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毛笔干怎么写,毛笔书法初学应该从哪里开始?
书法入门请关注这十条建议!恭喜朋友下决心来一起来领略中华书法文化的快乐。
通过6个环节的训练,书法学习者就开始走上书法家的道路了!
一、毛笔书法入门的预备知识:《书法技能的实质是练就书写肌肉的书写习惯》
有时间,你看到书法大家花几分钟十分钟写出一幅好作品,数万数十万的报酬就到手了。这种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大工程的能力是从哪里练就的呢?
图:田英章先生的工笔楷书《求实创新 大展鸿图》
书法是一门手艺活,能够短时间完成作品的创作,无非书法家胸中已经有了一套书法美学布局的经验,而自己手指、手臂等书写肌肉也已经有了"意到手到"书写本能习惯,因此能够轻而易举完成在我们看来根本不能完成的书写任务。有时你甚至觉那么的“举手之劳,那样报酬都有点违反“多劳多得”的经济法则。
这就是书法商业价值之美!
这个小故事首出了书法技能的本质。那就是书法家练就的书写肌肉书写本能习惯。有点象武术大师转眼之间打败大敌。所有的技能都是通过长期训练得到的。因为是一肌肉本能训练我们容易理解书法训练的6个环节。
必须了解什么是合乎生理结构的书写姿与通常握笔方法。
图:合理的书写姿式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利于养成有效的书写习惯
二、书法书写能力不仅是一种人的书写肌肉的书写本能习惯也是笔墨纸砚综合配合的结果
在书写中不断了解纸笔墨砚属性,发现一套自己适应的书写工具组合。
有时候一套适宜的书写文房四宝会让你更加得应手,作品也会显得格外生气勃勃!也是这样,很多有名的书法家总有自己偏好的纸笔墨,有时当作一生宝贝收藏。
图:书写工具对书写手感影响也很大,适合自己的工具组合需要记录下来
三、如何选帖,这是书法入门的知识性环节,是决定书法入门方向的起跑线!
常言说,学书法可以不拜师,但不能不选帖。选帖就是批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书体东西来练习。
选帖基本上决了我们学习书法的方向,帖就是不说话的老师,择师不可不慎,选帖也非常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选帖决定了我们书法训练的方向,楷书还是行书,或隶书、魏碑、草书?但是笔者建议现在初学书法还是从欧楷入手,而且还选择现代书法市场最流行的楷书书法入手。
为什么选择楷书入门呢?--楷书国家法定规范汉字的汇范本。当今最流利的书法肯定是田英章式欧楷莫属。纵观中国书法市场上,田英章先生楷书的盛行,就可以看到未来你从事书法职业希望。不从事书法教育的朋友也可以从中理解楷书书法的巨大市场潜力!
至于选帖接近规范字楷书书法原因很简单!作为国家发布的规范化字体,其书写规则已经规范化。字体要匀整方正、笔画笔法要平直。规范汉字已有一套标准化的规范,是为社会大众便于认识,让楷书书法尽量贴近现代楷书规范字。在这种大环境下,你的书法作品才会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对于选帖,你选择楷书肯定是最保险的方向。用一种实用性心态选择书法方向更实在。流行性田英章毛笔楷书书法更能让你书法法学习成长步子更快那么一点!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组成汉字笔画的田英章简明书写笔法,容易理解,方便掌握。事实上,当今从田式楷书入门后,成为楷书大家、行书大家、草书大家的案例比比皆是。反倒是跳过楷书练习,直接搞自己地特色书法的人,丑书人士的确有一大批都在。
为什么不建议选择大家常说的直接古帖临摹呢?
新手千万别直接临所谓古帖的原因在这里:“古帖”并不存在,都是古人书法的仿真品而矣。首先笔法基本没了原貌,结构也经过立体雕刻,发生变化已非原稿。没有深厚复原经验新手,书法原帖书法对于初学者就是一份残卷。观摩下面比较图,你也可以看出残品古帖对于初学者而言,从中领悟原作者是笔意有大难度。
图:田英章楷书《九成宫》与欧阳询碑帖比较图:初学者能从中领会多少笔法与结构技巧呢?
