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书法,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我们的书法一向是求同存异,以基本的笔法观念,结构,章法,为基础共识。然后发挥大家不同的创意风格。所以说书法的欣赏有他的时代性,个体差异性,文化差异性。
首先说时代性,所谓时代压之不能高古。
时代是什么呢?是一批人,一种文化氛围。比如说魏晋尚韵,崇尚精神上的解放,物质上的充足导致魏晋人的书法特别的散淡,而又收敛,在文化上崇信道家思想,所以能成就魏晋的高峰。唐代尚法,崇尚秩序井然,雍容华贵,富有庙堂气象,在继承魏晋魏碑的基础上开创新的高峰。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人尚式都有他的时代特征。
再说一说他的个体差异,所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王羲之王献之属于性格内敛又赶上思想解放的时代,互为中和,成就了羲之不可逾越的高度。
而颜鲁公性格中正,忠贞,是一个憨厚,富有才华的忠臣。所以你看他的字性格外拓,中正,坚实,格调忠淳,楷模万世!尤其他的祭侄文稿,国恨家仇,不能自已,流露笔端,流传千古!!
米芾性格跳跃,十分癫放,人称米癫子。所以你看他的字,用笔爽利,性格十足!他的代表作《苕溪诗帖》《蜀素帖》都是他入古出新,锐意改革的体现!
最后文化上的差异,有很大影响,比如近百年来科举消失,文明达到新的时代,中和中西,所以毛笔离开了原始的舞台。书法也改变了原来的书写方式,所以有人说今人尚式,这个式即展览式,装裱,拼凑,震撼力,冲击力,象征着中国的崛起,振奋,和复古。所以说时代有时代的差距,文化有文化的不同背景,性格又因人而异。这样才有了我们丰富的欣赏角度,丰富的品味内涵。
所以说书法离不开文化,文以载道,欣赏书法即赏人,赏文,赏志,赏心。
书法的类型有哪几种?
简单来说,书法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 甲骨文
很简单,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为工具为尖锐的器物,给人感觉就如刀刻一般。如图一
(2)金文
一般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如图二
(3)篆书
一般我们认为,在秦始皇的书同文后,开始统称为篆书,发明于李斯,有大篆小篆之别,字体匀称,中锋行笔,如近代的吴昌硕,邓石如都是典型的代表。如图三
(4)隶书
隶书,种类很多,最典型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如秀美的《曹全碑》,是很多女性最爱临习的,大巧若拙的《张迁碑》等等。如图四
(5)楷书
楷书可以说是影响非常广泛的一种书体,包括我们现在书写的汉字,楷书用的最多。钟繇(yao),正书之祖,开启楷书时代,鼎盛时期的颜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等都是典型之代表,横平竖直,结体端正。如图五
(6)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说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行书之代表,行笔如行云流水,意味深远。如图六
(7)草书
草书行笔快速,一气呵成,更能表现人的情感之迸发,张旭,怀素,狂草之达人,但如果没有一定功底,瞎图乱写,那可不叫草书。如图七
其他诸如颜体,柳体,赵体,瘦金体,八分书,毛体等等都是个人风格比较明显的个人书写风格。
如何评价某一幅字的书法水平?
朋友你好!看到你的提问,欣赏了你的两幅字,做为同好者,想与你交流交流。
我是三品斋主李存章,首先要对朋友说,你一年能把字练成这样,很不错了,很有天赋了,我五年也练不到你这水平。
不过刚练一年,就问是否算做书法了,好像过于自信,太过心急了。如果这样坚持练下去,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练下去,十年后再请教同行,自己的字算不算书法,也许靠谱点。
当然,我决不是否定朋友的字,字写得有一定功底了,字的点画与结构都算不错了,这应该来源于你的钢笔字功底。钢笔字与毛笔字虽然不是一码事,但毕竟有相通的地方,尤其在笔力和结构上,两者是可以互相借用的。
正如前前所说,钢笔字与毛笔字是两码事,你的毛笔字中有太多钢笔字的影子,正确的方向,就是要尽量摆脱这钢笔字的影子,逐渐掌握毛笔字的笔法。
如何摆脱钢笔字的影子,而逐渐掌握毛笔字的法则呢?别无他途,那就是临法帖。学毛笔字,练书法,从头开始。
这里发几篇我练了二十多年的毛笔字,与你交流,请批评!
