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用什么笔,毛笔字行书和硬笔行书一样吗?
基本一样,细节上有区别,具体说结构完全一样,点画技巧不同。与毛笔不同之处在于,硬笔笔尖坚硬,点画粗细均匀,要克服这个缺陷,需要在点画上下足功夫,对指力、腕力的精准和灵活性要求更高。
如果一副钢笔字,横平竖直、胖瘦一致,实在平淡寡味。要把硬笔行书写得活泼生动,点画技巧首当其中,而掌握点画技巧的关键所在,就是按、切、提、转、带五个具体动作。入纸的第一笔一定是切上去的,如刀如斧,切面斜掠,而后收放腕力指力,让点画活跃起来。如果像板刷一样写上去的,肯定失败,写出来的直的像板砖,曲得像蚯蚓,大忌。
注意节奏。有节奏才能有所谓气势,硬笔行书一般是快速书写,字与字之间往往不能顿,也就是在写一个字的时候,心里要想着下一个字了。节奏中的短停顿可以是点画之间徐徐缓缓,字与字连贯时气不能断。文中所写的这篇《鸿门宴》,我只写了二十多分钟,不到半个钟。
不要在意一点画一结字的失败,一篇作品短则数十字,长则数千,不可能每一笔都完美呈现,偶尔笔不达意也没什么,继续写下去,不在乎一笔一画之得失。古人云大巧若拙,瑕不掩瑜。
毛笔写字,六七字则须一蘸墨,硬笔省事,但浓淡变化没了,这对于书即画的气蕴肯定是有影响的,怎么弥补?只能通过单字大小的参差变化以及按压笔尖的力度增减来实现,这是非常关键的书写技巧,值得多加习练。
抱庸认为,提高硬笔书法水平的根本路径还在于取诸古法,不是练田英章、司马彦、荆霄鹏,而是看书谱、看法帖。效古人、取古意,才是正道。
抱庸浅见,仅供参考。
连史纸篆刻拓印的方法?
用干净毛笔蘸白芨水或浆糊水均匀涂在边款面上
2、在篆刻印章边款面上覆上一张连史纸,然后用毛笔蘸一点清水涂在纸上,使连史纸和边款面粘在一起6、棕刷刷过以后,拷贝纸上会出现明显字的凹糟,这时再将拷贝纸取下,然后持拓包在拓纸上拍打,建议先从没字的地方拓起,以试墨的浓度。7、全部拓好之后,稍等几分钟,待墨干以后慢慢揭下连史纸,如果揭不下,则可以在纸上哈哈气,增加一些湿度,以方便揭下。8、揭下后,拓纸(连史纸)会有些皱,这时候可以将拓纸放到书本中压几个小时,纸自然会变平直,这样就算全部完成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是谁发明的?
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
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变化很快,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装备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写起来,觉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制,作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笔的工具。这就是后来的狼毫毛笔和羊毫毛笔的来历。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我毛笔字写的不是很好?
水印先定好尺寸,然后用铅笔在宣纸上写出要用的字(写正字),然后用毛笔描,注意墨里不要加水,等干透以后把写字的一面对准石头,对齐,用卫生纸吸水再挤去多余水分,与印稿接触,使其刚好被水湿透(切忌水太多)用一张不阴水的纸覆盖后,用指甲背面或光滑的鹅卵石用力划(要均匀,注意不要让印稿移动)反复按划几次即可很好用,但初学时会有很多问题,有问题找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