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小品楷书,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些不了解书法,不了解书史,不了解楷书的书氓。
1、从书法发展的进程来说,楷书不是书法的源头,是经过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的发展以后才形成的,在书体产生的排座次上只是老五,也可以说是老末。古代名书家李斯、蔡邕、崔瑗、梁鹄等人都不会写楷书,汉末有个不会楷书专写草书的张芝还当上了草圣,这个从不写楷书的书法家二千多年来无人敢说他不会楷书的草书是鬼画符。
2、从书法发展的笔法来说,不是写了楷书就是有了书法基础,更不是写出了楷书就是好书法。因为楷书只是一种字体,写毛笔字要分清是书写还是书法,如果不按笔法来写楷书,写得再好也只是书写,成不了书法,而且是写得越规范整齐越成不了书法,只不过是整齐的鬼画符而已,王羲之早就说过了整齐的字“便不是书”。凡是常说这句话貌似重视楷书、重视楷书基本功的人只能说明他还不了解真正的书法,不懂笔法,楷书之门都摸不着,还自以为写出了楷书之形就是楷书了。楷书有那么容易写吗?下面发几个笔法精彩的楷书,是徐松芒先生书,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符合笔法的楷书:
四库全书的四库是什么意思?
四库全书的意思很简单:
以前皇家的藏书库分经史子集四部,就简称四库了。全书意思就是天下的书都搜集全了。
至于为何要建四库全书,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源于盛世修书的习惯。
清朝以前各朝代只要有点闲钱都流行这么做,用以表示自己的朝代经济条件不错。就像现在人开宝马奔驰一样,用以表示家庭条件好,不差钱。而当时的康乾盛世,可以说是国泰民安,银库充足,何止是不差钱,简直是土豪。所以,也随大流,开始玩修书。修书可是有钱人才玩的起的大型活动,看看下面的数据就明白了。
当时四库全书有多少册呢,大概三万六千册,十亿字左右。大概四千余人干了十五年才编完。要知道以前可没有打印机,没有圆珠笔,都是人力用毛笔一点点抄出来的,而且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写的正楷字,现在看起来和打印的差不多。可想而知没有点家底,修书这项活动没钱根本玩不起来。
当然,一开始并没有想修那么多书,只是修重要的经典的书籍。为何最后又变成修全书了呢?咱接着往下说。
二源于政治上的需求。
修书这么大的一件事,一是出自乾隆可能真的爱书的原因,二是用此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为何这么说?
1、在中国一直有华夷和正统的纷争,显然汉族人才是属于正统。
所以当时虽然清政府已经统治了一百余年,但是还是怕这种思想残留在某些书籍里,影响统治。所以借着修书的机会,大量搜集民间的书籍,最后再整理的过程中,把里面有关正统和华夷说法的书籍销毁或者修改,以绝后患。
2、因为当时有些文化人,一旦人闲下来,就会对社会的一些现状进行批判(现在的愤青)。
都知道读书人就是嘴厉害,要是说出来对统治者不利的话,总是会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不好的反响。为了避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后果,所以把这些人叫来整理书籍,天天让他们加班加点,累的他们头晕脑胀,那么就这些文化人就没时间关注社会上的事了,这样一来既能编书,又能减少些麻烦。
3、清朝是不允许士人批判他们的专制的。
所以时不时的搞点文字狱,被抓进去的可是要诛九族的。这样一来,那么文人士人就不敢再多说了,所以干脆就整理古籍吧,我不表达我的意思了,只讲述古人的意思,这样总行了吧。这样一来,最起码能避免遭遇杀身之祸,正好也符合当朝者的政治需求:不要批判专治就行,所以朝廷就鼓励他们修书。
谁知道修着修着,就发现需要找的古籍越来越多。而且这些修书的人里,有人又多思考了一下,就是以前很多书都遗失或者损毁了,要是这次能借着这次机会,修书的同时把书整理好,专门藏好,那对读书人来说可是天大的盛世。所以,进而发展到修“全书”了。
结束语
意义:四库全书被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囊括了我国18世纪以前所有的著作,是前所未有的大集成者,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无价之宝,得以让后人有机会一睹古人的风采。也可以用于社会变迁的研究。像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用专门的章节来向世人介绍。
这是我的答案,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各位留言指正。
什么牌子的软笔质量好?
品名:一品白梅/中国十大名笔——农耕笔庄 规格:圆径*峰长(厘米)0.95*4.
0性质-硬软比例:7:3 中高弹适用范围:行楷/小草品名:一品白云/中国十大名笔——农耕笔庄 规格:圆径*峰长(厘米)0.8*3.
6性质-硬软比例:7:3 中高弹适用范围:行楷/小品 欧楷品名:一品玉笋/中国十大名笔——农耕笔庄 规格:圆径*峰长(厘米)1.0*5.
0性质-硬软比例:7:3 中高弹适用范围:行楷/小幅花卉 张迁碑
自学国画有什么建议?
谢邀。自学国画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临摹传统经典作品;二是一定要持续练习写书法。
国画的基础训练与西画不同,西画通常从实物写生当中来训练造型能力等,而国画主要依靠临摹传统经典作品来进行入门学习。事实证明,临摹是学习国画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提高造型能力和技术技法的方式。
一、工笔和写意哪个适合初学?
国画按画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一般对初学者来说,从学习工笔画入手会比较容易一些。而若想把写意画好,则需要较深的书法功力和较高的综合修养等,不是短时期学习就能收到效果的。
但工笔画则不同,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却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见到成效,这样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画者的自信心。
二、工笔和写意初学应临摹什么范本
如果学习工笔画,建议多临摹宋人小品,并且可从花鸟题材入手,因花鸟题材相对于人物和山水来说,要更容易掌握一些。相关的临摹资料,如《宋代小品绘画》临摹范本,各大书店和网上都有卖的。
如果实在想学写意画,可先了解一下《芥子园画谱》,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等,之后再选一些印刷质量好的古代名家写意画范本,来进行学习临摹。
(《张迁碑》局部)
三、书法是学好国画的重要基础
不管学习工笔还是写意,都应该把写书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画好中国画的基础。学习书法应从隶书或篆书入手学习,而不是通常所说的从楷书开始入门。
多练隶书或篆书,有利于快速掌握国画勾线的技术技巧,而国画恰是注重“以线造型”,非得掌握和理解好书法的运笔规律,才能过了国画基础造型这一关。
关于【什么是书法小品楷书】和【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