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书法好吗,写出跟书法大师一模一样的字?
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写出来是不可能跟大师一模一样的!即使拿薄纸覆盖在大师原作上描写,形状 ̄模一样了,那也是可以看出功力深浅的!
因为大师的用笔技巧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提炼升华出来的,他的线条质量是有很多技术性动作在里面的,包括用笔速度,这是没学习过书法的人想破脑袋也不曾明白的!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好不好?
你好,主要看你写什么字了,如果是练书法,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这时可以起到静心增加感情的作用,可以把内心的力量更多的融入到字里面,使书写的字体更具有自己的性格;如果是写文章或者作业之类的最好是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这样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
大家觉得毛笔字写的怎么样?
从整体上看写的不错,虽然我不建议太过于随意的完全脱离字帖创作作品,但这幅作品章法是还真的不错,只不过最后两行有些草率了,特别是“阑珊处”和落款随意而且不规范。这是第一眼看出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我们看看裁剪放大后的局部的情况。
这是第一部分。笔法有些单调。横折的转折处技法和造型雷同,几乎如出一辙。如“儿”、“黄”田部、“盈”字“乃”的折部位、还有暗的两个“日”的转折部位。盈的写法雷同。
在看中间部分。
“香”字的第一笔感觉和下面的点画脱节。度、蓦、“首”三个字书写不规范,特别是“蓦”和“首”字。
“在”字点画交待不清。三行字太过草率。
落款错误,一般这种章法不易落穷款。作品每行下部的留空并不好,虽然古代有类似做法,但就这幅习作看下部的处理不算成功。
整体上还是有不少优点的。特别是通篇线条给人的感觉,线条有韵味和力度。
一得之见,仅供参考。
大众不喜欢的书法就不是好书法吗?
前半句有道理,真是这样的。大众喜欢的书法肯定是好书法,后半句,大众不喜欢的书法就不一定了,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难以一概而论。
前半句不用多举例,如赵孟頫的书法 雅俗共赏,
文征明的小楷行楷
还有启功先生的行楷
对于大众不喜欢的书法,也许是丑书,也许是曲高和寡的超绝书法。
比如明代书法大家徐渭说过最著名的书法名句:"高书不入眼,入俗眼必非高书",虽然不为大众喜欢,贬他的说他的字是"野狐禅",赞他👍的说他"飘逸出尘"。
他的字能以汉隶笔法入行草,犹为独创一格,而最擅长的是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多数人接受。用笔狼藉他自负说"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他的画也是淋漓尽致,被尊为"青藤画派"。影响很大
虽然大众或多数人不喜欢他的书法,然而却得到了众多大家的如郑板桥,何绍基,还有现代大家齐白石的高度赞赏与仿效追随,并带动了扬州八怪的书画兴起,特别是郑板桥深受徐渭影响 如图
其实,虽然徐渭书风奇异,用笔大胆,均在书家中无可参照 ,他无拘无束,人情潇洒,令后学者惊叹不已,但他也是无一笔无来处,他先追米芾,无法而有法,后来又对黄庭坚也情有独钟。他的审美追求的飘逸脱俗,是属于高标出尘,几百年才出一位的奇才型艺术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书法大师。
还有一代当代书法大家吴丈蜀,时任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抗战时期,他25岁时,已经在全国举办了2次个人书法展。
吴丈蜀创造了“古今无此体”的独家书艺,以拙寓巧,以朴寓华,似拙似朴富有神韵天趣而蕴含趣味 ,然而他的书法却不被大众所接受,例如下图《临兰亭序》被誉为独得《兰亭》余韵的佳作,在许多人却表示看不懂 ,哪里有《兰亭序》笔法?叫好不叫座。
吴丈蜀也是一代诗词文史大家 画,他勇敢地实践了傅山"宁丑勿媚,宁拙毋巧"的书风,突破书法教条,闯出一片书法新境界,为中国书法和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厚遗产,笔墨随心而天机,古拙而清隽,,似不求而成,不工而臻,达到似有意而无意,似无法而有法的淳美艺术境界 。
所以说大众喜欢的书法是好书法,大众不喜欢的书法,就未必不是好书法。既要剔除一些不合格的书法体势和所谓的丑书,也要用全面包容的心态,来欣赏,鉴别好的书法艺术作品。
关于【经常听人说书法好吗】和【写出跟书法大师一模一样的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