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章怎样订制,赠人文章?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一、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
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四、落款时间的写法——落款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从左开始书写,落款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在左。 印章:印章不能比字大,大字用大章小字用小章。
行书落款正确格式?
书法落款的正确格式,首先需要明确落款的形式;其次字体的选择及字数的多寡及内容和钤印的位置及数量要确定;最后是避免落款的一些禁忌事项。
晚清曾国藩书法
就现代而言,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包含着:正文内容、落款和钤印这三大部分。
落款,又称为题款、题字、款识等。它主要对作品起着调整、充实、说明、烘托气氛、陪衬主题的作用。落款的字数、位置、内容、形式应根据整体画面的空白和需要来进行考虑,以不破坏大章法为原则。
清代巴慰祖书法
落款的形式
落款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上、下款都有的称之为双款;
二、缺少上款的则称之为单款;
三、还有一种叫画题,一般用于国画作品。它的作用是为画作注脚,引伸画的意境,点醒画的主题。
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在动笔之前,创作者即应确定作品的落款形式是采用单款还是双款,题写字数是短款还是长款等,再以此来进一步结合格式进行来完善布局。
扇面落款的正确格式?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
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年月日怎样落款好?
书法作品落款古今大致是相同的。
纪年是采用天干地支来表现。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配地支往复循环,60年一循环。
这样纪年缺点是不准确,为了准确期间也有人采用公历来落款的,如"公元2020年元月17日某某某书”,不过这种落款不常见,传统的为多。
月份纪念我们的老祖宗可谓雅宜脱俗,例如八月的可称为: 中秋、中商、桂月、壮月等。笔者把保存的一张12月雅称图发给读者共享。
至于落款某日,一般是特殊日子,节气中如清明,夏至,立秋,冬至,大寒等。比如落款可为:"岁在庚子夏至某某某书″。节假日可落款为:"岁次庚子端午某某书”。如果书写日期是节假日或节气的前后几天,那么书家可落款为:"岁在庚子端午后三天某某某书。”
也有书家落款为"鼠年立春某某某书″等等。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关于【书法落款章怎样订制】和【赠人文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