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入武威书法协会,金氏祖上有什么名人?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有:金圣叹、金日磾、金崇岳、金履丰、金农等。
1、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主要作品:《沉吟楼诗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主要成就:点评《水浒传》《西厢记》,提出“六才子书”之说。
2、金日磾(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后兵败被霍去病俘获。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主要成就:位列辅政大臣,辅佐太子刘弗陵。
3、金崇岳公元1062年-公元1124年,中元佑戊辰李常宁榜进士,官值阁舍人,迁大理寺卿。后出知明州,为花石冈所扰,公上书,迁礼部尚书,授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讲学士。既而三上书谏除党禁,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宣和六年殁象州任上。主要成就:北宋礼部尚书 ;三上书谏除党禁 ;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
4、金履丰南宋浙江兰溪人,因战绩卓著,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他与理学大家、世称“仁山先生”的堂兄弟金履祥文武并显,双璧联辉,名著朝野。时值元兵入侵,金履丰抗御屡胜,军功赐券,并享世袭。因于洪患,金氏族人后迁新洲。现在闽侯县上街鎭新洲村南有纪念金履丰的将军府。
5、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主要作品:《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冬心诗集》《冬心随笔》等。主要成就:创“漆书”;为扬州八怪之首。扩展资料:金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九位姓氏,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日磾"读作"密滴")。还有一系金氏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还是在纸出现之后才有的呢?
人类的祖先是最早从类人猿开始进化到人类已经历上亿年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类的祖先最早是把文字刻在动物的甲骨上面,如龟壳一类等甲骨——还有把它刻在青铜器上、竹筒上、植物纤维、丝帛上等等。这是在造纸术还没出现之前的文字刻字留存方式,而不是有了纸张之后才有文字,这是错误的论断和想法!一,甲骨文(也叫蝌蚪文)甲骨文是人类祖先在从事生产劳动中,根据人的身体全身性动能动作而发明创造的一种形体象形文,犹如蝌蚪一般形似,所以又叫蝌蚪文、象形文等文子记载!把它刻在动物的甲骨上面!
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有的把它刻在青铜器上。把整理过的经文刻在贝叶、贝叶经上;可以保存上千年。这是印度人发明的完整贝叶加工方法。是用铁笔刻字后,再刷上墨汁。
甲骨文是商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二,青铜器文在青铜制器物上刻上文字,好处是耐用、耐磨、不易退化,易保存(在此不做赘述。)
三,竹简文(简称简牍)竹简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字刻在经过加工的竹质竹简上,然后把它有用线穿连起来,可卷可折,阅读打开匀方便简洁,但它的坏处是携带笨重,文字容量有限,储存堆放也相当不易。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经过加工打磨),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去了内黄片)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古代计量,一尺等于22.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
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也为今后考古研究竹简文提供相当的依据!
四,植物纤维、丝帛文是用一种特制的植物肉置纤维片(经过特珠加工处理),丝绸软片薄料(柔软韧性强),在其上面用上好的毛笔(狼毫丝毛)书写文字,易保存耐用;关键是阅读翻卷不易,较为麻烦!
五,造纸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作为四大发明的造纸术排在首位,足见造纸术的举重轻重地位,为文字的书写和储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造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茧丝漂洗的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在这里,须要特别感谢和敬重的造纸术的发明者——东汉时期的蔡伦。 其本身就喜欢发明创造,在他宦官的长期生涯中,对纸质造技术也是相当看重;于是他开始对造纸进行研究,结合之前所学的造纸、养茧抽丝等技术,一步步进行推演实践,后来经过无数次失败以后,蔡伦终于研制出了新的造纸术!成为一代造纸术的先躯和先圣!值得后人景仰和称道。
从商时代的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记录可考为证,而蔡伦(东汉元兴元年~105年)发明的造纸术距今只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两相对比可以清楚的知道是先有文字而后纸张的准确定论!为什么你喜欢收藏古钱币?
毋庸置疑,钱币是我们看历史的一双眼睛,
很少有其他收藏可以覆盖和代替。
很多人收藏钱币,
正是源于历史的魅力,
穿越回唐宋元明,
去感受刀光剑影。
一枚看似普通的铜钱,掀起一段埋藏在黄沙中的历史——最近一部短片《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火了,虽然,这个短片是中国银联的一则广告,却仍然让不少网友泪目,有网友认为一则广告做得比电影还用心,还有人甚至称其为“年度最佳广告”。
是什么,让铮铮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兵?
为什么,几袋铜钱需要用生命去守护?
