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书法考研哪家好,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上苏麻喇姑的职业只是清宫中地位低微的宫女,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与爱新觉罗家族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也不是大清皇帝的嫔妃。苏麻喇姑虽身为侍女,却与皇室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康熙的启蒙老师并非什么饱学之士、儒学大师,而是这位有清宫奇女子之称的苏麻喇姑!苏麻喇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赢得了皇室的尊重呢?
苏麻喇姑与孝庄太后情同姐妹苏麻喇姑是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随着主人陪嫁到了盛京,本布泰就是后来的庄妃。
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多尔衮大权在握,觊觎皇位,虽说拥立年幼的福临即位,但以“摄政王”的身份掌控权势,然后再以清宫规矩为由,阻拦顺治和孝庄见面。
这样一来,让孝庄太后既忧虑年幼的顺治懵懂无知遭人算计,又担心多尔衮野心勃勃,篡夺皇位。
所以孝庄决定派苏麻喇姑偷偷与顺治联络,及时报告有关顺治的情况,以便给予指点,这个任务风险很大,但苏麻喇姑依然铤而走险。
事实证明,苏麻喇姑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她的帮助下,孝庄母子屡次化险为夷。
顺治七年,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亲政,削爵,没收家产,并对死去的多尔衮掘墓鞭尸。苏麻喇姑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结束,但委屈和危险却时时存在。
顺治帝大婚时,按惯例,皇室应派一些福晋、公主、女官侍候皇帝、皇后吃合卺宴、长寿面等活动。内大臣席纳布库对孝庄太后指派他妻子去侍候皇后,对此事非常不满。他对年轻的顺治帝的风流韵事早有耳闻,担忧顺治帝对他美貌的妻子图谋不轨。在一次偶遇中就把气撒到苏麻喇姑身上了。
据《北游录》记载,苏麻喇姑奉孝庄太后之命去办事,路上遇到了席纳布库。席纳布库拦住她,诘问道:“为何选派我的妻子侍候皇后,这都是你向太后进谗言所致。”不由苏麻喇姑争辩,将她痛打一顿。
孝庄太后知道席纳布库是冲自己来的,但鉴于他是朝廷重臣,不能轻易得罪,只好息事宁人,对外宣称苏麻喇姑是坠马摔伤,请医生调治了事。苏麻喇姑对事毫无怨言!
俗话说:共过患难,才知真心。苏麻喇姑经过此事后,不仅深得孝庄的更加信任,该赢得了孝庄太后的尊重。
孝庄称苏麻喇姑为“格格”,这是清朝皇族女儿的称呼,意为“姐姐”。在私底下,她俩情同姐妹,是闺中密友。
苏麻喇姑是玄烨的“良师慈母”据史料记载,苏麻喇姑不仅容貌秀丽,而且聪颖过人。《康熙王朝》剧中说苏麻喇姑聪明好学,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不知道是否真实。但苏麻喇姑能写一手漂亮的满文,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满语,这在历史上是真实的。
在手艺方面,苏麻喇姑也颇具才华。她擅长烹饪、裁剪女红,后宫妃嫔们服装式样很多都是出自她手,可谓心灵手巧,蕙质兰心。
在育儿方面,苏麻喇姑更是有丰富的经验,毕竟她曾经帮助孝庄太后养育过一子三女,并且熟悉宫廷礼仪法度,精通满文。
于是,孝庄太后就将此务委托苏麻喇姑来完成。《啸亭杂录》记载:玄烨年幼时,“赖其(即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训迪”是教诲开导的意思,“国书”是指满族文字。
教育玄烨为人处世主要任务交给了苏麻喇姑,一面传授礼仪法度和文化知识玄烨,一面严格规范玄烨的言行举止,同时又悉心辅导玄烨学习满语,手把手地教他书写满文,后来,康熙写了一手非常漂亮的满文。这与他从小在苏麻喇姑精心教导下,练习的结果。
康熙后来说:“朕自幼年学步说话开始,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矩法度。”
苏麻挑起重任,抚养皇十二子胤祹历史上苏麻喇姑信佛,因此终生未嫁,但未削发为尼。这对她的晚年生活影响很大。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太后病危,苏麻喇姑悲急交加,寸步不离在榻前侍奉。但还是没挽回,孝庄太后还是离她而去。
《康熙王朝》剧中说,孝庄太后病逝后,苏麻喇姑很快也圆寂了。不过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在孝庄太后病逝之后,又过了18年,苏麻喇姑才去世的。这18年,苏麻喇姑又是怎么过的呢?
