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字的书法怎么写,毛笔落款的正确格式?
回答落款格式:落款有“双款”和“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位置比较高,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单款是指落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字、号)、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及地点等,位置在正文之后。
一、毛笔字落款的格式
1、落款的格式分为“双款”和“单款”两种:
(1)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时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的位置较高,要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和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的年月、创作的地点、作者的姓名等。
(2)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和穷款之分。
①长款是在正文的出处书写名号、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感想和缘由。
②短款只落正文的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③如果作品内容画面较满,余纸不多,留白太少,只可落下作者名号,就称为穷款。
2、书法作品要考虑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需要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它的作品格式则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为两行落款,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如果是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落款尽量要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3、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二、落款时间的写法
落款日期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日期的书写从左开始,落款则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则在左。
三、落款时时季的雅称
农历一月:月正、新正、孟春、寅孟春、始春、首春、上春、新春、初春、早春、元春、献春、端春、肇春、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陬月、王月、端月、寅月、杨月、孟春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农历二月:梅见月、梅月、丽月、酣月、令月、跳月、卯月、杏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农历三月:暮春、晚春、杪春、褉春、末春、季春、桃月、夬月、嘉月、蚕月、花月、桐月、樱笋月、姑洗、桃浪、雩风、辰月、稻月、花飞月、小清明、五阳月、桃季月、竹秋。
农历四月:阳月、农月、乾月、乏月、荒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巳月、畏月、云月、槐月、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
农历五月:仲夏、超夏、中夏、始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农历六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晚夏、季夏、长夏、极暑、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农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农历八月:仲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月见月、红染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农历九月:菊月、授衣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祢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暮商、季白、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无射、霜序。
农历十月:阳月、亥月、吉月、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玄冬、极阳、阳止。
农历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畅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农历十二月:腊月、除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丑月、严月、冰月、梅初月、春待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星回节、殷正、清祀、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
有人说所谓书法就是书中有法?
书中有法指法度。苏轼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各种书体都有不同的结构和美学法则,如楷书有欧阳询的《结构三十六法》。魏体书法有康有为的《魏碑十美》,草书有王羲之的《草诀歌》。
虽然各体书法的结构法则有异,风格不同,但总的有一个原则是要雅。是书法共同遵守的标准。这是一种共识。没有书法的法度,汉字书法艺术不复存在,更谈不上雅了。
守法是入门,在法度内出新意更具艺术价值。
陈奕禧谈结构之法:"字有疏密,密处紧腠理,疏处展丰神,语默动静、寒暑、生杀之机寓焉。非通乎人情,得乎天理,未可与于斯。″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孙晓云书。)
这幅书法怎么样?
既然题主敢于贴出来示人求点评,我就掏心窝子说上几句,可能不怎么中听,还望海涵。
这幅作品书写内容是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知名度高得都有些烂大街了,许多人都可以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因此人人都可以一眼辨识全文,这样你的作品,就好比退潮后没穿内裤的人,大家都能看出点门道来。
国画作品:王维《山居秋暝》
题主使用行草书写,对于这幅作品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诗文浪漫、自由、舒适,与行草书法艺术的嵌套关系很紧密,那现在的话来说,毫无违和感。
好话说完了,开始说难听话:
1、法度极不严谨通篇行草不顾及法度,我行我素,许多字都写得让人目瞪口呆。比如“天”,“泉”,“流”,“喧”,“莲”,“春”,“留”等等,可以占到三成的字,都不守法度。我估计书家要么是根本就没临过帖,要么就是过度自负,刚愎自用之人。不守法度是行草书最肤浅、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毛病,说严重点,是对中国书法传统艺术的不敬!
2、气势不足气势不足表现在笔法上就是力度不够,显得气若游丝,睡意阑珊。这个要想改变很难,我觉得这是先天性疾病,不可根治,换句话说,你的天赋不够,后天的努力收效甚微。
3、落款也很不讲究首先是落款字与正文字的字体无变化,这倒也还说得过去,问题是落款字的大小为什么又分成两种标准?这就有点难以理解。还有印章太大,显得突兀、俗气。
本来还有第四第五,我试着读了一下,还是点到为止吧。
回答就到这里,祝愿题主进步!
长安春曲江头作者?
杜甫因为《长安春》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其中有“曲江春树灿烂,繁阴与人互遥”等经典诗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诗史之冠”。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彩,既有抒情、怀古、议论、抨击、叙事等多种风格,同时与时代和人民息息相关,其作品普遍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关于【春字的书法怎么写】和【毛笔落款的正确格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