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书法作品,书法鉴赏的特点有哪些?
传统书法欣赏的特征一:反复地观赏玩味
书法欣赏既是一种认识活动,也就必然要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种认识过程不是进行一次就完成的,而是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书法虽是点画、结体、章法等具象构成,但作为艺术品欣赏时,必须透过这些现象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美,所以书法艺术又具有相当抽象的特点,这就更需要较长时期的静观默和反复的揣摩玩味。
传统书法欣赏的特征二:书法欣赏的能动性
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书法欣赏也像美术、音乐欣赏一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袁昂《古今书评》说:“师宜官书如鹏羽未息,翩翩自逝”;“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徽”......。这些形象的描述,显然都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结果。如果欣赏者仅仅像认字一样把书法作品看成一些刻板抽象的符号,那就根本谈不上书法美的欣赏。
传统书法欣赏的特征三:书法欣赏带有主观色彩
书法欣赏既然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就必然带上再创造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们对这种审美的主观性的生动说法。书法欣赏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险劲美,有的喜欢颜体的浑朴美,有的喜欢柳体的挺美,有的喜欢赵体的遒丽美......。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文化素养、实践经验乃至情绪等变化,对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书法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是说书法审美没有标准;可以任何艺术都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的,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书法艺术审美的主观性而否认书法美的普遍客观标准。
怎样点评书法写的好?
1、不说外行话。
可以从筋、骨、形、意、章法、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到其中的亮点,为自己以后的创作汲取更多的元素。
2、如果是了解的人,可以跟其人品结合起来。
比如耿直,真率,明快等。
3、分清哪些是古人的,哪些是超出古人而创造出来的。这需要大量的书法知识作铺垫,比如书史、书论、碑帖以及书法的技巧等各方面有一定的涉猎,不然的话,很难辨别出来。
4、技巧与功夫之说。
有些东西是技巧性的。初学的,基本的都是技巧性的东西,比如一横常有三波之势,不完全是平的;竖如万岁之枯藤,也不是直的像棒槌等等,我们初学一家一般按照这些技巧来练习。何谓功夫?是一个人经过了常时间的练习,把一毫一厘的差距都消化掉,把书法变成自己的一种自然的行为,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了锤炼,中间融入了思考、想像、顿悟甚至智慧层面的东西,让其它任何一个人去模仿也不能立即模仿像。因为这是时间的积累,思考的结晶,智慧的融合。
5、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入书法之门
这个阶段就像一个婴儿刚来到世界,任何东西都很新鲜,任何东西也很陌生!写起字来、临摹起来很是不得心应手,该直的不直,该弯的不弯,力不从心。但能够明白,这是书法。
第二阶段:能够写好某一体。
比如说欧体。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临摹,揣摩、练习,对基本的笔画,对欧体的用笔特点、结构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对其中的技巧有了相当娴熟的掌握,写起了不再如婴儿般呀呀学语,很是流畅。
第三阶段:涉猎百家,由熟至生。
不再满足于某一书体,如欧体,毕竟自己已经很熟了。去涉猎其它的书体时,发现一个字还有这样或哪样的写法,如楷书融入了隶书的味道,楷书融入了行书的笔法,一幅作品中既有楷书,又有行书;有简体有繁体,有时还变化着写,如苏字,繁体有时把鱼写到左边,有时写到右边。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建立的欧体系统已经完全被打乱,再去写一个字,不再像欧体,有了其它体的味道。本来很熟的技能。变得生疏了!
第四阶段:由技法上升到理论,自成一家风格开始关注书史、书论、书技方面的理论,想探个究竟:为什么有的书家这样写,有的书家哪样写?有没有一种规律来说明这种现象?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迷茫也慢慢褪去,在自己建立的书法系统上,揉各众家,结合自己的特点,自成一家风格。
以后的时间里,便是完善自己的书法,汲取大量的书法方面的元素,去补充,大到道的境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法里,生活中、文学中、哲学里等等的感悟都可以融入进来,牛的争斗、琴的婉转、水的至刚至柔、春天柳条的婀娜多姿,少女的唯美身材等等都可以为自己的书法风格带来启发。
能写出馆阁体是一种水平?
馆阁题,可以说确实是在由王羲之一脉相传形成的。但这个过程发生了变异,也就是说不是直接因学习王羲之而形成,期间经历了相当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生发出多条路子,一条是把王羲之一脉相承的书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被传承发展的风生水起,生机勃发;另一条路就是馆阁体的出现,并一致受到不同批评。责任不在王羲之,而在后来着者学习学习不当而已。当然对于馆阁体的出现并在一个时期大行其道,得到广泛的普及,有社会的原因,有历史发展阶段局限性的原因,当然有是一种"机遇"。馆阁体的机遇,以及馆阁体制造者的机遇。馆阁体作为书法历史发展一个阶段的存在,自然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
馆阁体规范、清晰、可以说是其的优点。但因过于乌黑、光亮,千篇一律,是其缺点,不可否认,这种字体实用性大于欣赏性。至于是否自豪,这是审美趋向所致,谈不上自豪不自豪。艺术从来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一山更比一山高。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
再说一个问题,王羲之魏晋时期乃至现代,一致把“布若算子”作为一种书法艺术的弊病来看待的。如果非要将布若算子做为一种审美观念,似乎就有些可能出于某种问题需要了。
评价书法用语?
我书法作品完成的很好,内容质量也很高,字体也非常的飘逸
关于【怎样评价书法作品】和【书法鉴赏的特点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