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擅长什么书法,颜筋柳骨三分木啥意思?
答:你这个是学习软笔书法毛笔字吧,柳公权颜真卿可都是真真正正的书法大家,写毛笔字一定要写出硬笔书法的字韵来,至于三分木是不是代表着赵孟頫写字的风格啊,可是学习只是学习而已,要想写的好必须要集中各位大家的风格,在思想境界上一定要超过他们才能写出更好的字体来。
学楷书推荐从颜真卿入手的多?
《4大楷书推荐顺序理由来了,教训经验都在这里!“欧楷-->赵楷-->颜楷-->柳楷”》
“欧楷-->赵楷-->颜楷-->柳楷”,这样的顺序应该是最能体现现代审美观念的!应该是最实惠的选择方法!“实惠”的原因,就在于越接近于现代规范字风格就越应该选择而矣!
一、学习书法,楷书入门绝对明智之选;欧楷才是楷书中的楷书;
从比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谁紧随接近于现代规范字楷书了吧!姑且不论这四大楷书谁最有方块字的传统,欧楷在笔者看来是真正直接完成了“汉字”发展顺序的书体:横平竖直的规范,方形两个基本特点;真的楷书始祖与标准。
欧楷具有现代规范字印刷体在部分直进直出机械化风格!应该说是规范继承了欧楷的大部分简洁化特征。欧楷具有强烈的机械粗糙雕琢风格。
图:欧楷是有爱憎分明的楷书,“铁画银钩”横竖曲折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二、颜柳两楷太多修饰性笔法,结构过多变形,缺少简洁之感;相对现代审美的方块字,形态上已差异太大;
颜楷与柳楷基本脱离了横平竖直的概念,达到《病梅馆》记中以曲为美“丑”态。这也许是当年颜楷被定义为“丑”书的原因,太离经叛道,缺乏自然形态之感。
图:颜楷与柳楷风格图
联想到当年唐朝以胖为美(权妃们,管不住自己的嘴,长得太冗余了些),估计颜楷与柳楷就这么产生了,处处流露的是“佝偻耍袖”。这当中能体现现代规范风格的内容就太少了,写好这两种楷书想直接运用于规书写之中,风格与现代规范楷书风格差别会依然太大!
三、赵楷笔画结构与欧楷极为相似,基本笔画有了自然洒脱之风,撇笔捺笔多了自然飘扬之感;
赵楷多少已经有了馆阁体实用书法的特色:笔画头部、躯干、四肢分明特点,尤其是躯干部分修长苗条;
图:赵楷的逍遥风格,很接近现代书法中自然之态
四、如果你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话,那还是建议直接学习硬笔楷书比较好,形成的技巧可以直接表现在考试书写之中,可能会提高成绩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如果你是小学生或者是中学生,那么你最应该选择的应该是赵楷(最实用)入手!因为书写之中,不用那么多过份艺术化的笔法与结构!即使是田楷也还有太多展艺术化的笔法,在实用书写中用上!
现在学习书法的人越大越多了。从书法培训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从欧楷入门的人越来越多。其中的原因肯定多种多样,有个人爱好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许因为赵楷太实用,私下被认定为馆阁体,沒人敢推荐了。
从技术角度而言,在楷书四大派别中,颜楷是最离经叛道的楷书,它是最老的"丑“书。
还是建议从欧楷赵楷入手吧!规范汉字楷书与欧楷赵楷最接近!最最实用的书法又莫过于馆客体。馆阁体可用毛笔写小楷练习,也可以直接用硬笔临写!
柳公权的字适合硬笔练习吗?
可以肯定的说:能。(无论是哪一种古帖)
虽然硬笔不能完全写出毛笔的神韵来,但至少能规范汉字的字形结构,使得字形美观。
就柳体字而言,因受父辈的熏陶,对柳字情有独钟!
又因为本人是从事小学教育的,觉得小学教科书课后生字字体最接近柳字(人教版的)。
现在每天行走在柳字的边缘和规范汉字中,从“无心插柳”到“似柳非柳”,能够轻松驾驭规范汉字,去影响着孩子们写规范汉字,写漂亮的中国字!
下面是本人日常的练笔,拿出来献丑???
中国四大书法家的故事?
中国书法家的故事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入木三分
做生意的一般都要给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然后总要挂上招牌。
据说绍兴城有一家店铺好不容易生意好了一些,扩大了门面,于是就想换个新的招牌。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一时也没有找到好木材,凑巧,有亲戚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关于【柳公权擅长什么书法】和【颜筋柳骨三分木啥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