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怎么看,书画班需要什么资质?
一般来说,开办书法班、美术培训班都要经过教育局的认可,并办理办学许可证。 简单来说,开办书法班和美术培训班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申请书法班、美术培训班。
需进行以下流程:1、到办学所在地的教育局去索取并填写申请表,(要提供开办者的相关资质,学历学位证明等)经过审核批准,颁发许可证才能开办。
2、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营业执照进行法人登记(要提供验资证明、经营场所状况等等)。
3、办理税务登记。申请书法班、美术培训班,需提交下列材料:(1)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2)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3)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其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4)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还是看兴趣和喜爱程度呢?
不知道指的是书法中的文化水平高低决定了书法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高低决定选择学习书法。
书法在古代,是读书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现在学习书法,可以这么说,全部都是出自兴趣爱好。文化高也好,文化低也好。书法不是我们现代人学习中的必备技能。不管现在是专业书法工作者,还是业余书法爱好者,开始学习书法之初,都是从兴趣爱好开始。很少有人是抱着以书法为职业而进行书法学习的。
为什么很少有人把书法学习当职业来学习呢?除了具有条件的人,比如父辈享有很高的书名,子承父业,顺理成章的可以把书法当作职业外,绝大部分人学习书法并不具有买卖的价值。也没有买卖的渠道。从学习之初到小有名气,二十年的学习期,还得有贵人提携。很多人都是以玩的心态,玩着玩着玩精熟了,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声,由兴趣爱好转化为了职业书法家。所以在现在职业书法家中,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文化水平高的人,有文化程度普遍的人,也有仅限于摘抄背诵的人。
兴趣爱好无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即便是在读书就是为了做官的古代,文化程度上的高低,也不表现在书法水平的高低上。很多大书法家,在文学方面并不是第一流的。而第一流的文学家,也不是第一流的书法家。兴趣爱好,才是真正促进书法学习的能量。
你怎么看书法精论九十条?
谢谢邀请。
“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是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书沦》中的著名论断,说的是要想妙笔生花,必先心领神会。这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也不是一般的书法小家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两点:
一、临帖要先读懂帖,再下笔临帖是初学书法首先要做的基础功课,很多人临帖往往是拿过帖来就写,而从不先看帖、读帖,包括一些书法培训班的老师教孩子写字,也是只给学生推荐好的字帖,至于这本帖是谁的、有什么特点、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背景则往往不给孩子讲述,有些老师甚至自己也不甚了了,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是不利的。
大凡临帖写字,下笔前一定要先认真读帖,重点要读懂字帖的基本笔法和结构特征,有些碑别字、异体字,残缺字还要一一标注清楚,这样才有利于下步的学习。
二、创作要先打腹稿,再写字大凡临帖到一定程度,肯定是要走自己创作的路子,不管是向各级书展投稿,还是写来赠送亲友。在创作前一定要先打腹稿,对于整篇字的布局、章法先做到心中有数,下笔后才能一气呵成,成就一幅好的作品。
怎样点评书法写的好?
1、不说外行话。
可以从筋、骨、形、意、章法、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到其中的亮点,为自己以后的创作汲取更多的元素。
2、如果是了解的人,可以跟其人品结合起来。
比如耿直,真率,明快等。
3、分清哪些是古人的,哪些是超出古人而创造出来的。这需要大量的书法知识作铺垫,比如书史、书论、碑帖以及书法的技巧等各方面有一定的涉猎,不然的话,很难辨别出来。
4、技巧与功夫之说。
有些东西是技巧性的。初学的,基本的都是技巧性的东西,比如一横常有三波之势,不完全是平的;竖如万岁之枯藤,也不是直的像棒槌等等,我们初学一家一般按照这些技巧来练习。何谓功夫?是一个人经过了常时间的练习,把一毫一厘的差距都消化掉,把书法变成自己的一种自然的行为,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了锤炼,中间融入了思考、想像、顿悟甚至智慧层面的东西,让其它任何一个人去模仿也不能立即模仿像。因为这是时间的积累,思考的结晶,智慧的融合。
5、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入书法之门
这个阶段就像一个婴儿刚来到世界,任何东西都很新鲜,任何东西也很陌生!写起字来、临摹起来很是不得心应手,该直的不直,该弯的不弯,力不从心。但能够明白,这是书法。
第二阶段:能够写好某一体。
比如说欧体。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临摹,揣摩、练习,对基本的笔画,对欧体的用笔特点、结构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对其中的技巧有了相当娴熟的掌握,写起了不再如婴儿般呀呀学语,很是流畅。
第三阶段:涉猎百家,由熟至生。
不再满足于某一书体,如欧体,毕竟自己已经很熟了。去涉猎其它的书体时,发现一个字还有这样或哪样的写法,如楷书融入了隶书的味道,楷书融入了行书的笔法,一幅作品中既有楷书,又有行书;有简体有繁体,有时还变化着写,如苏字,繁体有时把鱼写到左边,有时写到右边。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建立的欧体系统已经完全被打乱,再去写一个字,不再像欧体,有了其它体的味道。本来很熟的技能。变得生疏了!
第四阶段:由技法上升到理论,自成一家风格开始关注书史、书论、书技方面的理论,想探个究竟:为什么有的书家这样写,有的书家哪样写?有没有一种规律来说明这种现象?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迷茫也慢慢褪去,在自己建立的书法系统上,揉各众家,结合自己的特点,自成一家风格。
以后的时间里,便是完善自己的书法,汲取大量的书法方面的元素,去补充,大到道的境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法里,生活中、文学中、哲学里等等的感悟都可以融入进来,牛的争斗、琴的婉转、水的至刚至柔、春天柳条的婀娜多姿,少女的唯美身材等等都可以为自己的书法风格带来启发。
关于【书法怎么看】和【书画班需要什么资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