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书法先学什么,真草隶篆要从什么角度学习更适合创作书法作品?
真草隶篆都是书体,在电脑中都有各种字体的字库,都能够排印出来,显然那不是书法!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则,在有法可循的基础上再加入个人的风格、感受、变化、状态、情绪乃至一时的创意,体现于笔端展示于纸上,成就为书法。
真书(楷书)承载汉字传承之重责,笔划规则结体规则严谨,创作起来宜缓不宜急,宜守法不宜越矩。
草书则大开大合,最能体现汉字线条连绵不绝,气息贯通之畅快淋漓之美。创作之初应对每字了然于胸,布局有预见之想法,倾注于情绪,一气呵成方得自然之趣!
行书实用又变化最多,可缓可急可收可放,历来是各书家必修之课,且最易成就个人面目,所谓见字如面大多指的行书,创作者在不同时刻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也是行书多姿多彩的原因,亦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字体。
隶书比楷书开放,风格非常之多,或古拙或轻灵,或厚重或柔美,很能体现异趣,建议创作时不宜固守成规,创新面目更具观赏性。
篆书多古法,体现出汉字的发展沿革。小篆有较严格的书写创作规范,应尽量写得瘦长劲挺,下笔前对左右上下笔划多己规划,对称平行留白都是比较严格的要求。大篆则稍好,线条多见重与拙,与隶书相比更多圆转之姿,亦能体现书者之情趣。
诸多书体,总而言之所谓书法应当清晰易识,为大多数人能明其意知其理;书法应线条利落,动静相宜让观者体会书写之迅捷与便捷;书法应展示汉字结体之美、笔划精到之美、通遍布局气息之美、人文精神跃然纸上之美!
祝各位书家佳作频出,中兴我书坛!
一年级孩子练毛笔字好还是铅笔字和毛笔字一起练好?
一年级的小学生,建议先学硬笔书法,硬笔的实用性强,学校的写作业,考试,笔记都要用到铅笔字。如果想学毛笔书法,最好等到三年级之后,这时候孩子手指长度和灵活度对毛笔的掌控更为容易,事半功倍。
当然,对于毛笔书法特别喜欢的人,什么是时候学都是最好的时候。
到底先学什么书体较好?
下面我们从实用和便于上手的角度来谈一谈到底先学什么书体比较好。
我们日常生活已经远离毛笔的应用时代,但是字也要写的美观大方,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说白了字是脸面也是个人的素质修养,通过练字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不在浮躁的时代迷失自我,静下心来回归乐趣。
所以说我们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行书就很好,因为他的速度,辨识度都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但是我们不可以一上来就学行书,还要有一个比较扎实的楷书功底,不然我们信笔挥洒之间会失去内在的规则。所以楷书开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那么我们再说一说楷书,行书,草书的关系。打个比方楷书如站立,那么行书则如走,草书如奔。这是从速度来说,从内在规则来讲楷书比较的规则是最明确的,最能锻炼基本笔画的,也就是能在最慢的速度下练好用笔,结构,章法,然后提高速度走向应用!!
那么我们学习楷书从哪个帖入手呢,首先要清晰,否则我们很难把握其下笔,行笔,收笔。其次结构要体现比较让人容易理解的规则,容易让人上手。最后选帖要是历代名碑真本。所以从以上几点来说我推荐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手。
而《颜勤礼碑》模糊不清,虽然简单但已有考证表明并非颜真卿所写,所以不建议上来就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由于法则很多,很严谨,是欧阳询晚年才写出来的力作所以我们年轻人不要一上来就写,容易出不来。
《皇甫君碑》也是欧阳询的名作,用笔结构不那么严谨周密,结构率真,用笔放的开,所以也适合学习,但不如《多宝塔碑》那么清晰,那么简单。
《多宝塔碑》是一个写经体的碑,字径较大,可以放大临摹,然后慢慢写到原大,而且那种笔法和当时民间写经的书写方式接近,笔法很有规律性,而且流畅自如,便于行草之间互相转化,可以按照永字八法来分解学习,总结规律。
最后说一点注意,《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家僮会其主人意,把笔画刻得起笔收笔过于方整,所以不必把这种刻板的意思写出来,尤其收笔处。
下面发一个今人学《多宝塔碑》的临本,看看墨迹是怎么回事:
为了方便学习推荐一个单字示范视频教学:《陈忠建临多宝塔碑~单字示范教学》,完全免费的仅供参考学习。
希望以上回答您能满意,感谢邀请
(本文为含章子原创)
学习书法不练基本笔画就开始临摹?
学习书法一般顺序是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结构。但是用逆向学习法,临摹时先结构立骨,再润泽把笔画写到位,这种临帖方法也可尝试,最终达到准确临摹的目的。
有时我就是按这种方法临帖的,在起初临帖时的第一遍,先忽略笔画形态,把每一笔看成一条线段,着重处理高宽比例关系,把大的高宽轻轻用笔定几个点,局部的占位轻轻的用笔定一下位置,然后把字的各局部"装″在规定的比例位置,临一个字,把大的位置处理好,大的转折点找准确,那么就基本达到了比例结构准确这一步。借鉴的是素描第一步找大体形的方法。
第二遍我是用很慢的临帖法,因为运笔速度慢,有时间思考具体位置,具体的形态。尽量笔笔到位。
第三遍提高反应能力为主。用很快的速度临完,特别是临整篇行书,几乎不留思考和有意识的余地,信笔直书,在大形接近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笔速。这是对分步临帖练习而言的,写作品时不能这样。
第四遍我用的是正常的均速,这一遍既要点画到位,又要结构准确,如果是通篇临摹还要注意行气问题,笔势和体势都要考虑。
第五遍用的是背临,写完后对照字帖检查,把不像的地方,多理解的读帖。再临再背。一般背个三遍左右,大体就相像了。
以上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只是本人分亨个人临帖的心得、体会、方法。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以上素描为笔者所画,书法习作为笔者所书。)
关于【小孩书法先学什么】和【真草隶篆要从什么角度学习更适合创作书法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