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的章法,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硬笔行书的书写,既不能过于整齐划一、大小一致,也不能有意大小错落、刻意突兀,贵在自然中体现变化。
大小错落是体现书法节奏变化的一种方式,由于书写工具不同,硬笔不能象毛笔那样,通过轻重来调节笔画的粗细,进而表现汉形的大小变化,因而,硬笔书法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想办法。
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其他书体的写法。楷书或行楷对笔画交待比较清楚,因而字形会略显大;而草书书写简洁,字形略显小。在行书创作时,可适当引入楷书和行书。
再比如,在书写一组字中,可让有一两个字的大小与其他字略有不同,以体现变化。但是,切不可突然变大或变小,那样就会显得刻意。
此外,在创造时,笔画较多的字不要写得太小,那样显得拥挤;反之,笔画较少的字也不要写得太大,那会让人感觉松散。总之,就是笔画多的要写得略大,笔画少的要写得略小,否则,就如同身材高大的人穿了一身紧身服,身材矮小的人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
不论是硬笔还是毛笔,大小变化一定要自然,要有一个渐变,不能为了大而写大、为了小而写小。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作品四尺对开斗方如何控制章法?
我认为,四尺斗方如何控制章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字数不宜过多。除非是写小楷,否则不宜超过五言绝句(20字)。一般写4字多见。
二、如果写成四字作品,可在章法安排上用下列布局方法:
一是四字相对集中一起写在中间,留白在字的四周。注意四个字在中间不能偏。
二是把四字相对写松散,中间留白(便于落款)。注意四个字分布均匀。
三是四个字有大小错落,用行书书写显得活泼灵动。
另外,四尺斗方落款尽量用简款穷款,甚至不落款。有时只盖一个名章即可。
秦代小篆的风格特征?
一、 字形修长。
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写成长方形,而且竖向的笔画向下引伸要表现出弧线美。整个字要形成上密下疏的形式美。
二、 结构对称。篆书从象形文字大篆演变到小篆的过程中,保存并强化了结构的对称美。
小篆是体现对称美最明显的书体。
三、 线条圆转流畅。小篆无论点画的长短,笔画都呈现出粗细均匀的美感,在圆转中保持流畅,在流畅中要有韵律。
书法里章法的精髓体现在哪里?
现在谈谈我对章法的小见解。
章法又称"分间布白"是研究书法作品全幅布局的方法,不同的布局可以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如有的章法整齐匀称,照应生动。
有的章法大小疏密,错落有致。
有的章法行间茂密,左右互映。
有的章法空旷疏朗,上下呼应。
章法与运笔节奏、笔力气势、墨韵变化、结构和意境,有密切关系。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开合及用笔轻重徐疾,墨韵浓淡的变化,组合成一个平衡统一的整体。章法美要符合自然法则,妙在自然,让人观之使其心神开阔,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兰亭序》终篇首尾相应,笔意顾盼,似攲反正,一气贯穿,章法自然天成。
又如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通篇结构强烈,情感起伏,流露出一种自然意趣,表现出豪放雄浑之势。
章法的精髓体现有几点。
一:计白当黑。
布白的原则之一,将字里行间虚空(白)处,当作实画(黑)一样安排布置,造成黑白相应。达到"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二:阴阳向背。
书要兼备阴阳二法,大多沉著屈郁,是谓阴,奇拔豪达,是谓阳。书法作品要有成熟的阴阳向背字形字势的处理,使书法作品允实而又气韵灵动。
三:大小疏密。
汉字结构的形式极为丰富,点画要讲疏密才有美感。不疏就沒有空间感,不密就沒有实体美。关键在于懂得处理整体空间关系,懂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调节规律。
四:书法韵律。
韵律表示节奏和墨色的变化。一幅好的书法能使观者目注神驰,产生共鸣。徐缓的韵律给人一种沉着严谨,从容不迫的感受。疾快的韵律给人一种神采飞杨,生朴勃勃的动态美。
关于【什么是书法的章法】和【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