以上三方面知识经验都只是书法训练的准备阶段。
四、新手临摹的注意事项--别忘记“摹帖”这个窍门:摹帖是初学者最快领悟书法笔法结构的快捷方法,还是高手们临帖纠偏的好办法。
常规下,大多书法师与书法都已经不设立摹帖这个环节。结合教学实践与自己临帖教训,轻意抛弃摹帖环节,是纯粹的不负责任。实际上,有时候十分钟的“摹帖”可能比老师书写示范一个小时的效果都要好!
图:两摹帖的方式比较:学习者用毛笔一次性写出笔画的形态与笔画间结构关系为好
摹帖有“双钩”“单钩”“满摹”多种具体方法。“满摹”:于书法初学者有较好起蒙作用的入门手法。即在覆盖于原帖上的透明半透明纸上直接运笔一次仿描成字,用于直接锻炼用笔和掌握字体的结构。现在用复印机照相的方法都可以制作母帖或者直接显示荧上进行幕写。
图:结合基本进行“临摹”经常对于初学者有有极大示范作用
摹写时将(复印)字帖放在玻璃上,帖上再覆盖以写字之纸,然后开灯照亮,字型便清楚映出,即可进行摹写。摹帖的作用对于初学者作用极大,有时一次摹帖的超过几十次的临帖。
五、临帖的注意事项,临帖是书法练习的唯一成功之方法,临帖过程会积累很朋技巧技法;
所谓“临帖”:就是将字帖放在一旁,看着字帖上的字,直接照着纸上的例字写出来。所以临帖已是较“摹帖"前进了一大步。
临帖也有几项注意的事项:花一定时间临写(摹写)笔画。理解楷书笔法中最基本的笔法思路“一画三段写”。理解一个笔画分为“始段起笔”“中段行笔”“末段收笔”的书写意义。
图:楷书笔画"一画三段写”更多来源于“楷书美术字”的技法的手写化
了解了楷书笔画的“一画三段写”,也算基本上掌握了楷书笔法的精髓要点。笔画书写过程实际都被分成了“始段起笔”“中段行笔”“末段收笔”与转折处“折笔段”。折笔段实际上相当于一次收笔与起笔的结合。所以笔者称为“一画三段写”。
六、虽然田英章楷书被书法界诟病,但初学者远不必理会。将欧楷笔法简化了,结构同样有所简化趋于适应规范汉字书写,但足够初学者入门领会楷会基本技法;
田英章楷书简捷的笔画笔法,更明了精简结构,相对算是各种书法入门的快捷之道。分批熟练掌握田英章楷书基本笔画笔法是明智之举。这也是笔者经验之谈,也是当今书法入门市场的经验证明。
七、不忘记现代人书法学习的最有利资源--书法示范视频资源;
古代人学习书法时,老师讲究悟性,现代技术的发展,书法技术完全可以从书法示范教视频中找到自己的关键技巧。书法写作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书法者可以观摩角度不同,你的领会到的东西也各不一样。但现代的视频你可从不角度观看,学习总能揪住那个对你最关紧要的关键技巧。在过去这根本不可能,老师那时也不能给不断重复示范。看到某个关键技法,你的某个笔法、结构处理技巧也就迎刃而解。一切都只是时间机遇问题。
图:视频带来了书法技术化工艺化传播的无限好处!