苏麻喇姑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开始很不适应,毕竟失去了朝夕相伴60余年的主子,她陷入孤独、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虽然她向来身体健康,但孝庄的死在精神上受到打击,整日闷闷不乐,陷入了无边的悲伤与寂寞之中!这让看在眼里的康熙帝很担心她的健康。
思前想后,康熙决定交给她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将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让她忙碌起来,缓解她孤独与愁闷的情绪。
按清宫规制,抚养皇子最少要有嫔以上的妃子才有资格。让苏麻喇姑抚养胤祹,足以体现康熙对苏麻喇姑的信任、敬重和关心。
这一年,康熙将年仅3岁得胤裪抚养重任交给了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心领神会,在感激的同时感到责任重大。尽管这时的她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这不妨碍她对胤祹的悉心照料。
在苏麻喇姑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和言传身教下,胤祹逐渐成长为一位颇有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政务,备受康熙器重。
苏麻喇姑身处深宫几十年,见多了宫廷的尔虞我诈,知道斗争的残酷性,因此,她教育胤祹为在人处事方面一定要圆润,不抢不争。在苏麻喇姑教导下,胤祹受益匪浅,办事能力强,生性豁达!
历史对于苏麻喇姑如何养育胤祹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她绝对在胤祹身上倾注了余生的母爱。对胤祹来说,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要知道,胤祹的母亲万琉哈氏身份很低,万琉哈氏当时只是康熙的定嫔,所以万琉哈氏反不如得到康熙帝尊重的苏麻喇姑。
正所谓“爱屋及乌”,胤祹在苏麻喇姑的影响下,成年后的胤祹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
要说胤祹的处世风格还真有苏麻喇姑的遗风,他淡漠名利,不争不抢,无欲无求!康熙末年,各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胤祹从不介入。雍正继位后,不仅没有遭到打压,反而被封为郡王,一直活到79岁,他的长寿,与苏麻喇姑的抚育教诲有直接的关系。
晚年的苏麻喇姑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胤祹成年之后,就不需要苏麻喇姑照顾了,她每天早上都会打坐,念佛经,既祈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也祈求佛祖保佑康熙皇帝。晚年的苏麻喇姑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每日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为主子叩头祈祷,苏麻喇姑常常礼佛念经,就是为了报答康熙皇帝的恩德。这样忠诚的行为和言辞怎能不令康熙帝感动呢!
据史料记载,苏麻喇姑之所以长寿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洗澡,只有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次澡,而且还将洗过澡的脏水喝掉,不允许浪费,这可能是由于蒙古草原缺水,她在童年时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二是终生不吃药不看医生,即便病情严重,也从不服任何药物,只是利用自身的免疫力达到自愈。
关于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许多资料都有记载,所有人对此不理解,但她身体一直很硬朗,而且活到90多岁。
康熙四十四年,苏麻喇姑已是90岁以上高龄,时间正在吞噬她的健康。她突染重病卧床,不见好转,当时康熙正在塞外巡视,胤祹在万分焦虑之下,只好请来御医为她诊治,然而,苏麻喇姑执意不肯服药。
