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好了怎么传承,初学书法的人应该如何保持对书法的情趣不变?
我仅算是一个喜欢字的人而已,以下看法仅是拙见。
初学书法,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写字,兴趣有了,先要勤写,从选择喜爱的古帖(颜、柳、欧、赵等)楷书临帖开始,静下心,慢下性,勤写善悟,从写的过程挖掘美感;坚持下去,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心乱浮躁时可以暂停下来,但不是搁置间断;多看善思,从眼前的作品和法帖上感受作者的运笔与笔法,体会作者的格局与创境,融入志趣,德品偕和,升华人格,习字做人,言志寓情。
淡逐名利,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是心灵的修养,情操的提炼,它像音乐、作画、曲艺……能持续让自己与他人有美的感觉。
悦“书”于礼,
道“法”于心。
写“勤”于案,
持“恒”于坚。
求“探”于悟,
情“融”于富。
民间可成立书法爱好者协会担起继承传统责任?
民间书法,才是传统书法之根本,所谓高手在民间
书法中的笔意为何物?
何谓笔意?如何写出美的笔意?
笔意是指作者通过毛笔的运行使转所表现出来的意态,风格。比如豫州刺使善草隶,以笔意传其子,书圣王羲之笔意传给王献之。一般父之笔意传于子。
而今有篆隶魏碑笔意,属于北派碑学风格,其笔意雄强,古朴,行书草书属于南派帖学风姿,绰约,遒美。
学习帖学一般都学魏晋唐宋笔意,魏晋笔意为韵,唐代书人尚法,宋崇意,元明尚态,清代从属姿。之笔意,不同的学派,不同朝代,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笔意。
笔意与笔端笔锋有关,有云:笔天地与形內,挫物于笔端。形质形貌,源自笔锋的婉转或洒脱。
笔意同过笔势展示。书法人的性格情趣素养时代风尚的千差万别,以及不同的笔法,皆反应在点画形体结构上的风格特点也就迥然有别。故笔意有别。笔法及笔势都有体现笔意的多样性。
比如笔法是隶篆则有古朴典雅,笔法为形草则有流变遒劲妍美。同时各种书体有肥瘦,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之分。由此可见笔之意态万千。
相传晋卫夫人的笔阵图,用笔方法所得笔意,极妙。王羲之的笔势论,都具有达到笔意有龙跳门,
那么如何追求美的笔意,一言难尽,需要磨砺笔力,巧运笔端。要看学何种风格的书法,或是自己的风格,一则是刚健风度,还是柔美风神,不同的笔意,便由几番风霜的历练。方有自己的书写笔意,即风格。
却怎么也写不好?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书法学习中历代书法名人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他们提供的经典名语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入门的捷径,更有权威性。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值得细细品位。
1:孙过庭: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2:项穆:
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3:王羲之:
(1)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2)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3)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4:颜真卿:
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5:欧阳询: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6:蒋和:
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7:陈绎:
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8:项穆: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9:张怀瑾:
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10:卫夫人:
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二:怎样练书法
书法是一门艺术,要练好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学书思想:
字无百日功,书法的练习需要的是刻苦勤练的精神,要临池准备,持之以恒。不可中途懈怠。
(二)选择适用的书写工具:
文房四宝是练习书法应准备好的工具。要选择恰当的使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选择不合适,将影响练习的效率和进程。
(三)从大楷起步,逐步进笔:
练习书法,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应从简单的大楷练起,逐步进笔,不可好高务远,欲速则不达。要大好书法练习的基础。
(四)碑帖的选择
碑帖的选择是练好书法的关键,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一个好的师傅,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才可以逐步练好书法,成为书法大师。
三:临摹字帖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字帖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临摹的字帖有两种,一种是毛笔字帖,一种是钢笔字帖。学习钢笔书法,应临摹钢笔字帖,临摹毛笔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为毛笔字帖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除了其点画精到、粗细分明、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外,还具有结构漂亮、章法完美的优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另外,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只是毛笔字帖的线条比较粗壮,而钢笔笔迹比较尖细,所以临摹时应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2:临摹字帖的方法
(1)挑选字帖。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2)先摹后临、临摹结合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3)仔细读贴。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4)背、核、用除了临摹外,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5)博采众家之长。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他字帖。
关于【书法写好了怎么传承】和【初学书法的人应该如何保持对书法的情趣不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