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自创书法是什么,带帅字的诗经?
诗书谋帅眷方深释义
【诗书】1.《诗经》和《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泛指书籍。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4.诗作和书信。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谋帅】寻求元帅的人选。事本《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唐韩愈《酬别留后侍郎》诗:“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字怎样写?
学,形声字,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行书中"学"字怎样写?归纳起来说有四种写法,下面一一举例说明如下:
一、第一种,接近楷书,出自《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这种写法显得比较庄重、正式,应该算是行楷书写法。如图:
1、《晋 · 王羲之 · 集王字圣教序》
2、唐 · 欧阳询 · 千宇文
3、宋 · 苏轼 · 归院帖
二、第二种,头部笔画进行了简化相对与第一种来说,笔画更加简洁流畅,并有利于打破头重脚轻的僵局。如图:
4、宋 · 米芾 · 学书帖
5、元 · 赵孟頫 · 杜甫秋兴诗
6、明 · 董其昌 · 墨禅轩说
三、第三种,头部简化成三点,类似简化字写法这种写法也是来源于王羲之,现代“学”的简化字就是根据这种写法演变而来。如图:
7、晋 · 王羲之 · 四纸飞白帖
8、元 · 鲜于枢 · 韩愈进学解
9、明 · 黄道周 · 自书诗卷
四、第四种,省略了中间的秃宝盖,又有人把这种写法归为草书这是当代人应用较多的写法,归为行草写法。如图:
10、毛体写法
11、张即之写法
12、张瑞图写法
以上就是行书中"学"字的四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是否都学会了呢?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形容行迹飘逸的字?
1、鸾飘凤泊 [ luán piāo fèng bó ]::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2、风轻云淡 [ fēng qīng yún dàn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3、沉雄古逸 [ chén xióng gǔ yì ]:沉雄古逸是一个成语,形容书画风格沉毅雄健,古朴飘逸。出处:《清史稿·王时敏传》
4、惊才风逸 [ jīng cái fēng yì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5、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书法中怎样理解书为心画?
书法所言“书为心画”,即书法家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表人心之状,抒心性之本。当我们徜徉在浩瀚的书法艺术宝库中,一条条徒手之线,时而纵横飘忽,时而艰涩挣扎,时而裹挟体温,时而契合心灵,处处闪现着书者“心”“声”“形”“书”的心性修养和智慧禅机。“书为心画”,指出了书法的抒情特性,强调了书家的道德修养,道明了书法的神形兼备,即“神”依赖“形”得以展现,“心”通过书得以彰显。
图: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西汉杨雄最早提出“书为心画”,他在《法言•问神》中论及“言”与“书”说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不过,作为辞赋专业出身的杨雄,他所说的“书”除了书法外,更多应该是指文辞著作。尽管杨雄的“书为心画”未必专就书法领域而言,任然对后世书论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图:张旭《古诗四首》局部
菜邕《笔论》道: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态性,然后书之。”
孙过庭《书谱》认为:
习书者宜“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张怀瓘《书议》以为:
书法“不由灵台,必乏神气。”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称:
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草书焉发之。 ”
后世诸如种种书论,无不受到杨雄“书为心画”影响。杨雄何许人也?刘禹锡“西蜀子云”是也!
图:孙过庭《书谱》局部
汉武帝大兴儒学,杨雄必然受时代大潮影响,他的“心画”说指出了书法具有“形”与“神”、书写与灵性的性质,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书法与书家的道德品格,心境心情、脾性情感联系起来,处处透露着儒家主客观结合、入世的艺术主张和文艺批评思想。
图:蔡邕《熹平石经》局部
把书品与人品、性情联系起来,不少人对此不屑一顾,缘由自有,此处省略。值得一提的是,当书法乱象,沦为牟利工具,失去其艺术纯洁性时,两千多年前杨雄提出的“书为心画”,仍然是很多伪书法家的必修课,亦或一剂良药!
关于【韩愈自创书法是什么】和【带帅字的诗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