第四步:作品书法创作从“仿写”到全新“作品”设计书写
八、楷书书法作品创作建议:从仿写到独立书写,盾序渐进,切忌贪多求快
临帖为独立创作作准备。临帖根据对原帖掌握程度分为多种层次。
“对临”:将范本置于眼前,开始时须看一笔写一笔。“背临”:不看范本,只凭印象将诸字临写下来。“意临”:临写范本时,追求行气及整体的神韵和意境。通过一幅作品完成各个临摹层次,达到“意临”层次时,学习者可能对这幅作品已经达到了整体“心有成字”的境界,在作品结构已有了“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分解能力,笔法心中有数,结构上的影响差异。这时差不多有了信手拈来的书写水准。
如果遇到实在不能解决临帖难题,那可以“回炉”摹帖,一般都可以快速解决。
单独作品先仿写的好处在于,全面吸收了原帖的笔法、结构、章法技巧之后,又熟悉了结构与章法上的一些知识,一步一步地为独立设计书法奠定了经验基础。
九、书法个性化创新建议:“行楷化,行书化,扁平化,圆笔化,曲笔化,字字连写、书画结合”都是书法者个性化创新的具体方法。
楷书书法是一种更追求实用性的书法形式。决定书法总体风格也只有三个要素:1)笔画形态;2)笔画几何位置;3)笔画形态上、位置上呼应关系。我们可以在楷书结构要求“平衡均称、横平竖直、全局方正”的大原则下采用三大局部因素的变化,就可以形成楷书风格变化。
从而避免书法作品的审美疲劳,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询田英章的结构理论。
总体上,在一种楷书笔法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学习者掌握了相应单字技法,再组合成篇作品就会水到渠成。写作其它书体也有了技法准备。
十、再学古帖:有了楷书方块字的基础,这时的书法者都可以临习古人碑帖、碑刻领会到古人的创作意境,通过借鉴创作出自己个化的书法作品。
有了楷书精髓的书作品都不会那种无法无天的丑书队伍。但书法创新也总是围绕“笔画形态变化”“合理变化的结构”以及“笔画或者单字、字群在平面位置与形态方面形成不同的拟人化、拟物化呼应关系”,从而产生出人意料书法风格。
附:田英章楷书结构处理三要素理解:笔画形态平直求变:“横画平中求斜”“竖画直中求倾”“撇捺直中求曲”“位置均中求方”“形态位置有呼应”。
有了楷书单字技法,按照启功大师“楷书当作行书写”思路,楷书创作中逐步有了行书的书写的连笔简写技巧。
这对于硬笔书法也有极好的关联作用。
如果写的字超过一天干不了怎么办?
水写布不干,可能是写的比较勤,次数多了吃水也多,就不容易干。也可能水写布用的时间比较长了,所以干的慢。推荐方法:一是自然晾干,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更好,当然这是不必说的,不过对水写布的保养仍然是第一选择;二是用吹风机吹干;三是烘干,至于用什么烘干,那就因地因工具而异了。
楼主用水写布写字,可见是书法爱好者。一般而言,练习书法是不推荐用水写布的。这是因为:一是用水写布练习书法不容易掌握用墨方法,水多水少跟在纸上用墨多少的表现完全不同;二是水写布上的字干的很快,不能仔细与原帖对比,不容易发现不足之处,反而会觉得写的不错有满足感,不利于提升书法水;三是水写布练习成本较低,容易养成信手而书的毛病,不仅不能练好书法,反而会巩固不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如果真的想练好书法,建议用笔墨在纸上联系为佳。而且开始练习一定要认真临帖。
当然,如果仅仅爱好书写,不追求艺术水准,又或者经常出门,携带笔墨纸砚不便,偶尔用水写布代替也未尝不可。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按照书写规则练习,书法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岳飞小时候没有纸币,母亲教他在沙土上练字,也写的很好。古人有云:善书者不择笔纸,也许有一定道理吧。
毛笔要保持干燥还湿润?
干燥。
洗毛笔的注意事项:
1、水温不能过热。
2、可将旧的容器装水后,将笔浸入,轻轻荡涤,反复二三次。或自然流水下,比如在水槽里面水龙头下将笔头轻轻展开,捻转笔管,直至清洗干净。但要注意水流不能太急,不能用力压笔头。
3、基本没有墨水流出的时候可以认为已经清洗干净,顺着笔尖的方向轻甩出多的水后,用拇指和食指指肚自笔头根部向笔尖方向将水轻轻挤出,同时理顺笔毛。
4、悬挂,或平放。不宜倒置。
写毛笔字时为什么老是笔画出现毛边?
