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字画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雅斋字画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如何赏析书法(如何鉴赏图中这幅书法作品)

时间:2023-09-25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0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如何赏析书法】,以及【如何鉴赏图中这幅书法作品】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如何赏析书法,如何鉴赏图中这幅书法作品?

既然把作品摆在那让大家评论,那就得各抒己见,不能千人一面。人的审美标准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声音。首先,看到两个的第一感觉是大气,稳重。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就来了(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我没有人云亦云,是我千里行独特的声音)。

一幅书法作品最基本的是风格一致,了两个字,风格再不一样,就有点不伦不类。先看一下‘大’字,横画的起笔,撇画的起笔,还有捺画,如棉裹铁,真气内敛。再看‘地’字,第一笔横画还行,再往下,作者突然改变招数,或是想独出心裁,不再用中锋行笔,我真搞不清楚后几笔是怎么鼓捣出来的。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按照大字的风格一路写下来,这两个字我敢肯定一定是妙不可言,可现在完全变了!作者肯定是想与众不同,高呼一声,让人振聋发聩,其结果适得其反。

如何赏析书法(如何鉴赏图中这幅书法作品) 热门话题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人的感情自然流露的产物。我们再回头看那个‘大’字,怎么会写到第二笔‘撇画’的下半部时,笔上的墨突然干了,出现了飞白,这很奇怪。‘地’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飞白再现!

仔细分析之后,我的感觉是大厦将倾,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随后地面上狼藉一片…………

书法中法与道?

书法,也称“法书”或“书道”!

在中华民族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特有的“书法”或“国画”,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哲学思想的高度浓缩,并以书画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

中国绘画,向来推崇“文人画”,书法也同样以“文人书”为最高境界。这表明了书法并不简单的只是书写法则或技巧,其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就是“法”与“道”辩证地和谐统一。

民间对书法有个通俗的比喻:“戴着脚镣手铐的舞蹈”。这个中就蕴含了法与道的真谛!

法,代表法度、规矩,是约捒的;而道,又表示自然、顺势而为……是自由!它们之间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万物生机勃勃自由,实则顺应了风雨和畅、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宇宙中日月星辰运转,看似杂乱混沌,实则有序井然……!也许“道”就是自由与约捒的高度统一吧!

赵飞燕于方寸之桌上凌风飞舞,多姿翩迁!书法,要表现的就是这种境界。

书画中看似简单的一点一划,在讲究起止的法则外,还强调浓淡枯湿、一波三折的韵味;在强调笔法、架构、章法的规矩外,还注重整体的气势、格调……,这种在规矩方寸间的自由抒发性情,就是书法的魄力与思想内涵。

魏晋时代,人们把那种“放浪形骸”崇尚自然、追求自我释放的思想,与法度、法则高度统一,形成了千古难以逾越的“魏晋风度”。这也是中国文人昙花一现,绝无仅有的思想高度。徒令后人发出了“书不入魏晋,辄成下品”的感叹!

所以学书者要能做到称“家”的境界,就绝不能仅仅以书写技巧法度去衡量了。而能做到博古通今,博闻强记,品格高绝,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又有几人做到?

[临池管窥]欢迎关注!

你能从从摄影构图的角度?

摄影重光影,书法重线条。

非要从这么奇特的点来看问题的话也不是不能说说,“艺术是共通的”吗,哈哈!

先来说说疏密了。

看图1和图2(摄影作品),图1大(一)个的人和身边的细密芦苇,形成鲜明对比;图2头上密密麻麻的铁锅和下面的修锅人也是疏密对比。

图3《石门颂》(书法作品)的一个部分,其中简单的“八”字被处理得比较小(这个字其实也可以写得更大更粗壮),也是与周围其他字的多笔画(密)形成对比,形成一个“变化”。

还有就是上面的“清”字本身,三点水往上靠与上面的横线聚集在一起,然后把下半部分的“月”处理得很长,也是造势需要。

再来看看造势。

图4 (摄影作品)路灯是弧度朝向,还有骑自行车(人)的前进方向,构成一个向右的动势,使画面更有张力。

图5图6《石门颂》(书法作品)的一些部分,图5中“更”字左右的竖划(线)和“圍”字中间竖划(线)的贯通,都是为了使者俩字形成纵势。

而“谷”字中间“人”的横划处理,“堂”字上面左右两点的刻意横处理和“此”字左右的横贯,则是为了形成这些字的横势。

这些看起来细微的简单处理,却意在使单个的字更好地为通篇的章法服务。

同样的处理手法图6中“義”字(舍弃“羊”字中间的竖划)“章”字(下半部“早”字贯穿的竖划)也非常明显。

以上就是从摄影构图的角度,简单地“欣赏”了一下书法作品中的小美妙。希望看到更多的小美妙就加个关注吧!

书法鉴赏中势的审美要求?

书法之难,难在入门,入门之困,在于识势。所以,唐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说:书法入门,笔先识势,乃可加功。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势,是书法最初的审美,势的介入,使日常的书写转化为中国特有的民族艺术——书法。以势论书是核心,书势,是书体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蕴。

关于【如何赏析书法】和【如何鉴赏图中这幅书法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