让我们看看这背后的真实的历史故事
历史背景
这个令人泪目的故事其实曾在历史上真实的发生过,这就是著名古钱的“建中通宝”的故事——据《中国钱币》1995年第一期《丝绸之路新疆段历史货币考察纪要》一文中载:“1992年3月中旬,在新疆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唐代古城遗址,一次出土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3000多枚。”不过,让专家感到不解的是,在遗址中还出土许多借粮契,上面落款竟然是“大历十五年”,甚至还有“大历十六年”,要知道“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只用了十四年,何来的“大历十五年”和“大历十六年”?而且专家对古币进行了鉴定,发现确实是唐朝古币,而且不是私铸,而是官铸。
这些钱币背后就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只被国家遗忘的军团,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兵。
安西都护府全盛时期地图
公元640年,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辖下部队即称安西军。
徐燕孙1956年创作的国画《兵车行》(局部)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平叛,驻守于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精锐尽数前往中原,只留数千老弱病残兵士镇守。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大减,再也无力控制西域。
766年,吐蕃军队大举进攻,相继攻占河西、陇右大部分地区。安西大都护郭昕(郭子仪之侄)带领西域几千士兵与长安失去联系,最后坚守龟兹、西州两座城,坚守孤城40余年。
安史之乱时的地图和龟兹的位置
在失去内地联系的情况之下,将士们完全靠自己给养。郭昕遂带领将士们开荒屯垦,在将士和当地百姓的劳作下,戍边的粮饷基本得到保障。直到今日,还能在库车等地发现唐军屯田的遗址。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郭昕还下令自铸货币,用作军需,这便是上文提到的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也就是视频中出现的“大唐建中”。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大历年号只行用了十四年
左:建中通宝 右:大历元宝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钱币不同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同时期的唐代钱市广泛散布于交通线路上,而是基本都集中出土发现于新疆地区戍堡等驻军遗址,这也说明它们是应当时需要,主要用来供驻军使用的。
到781年(建中二年),安西军使者借道回纥,长途跋涉再次来到长安,震惊不已的唐德宗,口述一道封赏:所有官兵将帅,连升七级!
然而除此以外,朝廷已经无力再为郭昕做什么了,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应对内乱已经精疲力尽,对于西域更是无暇他顾,大唐无力派出一名援军。因此郭昕与他的安西军,仍然是一支孤军。
白发将军白发兵
公元787年,也就是郭昕与中央取得联系后的第七年,安西北庭都护府遭吐蕃攻袭,大都护李元忠竭力死战,没于阵中,都护府7千唐军全部战死,自此西域只剩下安西都护府。安西军再次与中央失去联系。此后唐史对于郭昕和安西军的记载很少,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样了。直到后世,通过对遗址出土文物的研究,再结合史料,人们终于了解到那悲壮的一战。
北庭沦陷以后,安西四镇也相继沦陷,公元808年冬天,漫天的大雪飘洒在龟兹——这座安西军最后镇守的孤城上空,此时,距安史之乱已过去42年,从前威震西域的安西铁军早已白发苍苍。最后一任大都护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力战殉国,所部白头军皆没。”
铜钱见证被遗忘的历史
大历通宝与建中通宝,正是安西军民万里悬孤,军疲民乏,泣血死守,不失对祖国的一片耿耿忠心的历史见证处绝域,从不屈服,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每当我们手持这些古钱,聆听铁蹄嘶鸣,感悟兴衰更替,浮现帝王将相,这种体会,是任何一部古装剧,任何一本历史书,所无法比拟的,这便是收藏的意义与乐趣。
大学里美术教育专业学什么?
你好!下面是我的个人学习经历分享:
1.美术教育是专科专业或者专升本以后的称谓,学制为三年或两年。美术学是全日制本科专业,学制四年。你的孩子如果想当美术老师,填报的时候要选择“美术学(师范)”这个专业,非“美术学”专业。(如图一所示)美术学(师范)毕业以后可以考公办学校的美术老师岗位(毕业前要把教师资格证考过)。
2. 美术学(师范)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分为两类:专业课和公共课(包含必修和选修)。
公共课:普通话、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政治课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不再赘述。我主要讲一下专业课,专业课也分为两类:理论课和实践课。
因为美术学(师范)专业在大二的时候会分两个方向(班级):国画和油画,所以大一的专业课都是一样的,大二到大四的专业课会有所不同,所以我着重讲一下美术学(师范)国画方向的专业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分班了,只是专业(实践)课在不同的教室上课,而理论课还是两个班在一起上的,毕竟大家都是美术学(师范)专业。
3. 理论课(国画班和油画班在一起上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透视(最难,没有之一)、艺术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实习等主要课程。
4. 实践课(国画班):
大一开设的专业课比较全,包括色彩、素描、速写、平面设计、立体构成、中国画、油画、版画等。
大二到大四的专业课会更深入一些,包括素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写意人体、书法、篆刻、雕塑、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工笔山水、艺术写生、艺术考察、毕业创作等课程。
图例解说:
图一:专业选择为美术学(师范),不带师范两个字的美术学专业,没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普通话等师范类课程。
图二:工笔山水课成绩打分;写意人体上课中;工笔花鸟课成绩打分;雕塑上课中(模特是同学)。
图三:书法课成绩打分;工笔人物上课中;写意人体上课中;书法上课中。
图四:学校找的模特又老又难看,我们班同学自己轮流当模特。
图五:艺术考察课的线路、景点以及所有费用统计(人均1000出头);教育实习名单汇总;毕业论文汇总。
图六: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当时是川大研究生刚毕业);国画班和油画班与专业课老师合影留念(右一是韩籍金老师);你能找到我吗?
图七:到太行山郭亮村艺术写生(为期两周);期间恰逢重阳节,全班登太行山;艺术考察课:重温古丝绸之路之西安站:秦始皇兵马俑;西安碑林博物馆(精美的书法作品)。
图八:西安大小雁塔;第二站天水麦积山石窟;第三站武威之马踏飞燕;武威雷台汉墓画像石、画像砖。
图九:参观茂陵之马踏匈奴石像;第四站嘉峪关城墙;第五站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合影。
关于【如何加入武威书法协会】和【金氏祖上有什么名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