毫无疑问,你遇到的问题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纸张的洇墨。
这肯定不是笔的问题,也不见得一定是墨或者纸的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人要求”与“纸墨搭配形成的效果”二者出现差异。
其根源在于纸墨的选择以及个人控制技术方面。下面我就试着说下“为什么”。
在此之前,得找出“笔画出现毛边的原因”,否则的话,原因不知道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而一旦找到了原因,解决起来那就太简单了。
1】写毛笔字时笔画出现的原因首先在于所选择纸张的特性。我们都知道宣纸是个好东西,其好在于变化丰富的晕墨效果以及层次分明的墨色变化。
然而,写毛笔字的时很多时候不需要这种晕墨的效果,甚至有些字体,墨迹“晕”一点点都会给线条造成巨大破坏。
于是,我们大可以得出结论,笔画晕墨的原因,有可能出在纸张的选择上,那么,你试着在使用的纸张上试一下涂点水或者唾液,看看墨迹会不会发散开,如果是,那就是选择了“具有一定晕墨效果的非熟宣宣纸。”
(生宣晕墨晕出“毛边”局部放大图↑)
假如你对这种晕墨感觉非常晕头,已经不可接受了,建议:
解决办法:
到市场找来熟宣纸试试,
或者到市场重新找一种7分熟的宣纸试试,
或者用熨斗将纸熨烫一下,令其变得更干燥一点试试。
上述几种,必有一款能搞定。
2】墨用得不好也可能导致晕墨经验表明,较浓的墨更不利于晕墨(幅度和速度),那么墨磨得不到位的话,也可能形成晕墨的现象。
磨墨到位的标准是:将墨条划过砚面后会形成一条“墨路”,当“路”2边的墨形成的“坎”缓慢向中间蠕动的时候,才是磨好了(如下图)。
当然了,墨没用好导致的晕墨,肯定是指在使用非熟宣的情况时才会出现,对于纯生宣,浓墨也会出现一定程度晕墨现象的,但这种晕是可以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的,比如书写较大的字,适当晕开一点,几乎对作品没有多大影响。
解决办法,将墨的浓度控制在适中的程度。
注意事项,墨液不可过浓,否则不仅可能感觉“拉不动笔”,甚至会导致行笔稍快大批枯笔现象(如下图,半熟宣纸书写,“寒”字墨液过浓)。
3】毛笔含墨量及行笔速度对晕墨的影响。这点基本不需要解释,所有写字的都会知道,毛笔蘸墨太多甚至没写就滴下来的情况经常出现,毫无疑问,笔毫蘸墨太饱必然加速晕墨。
(笔毫“吃太饱”晕成“墨猪”↑)
同理,行笔速度慢也是类似的原因。
解决办法便是,笔毫蘸墨太饱之后,反复在砚边缘或者笔添之上多刮几次,以令笔毫保持适当的含墨量。
同时可根据字体需要,保持稳定的行笔速度——当然这是技巧方面,需要锻炼的。
4】总结一下上述原因中,纸张的选择原因是主要的,如果选择了“遇水不扩散“的”熟宣宣纸,便会立即解决掉“书法笔画出现毛边”的问题。只是损失掉一点点有可能的“宣纸墨韵效果”而已。
其次,对于一定要追求极致效果而坚持使用熟宣或者半熟宣纸的话,则需要按照前述,进一步掌握“纸墨笔”搭配的要领,经过一些时间摸索、感受之后,可慢慢熟练掌握。
(半熟宣纸书法↑)
我之所以如此肯定原因在于“纸张晕墨”这地方,是因为你所说得是“笔画出现毛边”,而不是“毛刺”(笔毫分叉、逆毫出现造成)、也不是笔画不匀(手抖,运笔不稳原因)。
试试吧,你会成功!
关于【书法毛笔干怎么写】和【毛笔书法初学应该从哪里开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