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书法,书法评价实例?
《澹静庐诗剩》本是清代一县令金磷叟的佳作,诗中多描写农村光景,风土人情,词藻清新易解。而沈尹默在66岁书法大成的时候,写下了这幅行草《澹静庐诗剩》,全篇浑然天成、精气弥漫,泼墨挥毫间,塑造出了气息典雅,圆润秀美,清雅遒健的字体,在书坛之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端的是一幅书法史上的经典大作。
书法点评笔画用语?
比如,苍劲有力,行云如水等
要掌握哪些要点?
您好!我是木兮诗词,很高兴为您解答!
要欣赏书法这门艺术,其实需要了解书法这门艺术的组成,从书法艺术的组成元素去分析书法,欣赏书法。
而构成书法的基本组成元素,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章法,二是结构,三是线条。
1、章法简单地说,章法是使一幅书法作品体现出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它着重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协调与辉映,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的大小、字距的远近等手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同一风格的组织下,形成一篇既和谐美观又相映成趣的艺术作品。
2、结构结构是指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字中的若干笔画布局合理。笔画摆放得好,自然字就美观,一般而言,楷书字体最便于结构的分析,因此,掌握了楷书的结构,组织笔画的合理性也就基本实现了。这里所说的楷书结构,是指楷书结字的基本法则,掌握了这个法则后再发展个性,往往是成功的。
3、线条线条是指每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对于不同水平的书写者来说同一笔画,写出来的面貌是大不相同的。这里面有轻重缓急变化的比较,有力度的比较,有曲直的比较等等。练字功夫的深与浅,首先在笔画的痕迹上表现出来,可以说,它是书法艺术创作的起点。
那么,通过书法艺术的组成元素,我们如何欣赏书法呢?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顺序应该是章法一结构一线条,人们看一幅书法作品时,总是先对通篇有个印象,而后才感受篇中的单字是否赏心悦目,最后才注意到线条。但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上述的欣赏过程恰好相反。书法创作的顺序是:线条一结构一章法。不要小看这一反一正,它说明一个道理:在书法艺术中,线条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它既是人们创作的起点,又是人们欣赏的终点。因此,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可以重点观察线条,于细微处见真章。
书法该如何欣赏和品评批评?
谢邀,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艺术,而且是中华艺术皇冠顶上那颗最闪亮的明珠,地位一直居于琴棋画之上。既然是艺术,如果能有统一的精准的判断标准,那梵高也不会死得那么难看、蔡京也不会连宋四家被别人掉包顶岗、赵构那样翩若游龙堪比右军的书法造诣都混不进中国书法史、郑孝胥那样的领一代先河的书法创造力还干不过执笔如鸡爪的何绍基,等等等,这里还只是说的有货却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更有大量名不副实却因为人品好(颜真卿)、文章好(莫言)、玩快搜玩得好(XXX欧楷大家们)、会画老子天下第一出关(范大家)、长得帅(汗!好多演戏唱歌的写点不像话的字却被粉丝追捧为书法家之类)的混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艺术,在当下没有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时光。经得住千年洗礼、耐得住百年寂寞却终能发光的艺术作品和其创造者,一定是好!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书法如何欣赏?我只说我认为的正路:
书法四维:线条、结体、节奏、气韵。
线条好与不好,看的是书写者的传承广度、深度、不同前人成果结合的创新度、自己临池的控制力。确切说,书法初学者不要谈天赋,一个临池有深度的人,对还在路上的书者的作品,一看就知道临XX碑帖多少年,另一件碑帖多少年或者月,可以相当精准,不用惊讶,因为书法学习真的是一件靠时间累积和心血注入的活儿,骗不得人。所谓江湖书法,往往过不了方家第一眼,就在线条的表现上。
结体直接反应书写者的师承。是上古、是秦以前、是魏晋、是唐楷、是宋元、是明清,还是什么都不是,在家闷头练鸡爪功,一望便知。书风反映时代、时代规范结体、结体反映书者心境。别看周慧珺先生点画间颜体的外拓玩的飞飞转,初学者包括颜体功底很深的书者却没有能模仿出来那个味道的,他们不知道,周氏结体就直接暴露她的魏碑尤其是张黑女墓志的深厚临池功夫,所以对她的压迫性的刚燥风格就能知道出处了。
节奏反映书写者的气质。兰亭为什么千万人学千万人死?自古以来只有赵孟頫等寥寥几个人能临出几分神韵。散淡性格+归隐高志+功成名就+饱学多才+天赋惊人+生对了时代,这里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秘诀,您猜对了吗?能临出几分,按上述要素计算,大致不会错。一个豁达的人不会满纸云烟故作龙蛇状,一个无求的人不会玩墨法玩视觉冲击力,一个写作品不指望卖这钱的人不会每写一笔都要自惜羽毛故而千般计较万般思量还要强装潇洒。书为心画,装不了,骗不过人!
气韵反映书者的综合素养。文史哲艺,四位一体,中华文化何止是博大精深,其实是一通百通,至少是博闻广识,而不是卖油翁不过技熟耳。这种博闻广识会直接体现在行气、篇章、款识、印章和文字的选择组织上。曾见过有位力推“魏碑学”的名家,抄录了一段新闻做书法作品(还有位借势把身价炒得很高的女书家写日记做书法作品,满篇都是商业行情和七大姑八大姨来往,情感表达甚是矫情只为给人看),字是不错,满篇都是一个大写的尴尬。书为心画,为求新而剥离内容与书写与心灵契合之间的关系,吾不为也,这只能叫读书读呆了。
说到这里,您可能知道了,欣赏、品评和批评的基础都是自己装了多少货,登泰山而天下小,站低丘而见事少,这个是无可如何的事,还是“装”不了。具体知识储备,您可参看我的问答“做一个书法点评、评论者需要哪些知识”,希望您能有所得,或者无所得但开心就好!
祝新年快乐!
欢迎点我关注,共享盛世艺术!
关于【如何评论书法】和【书法评价实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