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书法是谁发明,欧体的好处有哪些?
《欧体接近现代规范楷书,欧楷简化技巧有助于馆阁体提高学生考试书写水平》
教育部要求教师三字进课堂,要写好字就要了解“课堂实用书法”的书写技巧、书写技术。欧楷总结归纳了大量书写技巧,具有一定实用书法的特点,是书法进校园的快捷之道。
一、脱胎于“欧楷”的“馆阁体”,是比田英章楷书还简化版的实用“欧楷”,是一门与日常实用书写紧密结合的实用书体,学生学习可以直接提高考场书写的美观性与快速性;欧楷法则细致,让孩子们与教师学习书法技巧,就得有据可依。但是笔者还是认为馆阁体这种实用书法进课堂最为实际。实践证明,简化于欧楷的馆阁体保持了方块字的全部特征,笔法自然化,结构布局均称化。这些特点基本和现代规范简体楷书一致。
馆阁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就是现代规范汉字的书法体。学生学习这种实用书体,基本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日常作业书写水平。
二、流行的田英章楷书剔除苛刻的精巧笔法技巧,“变身通用馆阁体”更有助于“中国书法进校园”;的确欧楷的形态特征与规范汉字有很多相似性。甚至于我们可以认为现代规范楷书汉字是继承了很多欧楷特征的一种美化版、简化的标准版欧阳询楷书。
图:对比大量书写时,馆阁体的优势明显
但是这种楷书相对于中小学生,其中很多繁杂的笔画书写方法,以及结构规范都不适宜于作为已有太多学习任务的学生学习。这当中也包括现行最流行的田英章楷书,同样存在一样的具体问题。当然田英章楷书在某些场合也被人戏称为“手写美术字”、“现代馆阁体”。撇那些同行的情绪,至少我们可以看出“田英章楷书已经有了大部分馆阁体”的特征。
我们借用田英章楷书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有取有舍地,也可以学习到大部分“馆阁体实用技法”。
图:馆阁体带有行楷的流畅性,不追求笔画过度精工,是教育书法的最佳可选虽然欧楷有很多优势,但是他的规则还是向更强艺术规则方向发力的。学习书法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练习笔法,练习结构,体会章法,没有十年入年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在书法艺术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一切都缘于他仍然是一种非实用性书法。
学习欧楷以至于田栺,过分追求笔锋的笔法与求变的结构对于日常书写没有实用性。
目前在书法练习方面,田英章先生楷书算是一种有了实用性书法特征的简化欧楷。其社会流行程度也非常之高,学习者的书法作法也特别美观精致。但是这对于哪些是为了提高日常实用书写技能的中小学生而言,田楷的书写速度就会趋于缓慢,短时间不能改善学生作业与考试书写能力。但讲究实用的馆阁体楷书笔法与硬笔书法相近,实践学习的书写技巧很容易应于实际书写。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提示:不追求“一画三段写“田楷式笔锋顿挫,行笔力求简捷,少用方笔,收笔段力求顺锋收笔。这样的"田楷“练习基本与馆阁体技法一致。具有了提高书写水平的实用性。
待续.....
儿子毛笔楷书入门是练欧体九成宫还是颜体多宝塔或勤礼碑好?
小学生写毛笔字临贴,建议你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或者《勤礼碑》。颜体和欧体虽然都是中国四大楷书之一,但在点划及风格上区别较大。欧体法度森严,笔力险峻,世无所匹。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适合成年人初学。而颜体朴厚刚烈,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活泼疏朗,对笔划的要求比较粗犷,适合像你儿子这样的小学生临习。作为小学生首先把字的轮廓架构写好,至于点划上的细节,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增多,心智逐渐成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字是一生的修炼,不能操之过急。
中国人对写字素有书如其人的说法,书如其人,不是简单的形似,而是精神气质的贯通。清代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颜真卿作为唐朝大臣,品德高洁,他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他本人是以76岁高龄,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募兵勤王,以二十万军横绝燕赵,后被叛徒陷害至死。这些书法背后的故事你可以讲给儿子听,让儿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树立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上是我学习书法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少有欧体作品?
国家级别的大型书展,一般都是展出当代具有创新意识且有深厚传统书法艺术传承的作品,除非是临帖展,才有可能展出传统的以欧颜柳赵四家为主风格的作品,实际上这四家为基础的作品也较少,我认为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的举措。
原因主要有:
一是过去我们初学书法都是以欧颜柳赵四家为初学楷模,不知从那个朝代开始的,是亦或明清以降,几乎成为了传统,一学书法,介绍的必定为这四家。
二是这四家的书法艺术本身以达到非常高度的成熟和模式化,突破不易,走出自己 形成自我更不易。
三是田式欧楷的普及和卢中南的楷书,都是以欧阳询为师法对象,并且他们的书法也在日趋成熟完善,由完全师承开始逐步走向创新自我的地步。对于年轻一代难以逾越。
四、笔墨当随时代。对于我们处于这个变革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味以欧颜柳赵为主,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欧颜柳赵四大家的书法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实际上恰恰相反,作为初学书法楷模,其价值和地位和过去一样没有降低。
为什么现代人却大比例写欧体?
学欧阳询的比例和学柳公权的比列究竟是什么真实样子,没有见到有具体的数字统计,可能也无法统计,也似乎没有必要。但凭印象中来说学欧阳询的非常多,似乎铺天盖地,仔细想想,似乎不是欧阳询的书法,而是田英章田氏一路欧体楷书。
若从临摹学习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和柳公权的《玄秘塔》,也的确不少。就我个人而言,从接触头条号以来的印象,学习这两家的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并不少,再者水平非常高,至少让我感到十分的汗颜。
古代学柳公权书法的成就较大的有唐代的裴休和清代的成亲王,我认为王铎对柳公权的继承也非常大。
至于学习欧阳询《九成宫》的也不少。学习《九成宫》最牛的莫过于姚孟起了。
若说启蒙初学选帖,仍然是欧颜柳赵四大家居多。看这几位头条号的临摹习作,写的多好。
下面所附作品是青少年的评级作品,来源于杂志。这些十岁左右的小书法家的作品,可以说真草隶篆诸体皆有。
关于【欧体书法是谁发明】和【欧体的好处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