她说:“尔等着以邸报急奏,则皇上必赐治病良方,尔等代奏我此言。”意思是她只相信主子,认为只有康熙才能治好她的病。
胤祹万分焦急,与他的福晋昼夜在旁看护,又快马加鞭,紧急向正在外巡视的康熙皇帝奏报。康熙帝得知苏麻喇姑病重后,令在宫中所有皇子敬谨服侍,不可稍有疏忽,并下旨说:“祖母病势重大,你们不能送她去养病所。准许祖母留在她的住所治病。若已送去养病所,则速将她接回。
按清宫规定,下层嫔妃、宫女、太监凡患重病的,就要发配到养病所,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这显然是康熙皇帝的格外开恩。
康熙很清楚苏麻喇姑生病从来不吃药,担心送药她不肯喝,于是,找来一种草根,他吩咐皇子们说:跟你们的妈妈说,这不是药,是一种草根,然后将草根混入鸡汤让她服用。
然而,谁料,顽固地苏麻喇姑坚守着老习惯,坚决不喝。对皇子们说:“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送来草根,这是主子的恩典。只是我从小就不吃药,虽说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啊。
康熙帝得悉后,知道无法挽回,就这样,90多岁的苏麻喇姑逝世,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传奇人生。
死后的矿典殊荣康熙得知苏麻喇姑的死讯后,下旨暂不安葬“留待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就是等他回宫亲自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可见,康熙帝对苏麻喇姑感情之深。
当然,最悲痛的莫过于苏麻喇姑亲手抚育成人的胤祹。他在遗体前痛哭哀悼,久久不愿离去。
康熙帝回朝后,为了回报她对皇室几十年的贡献,报答他对自己和皇子们的抚养之恩,决定按嫔礼的规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一个宫女而言,丧礼的规格仅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和妃,这可是旷世荣典。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康熙帝年幼时的保姆朴氏生前被封为奉圣夫人,于康熙二十年去世,康熙帝以公夫人礼安葬。康熙三十八年,乳母瓜尔佳氏去世,赠保圣夫人,但没有按公夫人品级安葬。
从入葬的等级来看,苏麻喇姑高出朴氏及瓜尔佳氏。这显示出苏麻喇姑在后宫的特殊地位。
出殡那天,所有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表示对她的逝世而哀痛。康熙特意安排相伴60余年的主仆二人再次团聚,不离不弃。所以也将苏麻喇姑灵柩和孝庄太后停放在“暂安奉殿”。“暂安奉殿”位于河北遵化昌瑞山,是孝庄太后梓宫的停放之处。
当年孝庄太后死后,悲痛欲绝的康熙想将她的梓宫永久留在慈宁宫内,被大臣们劝阻才作罢。于是,他在孝陵建了一个跟慈宁宫一模一样的宫殿,将它作为孝庄太后的“暂安奉殿”。
不过,雍正继位后,认为停灵37年之久的孝庄太后也应入土为安了。但也尊重她不与皇太极合葬的遗旨,所以雍正只能另择吉地,但是他认为自孝庄太后梓宫停放“暂安奉殿”以来,子孙繁衍,国家昌盛,想必此处是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将“暂安奉殿”改建成陵寝,命名为昭西陵。
苏麻喇姑不是皇室成员,不能葬入昭西陵。雍正考虑到她与孝庄太后之间的亲密关系,便将苏麻喇姑葬在离昭西陵的附近。
结语历史中的宫女千千万,而能与太后情同姐妹,能与皇帝母子、能与皇子形同祖孙,将宫女做成“大腕”的只有苏麻喇姑一人!苏麻喇姑将一生奉献给自己视为至亲的人:孝庄、顺治、康熙、胤祹等人,他们也将苏麻喇姑视为亲人,在她病逝之后,宫中上下都为她哀痛。虽说苏麻喇姑无法选择高贵的出身,但是把宫女做到这个份上已是极致!
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因为“兄死弟及”,兄无后,子,弟的父分封在钟祥,湖北省的,弟继位后又追封生身父为皇,现有明皇陵。钟祥还有莫愁村,博物馆,漳河水库值得一看,可漫步莫愁湖畔,可穿行明朝历史,可到漳河森林探险,钟祥有“长寿乡”之称。曾去参观游历过三次。你去过吗?觉得哪儿真有意思?
唐山中考录取分数线查询2020?
