习
今后的学习方向
今后的学习方向也已经明确了,就是学习隶书,包括章草。
这么多可以学习的,怎么可能会遇到瓶颈呢?
小编的“丑书”《书谱》练习
结束语
无师自练书法一年有余了,遇到瓶颈,最近总觉无法提升,该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啊,可以暂时换一个碑帖学习呗。同时也可以转变一下握笔,都会有惊喜的。如果自己不懂或遇到困惑,可以多向自己的粉丝师友请教,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有多学多练,成功是必然的。
希望我的学书经历可以帮助到你。
我的书法水平不行,但我一直是快乐地学习着。因为我每天都会写不同的碑帖。
关于【欧体书法手札怎么写】和【田英章在中国的书法地位如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