为什么有些书法家写的字歪歪扭扭?
看到此问题时已有36人回答,随便翻了翻,懂行者不足六七,大部分都是无知却不自知,哗众取宠的小丑,包括提问者本人。问题附图(江湖体)别有用心,有意带节奏,典型搅屎棍。对于这种假借问题之名,实则煽动民众情绪,乱带节奏的现象,我见一个怼一个。
其实书协很多人都在做书法知识和审美的普及,可为什么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两点:
1,书法太简单,我能看得懂绝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书法不就是毛笔写字么,但只有系统学习了才会明白。书法看着简单,实则门槛其高。尤其书法审美(对书法的品味)最难提高。大部分人想当然的以为书法就是漂亮的字,一副“没吃过猪肉,没看过猪跑么”的心态,于是乎闷头写,急于求成,不懂思考,觉得书协的人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于是乎写了一辈子书法,还不如正规军一年的成绩。活了一辈子,审美仍和小学生无异,比如田英章之流。
2,书法领域“搅屎棍”太多。艺术是小众的,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从古代就是少数人的游戏。如今笔墨纸砚人人都有,人人都能提笔画几个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前面说了,书法审美是难点,成不了书法家和看不懂书法家作品的人群中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人,我称这些人为“混子”亦或“搅屎棍”。
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诋毁书协,诋毁他们看不懂的“丑书”,美其名曰为了拥护传统书法,实则利用无知大多数,投其所好,煽动民众情绪来博眼球和吸粉,导致对书协和书法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浅层(头条90%书法账号均是混子)。
“混子”自古不缺其实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有,能在金字塔顶从来都是少数,大部分底层也要吃饭,也想吃这碗饭怎么办?
简单,“混子”就是老百姓喜欢啥他就说啥,时不时再煽风点火,激化矛盾。其实本无可厚非,只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现象前所未有的猖獗和泛滥,越来越没底线。也许有人不解,为何这么容易被煽动呢?因为这世界本就是愚蠢大多数,不管是真理,金钱亦或权利都是被少数人掌握,你嘴硬也无用。
歪斜与否和书法好坏并无关系用平正和歪斜判断书法的好坏本身就是业余人士所为,而业余人士占99%以上。普通人写歪斜和书法家写歪斜是两回事,你看不懂那是你无知,理应先检讨自身,而不是理直气壮去怪别人。下结论之前先问问自己懂什么?懂多少?不懂笔法,字法和章法,对不熟悉的领域评头论足,这是有多不要脸,哪来的底气?既高估了自己,又轻视了书法。
你所看不懂的“丑书”作者都是国内书坛精英和各大高等学府书法教授,你一坐进观天,胸无点墨之菜鸟去质疑人家,瞧把你能耐的,咋不上天呢?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难道你的心智一直在三岁么?
固步自封,泯顽不灵终会后悔请记住,你的哗众取宠也许会有人点赞符合,但请不要得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不过多了几个和你一样无知的人罢了。你的评论无足轻重,对主流书法领域无任何影响,中国书法浪潮最终还是会被1%的精英(你看不懂的“丑书”)引领。
你可以无知,可以自娱自乐,可以坐井观天,可以拒绝进步,可以胡说八道,但你的孩子将来有可能学书法,甚至想考书法本科。到那时你会发现,一直崇拜的“田楷”竟是你宝贝孩子通往大学之路的绊脚石,那时的你也许才会困惑,才会思考,才会醒悟,才会后悔,只因自己的愚蠢和无知害了孩子。
以上《书道拍案惊奇》观点,拒绝反驳。
关于【怎么评价书法】和【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