唐山2020各所高中录取分数线
一、唐山一中
1、唐山市第一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为551分
2、唐山市翔云中学录取分数线为525分
二、丰南二中
(一)普通生录取分数线
普通生录取分数线:395.5分,录取1140人。
(二)特长生录取分数线
特长生专业测试成绩合格线:音乐60分;体育素质生150分;美术120分。
(1)音乐:录取38人。
1.声乐: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录取16人。
2.器乐: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85.5及以上分数,录取5人。
3.舞蹈: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录取13人。
4.综合: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录取4人。
(2)体育:录取21人
1.体育特招生:需符合二中体育特招生报考条件,根据录取要求,按项目分男、女进行录取。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47分,男子跳远、男子三级跳远、女子1500米、女子铅球项目各录取1人,共录取4人。
2.体育素质生: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录取17人。
(3)美术:录取64人。
书法: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文化+专业总成绩528及以上分数,录取2人。
美术:文化成绩分数线为297分,专业成绩合格,文化+专业总成绩447.5及以上分数,录取62人。
注:普通生录取最后一名遇到并列时,先按数学、语文、外语三科总成绩筛选,仍然并列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筛选;特长生录取依据丰教基字[2020]92号文件。
三、滦南一中
1、统招分数线为474分
2、英才合作部为432分。
四、遵化一中
1、统招控制分数线511分
2、461分划定一次指标生控制分数线
指标生占招生计划的80%,共1144人。一次指标生录取实行分校录取,以中考报名符合条件且实际参加中考文化课考试的考生人数为基数,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校。
3、472分作为二次指标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次指标录取时不分学校,根据所有未录取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五、惠丰中学
录取分数线:504/268/92
注:录取最后一名遇到并列时,先按数学、语文、外语三科总成绩筛选,仍选并列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局筛选。
六、唐坊高中
录取分数线:普通生录取分数线:347 分,录取 600 人。
七、丰南一中
八、开滦二中
(东校区)统招生录取分数线500分;
(西校区)统招生录取分数线511分。
九、唐山二中
唐山市第二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为528分
唐山二中实验学校录取分数线为490分
十、开滦一中
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86分
十一、外国语学校
唐山外国语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62分
十二、第十中学
唐山市第十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31分
十三、第十一中学
唐山市第十一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30分
十四、第二十三中学
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50分
十五、第十二高级中学
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448分
十六、海港中学
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统招生录取分数线534分
十七、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录取分数线478分
大家评价一下雍正皇帝吧?
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历史上评价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的继位和去世都是非常神秘,也是野史演绎比较多的。有人说他是篡改遗诏后取得的皇位,但这一点基本可以排除。他去世的原因也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是被吕四娘所杀,连头颅都被割走了;也有说他是死于中毒,我觉得中毒的说法可信度高一些,雍正应该是过量服用丹药,导致中毒死亡的,这可以从乾隆皇帝继位第二天,就将圆明园内的炼丹道士驱赶出去,得到侧面印证。
今天我们就说说雍正是个什么样的人吧!如果要评价雍正,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现在对他的评价是非常勤政,务实,说他对“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说他是清朝最优秀的皇帝。但是,民间对他的评价又是另一个极端。一些评书、小说中将雍正描写成,残忍嗜杀的冷血皇帝。我认为,两种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评价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勤政的雍正皇帝这在近几年的一些影视剧中,对雍正皇帝勤于政事的形象描写的比较多,甚至有人说雍正是“累死”的。他的勤政可以从他在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看出来,另外一件事,也可以证明雍正比较勤政的,据相关记载,雍正在位期间,他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高达四千余万字,这在历代皇帝中也是少见的。
雍正在位期间,设立了军机处,成为清政府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他基本上是全年都不给自己放假,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左右,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处理政务,导致有些大臣都跟不上他的节奏。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他推行的“摊丁入亩”的政策,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了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另外,他对青海用兵,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等。所取得的成绩都可圈可点。
雍正皇帝被人诟病的另一面有人评价他为人工于心计,这也应该是可信的。这从他能够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成功继承皇位就可以看出来。
雍正的刻薄寡恩也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我们看他对待为他争储立下大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尧,就可以看出来。他在坐稳江山后,卸磨杀驴,将年羹尧定了九十二项大罪赐死。而隆科多也是被定了四十一项罪名,幽禁致死。
再看看他对待自己的几个兄弟,不是秘密处死,就是监禁终生,他的兄弟在他继位后,能够平安活下来的不多。他还将其两个兄弟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这那里还有丝毫的兄弟情分。如果单独看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也许是因为的确是违法后,才被惩处的,但是这么多对他有影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那他就脱不掉“暗黑”的干系了。
另外,清朝的“文字狱”到了雍正时期,达到了高峰,更是杀人众多,连去世四十多年的吕留良,都被从坟墓中撅出来,枭首示众。所以说雍正的内心是非常残忍、毒辣的。
总的来说,雍正应该是个不错的皇帝,他没有荒废政事,对国家的各种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他的个人的人品,肯定也有很多的缺点,甚至是阴暗处的。我们从他对功臣、亲兄弟的严酷打击,就可看出他的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处事方法。我们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然,民间也不会将他描画成阴险、冷酷无情的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遵化书法考研哪家好】和【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