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构思是什么,如何才能把书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邀请!
问题:书法要怎么提高?
根据我的学书经验,回答如下:
第一,选帖。从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个书体中,选一你喜欢的书体,坚持临写。
建议:学篆书,就临《峄山刻石》;学隶书,就临汉碑;学草书,就临《平复帖》、《出师颂》和“二王”的字,也可以临《书谱》和张旭的《古诗四帖》 、怀素的《自叙帖》;学楷书,就临《宣示表》、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和唐人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学行书,就临《兰亭序》和《圣教序》。先不要学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字。
第二,临帖前,应先读帖。每临写之前,将所选择的帖子认真读五至十遍,然后开始临写。做为一个初学者,须按以下程序临写:先摹临,再对临,再背临,临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意临。有写作品的冲动时,可集字创作。
临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书家一辈子的事。启功先生说:学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临帖!临帖!临帖!当你把帖子里的字临得七分像的时候,加上三分自己的东西,就是一个书法家啦!这是启功先生的原话,希望各位书家铭记于心。
学书法,要耐得住寂寞,要戒掉浮躁之气,要摒弃名利之心,更不要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学进去,才能把字写好,才能有所成就。
另外,要想提高自己的书写和创作水平,除了临写古人的碑帖之外,还要多读书,多领悟书法精神,有机会时,可经常出走出去,到大自然里体验生活,还可以观看全国各地的书展,有条件时,报名参加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举办的书法培训班。在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讲课的,都是当代书法名家,在那里可以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知识。
此外,还可以拜一名师,让他指导你的书法学习,这样会较快地提高你的学书水平。
本回答没有点评你的书法作品,只是告诉你系统的学书方法和经验,这些,比单一点评你的字更重要。
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其实就是用户想要一个产品(方案),这个产品呢是要满足一定目的的。
比如室内装修的设计我是要根据房型个人喜好装修,让自己住得舒服;服装设计就是要设计出时尚穿得舒服让穿得人显得身材好有气质;工业设计是要提高我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如果说需求是目的地那设计就好比一座桥 ,这座桥怎么设计完全掌握在设计师手里。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情况,河水的情况(客观条件的制约)来设计出一个牢固,材料消耗少,能让客户最快到达目的地的桥。
设计遵循的原则还是以人为本,加上一些灵感,创意还有天赋和自己经验知识积累设计出一个实用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书法怎么才能做到意在笔先呢?
感谢你邀请,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也愿与同行交流。十几年前,我做《中华书法网》特约记者时,就写了一篇文章•人物传记是《茹氏父子》(至今十一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如今还挂在网上)见下图:我国著名书法家茹欲立的公子书法家茹士安先生经常写条幅‘古人云意在笔先……后来我琢磨,意在笔先是说创作一副书法作品前作者应下的一番功夫。你要大量的读书(读帖),摹帖和临帖,要装在自己头脑里,并且知道书法创作的规律等等才可以。但这还不够,还要了解你所书作品的时代特点等等。如我创作的毛主席词《卜算子•重阳》就是如此。(见下图)这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7年)(见下图)对主席的作品,主席已写了草书,那已到了峰顶,无法超越!那我就写隶书,汉隶大气古朴,也能表现人生的不易,也能较好的表现主席作品的艺术特色,于是,我创作就采用了汉隶这一字体。在创作时你还要遵照书法创作原则,布局要点,书写关键和应要注意的用笔细节,此外,还要以汉隶《乙瑛碑》为主(其它汉隶碑文也可参考)思考每个字的字形等等,(章法有大小之分,小章法就是写好每个字。)最后,你才可提笔书写。不知这样回答你满意否?我认为,你扎实地做好了准备工作就是意在笔先。祝你暑天快乐!(本文图片版权为作者所有)
你觉得给你印象最深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我从2015年开始正式从事当代艺术行业,领我入门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中国艺术家黄永砯(很可惜去年10月19日因脑溢血过世),还有一位是国际当红印度裔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
我曾于上海当代艺术馆看到过的黄永砯个展《蛇杖2》,也是我进入当代艺术圈之后看的第一个展览,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也让我热爱上了当代艺术。
黄永砯 《蛇杖》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家中最重要的一员,与徐冰、蔡国强、谷文达并称海外艺术家的四大天王。
他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早期他的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发起并组织了艺术团体“厦门达达”。
黄永砯自1989年在西方展出第一件作品《爬行动物》开始,便受到西方瞩目。这是他80年代纸浆系列的延续。1987年,他把浙美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圣经《现代绘画简史》,与《中国绘画史》一起丢进自家的洗衣机,两分钟后搅拌出一堆纸浆,纸浆放在破玻璃上,玻璃则搁在一个木板箱上。这个快捷作品可以说是整个八五期间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情绪的总结。
继“洗书”之后,黄永砯用洗衣机洗了大量报纸,把报纸堆成坟墓,坟墓的形状是乌龟。这件《爬行动物》用象征死亡的坟墓和象征长寿的乌龟的矛盾,来表达某种文化悖论。“按照黄永砯的意思,清洗并不是让它变得干净,而是使它更脏,更混杂。”费大为如此解释。
2008年,这件作品在尤伦斯的开幕展“八五新潮回顾展”中展出,但仅出现了两周就被撤了,理由是潮湿的报纸导致霉菌滋生,危及到周围艺术品的安全,而那些艺术品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从讽刺、抨击移民问题的《通道》、《黄祸》,到反美国霸权的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蝙蝠计划》,再到讽刺美国在阿富汗政策的《2002年6月14日的一场足球赛》,黄永砯的许多作品对当前的时事事件都进行直截了当的评说。
90年代,他热衷于使用动物、昆虫,最疯狂的作品应该是《世界剧场》。这是一个封闭的龟型空间,黄永砯受“圆形监狱”的启发,围绕中心设计了多个抽屉,把上百只昆虫、爬虫等放入抽屉里。暗喻了艺术界和日常生活中暴力的、充满竞争的关系。《世界剧场》在西方受到极大争议,被禁止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第一届鹿特丹欧洲艺术双年展、温哥华市立美术馆上展出。
2017年,《世界剧场》在古根海姆参展时被撤展,黄永砯在飞机上用垃圾袋写下短文,回应这一事件。
而就在刚刚开馆的MoMA新馆的展览上,观众同样看到了黄永砯的两件作品。只不过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是这位艺术家的今生绝唱。
部分内容参考自《凤凰艺术》
下一次给大家分享另外一位引领我走进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
感谢问题邀请,我是一位来自于上海的独立艺术顾问,拥有7年的从业经验,欢迎沟通交流。
关于【书法的构思是什么】和【如何才能把书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