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法才算好看,这副书法作品什么水平?
这幅作品很规矩,笔法缺少变化,我们看看红江法最后一笔的收笔,都没有变化。单一的写法导致笔法不够灵活,比如说所有横的起笔,写的都一样,这种缺少变化的笔法缺少了字的耐看性。这一路书法是碑学清末得以盛行。魏碑特点给人以雄强浑厚朴茂的特点我们看看以下几个碑帖
再看看赵之谦
再来看看学碑大家于右任
从中不难看出都有碑学的影响
书法的第一标准是好看吗?
当然不是。就像你要娶老婆,你是先看人品还是外表呢?如果这个人名声很臭,恐怕她再漂亮,你恐怕连见面都不会去。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从来不是以漂亮作为标准的,构成书法的法有四:字法、笔法、墨法、章法,不合法度,即使再漂亮,也不是书法。
书法作品对字体有严格要求吗?
原则性的制度谈不上,但行业总有潜在的规则――首推繁体字,简体也凑合着算行,但绝对不能简繁并用。抱庸认为,说是潜规则,其实是霸王条款,是某些书法圈高层人物凭着个人喜好、坐在会议室里一拍大腿定下的“规矩”。
简繁混用真的就这么不堪吗?会影响到书法艺术的大局?书法艺术的根和本到底是啥,会与形式上的简体繁体有这么大的关联关碍?举个例子,解放后简体字才颁布实施开始普及的,当时的很多人经历了那个简繁更替的时代,简繁体混用持续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试问,这期间书法家写书法作品,是不是要时刻带着本新华字典,防止一不小出现简繁体混用的情况?为什么现在简繁体流传的作品很少,因为它们被“主流”所抛弃了,上不了台面。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或许是一些大师临帖临得习惯了,不写繁体就不会写字了,找不到感觉,好像有点味道不对了。迂腐呆板之极!书法写好就行,哪有这么多形式主义的规矩,泥古跪古之甚着实令人唏嘘。
书法艺术,最关键的还是笔墨章法,风格气势韵味,是纸上的真功夫,这才是本。要有点大行不顾细谨的魄力,瑕不掩瑜的容人之怀。年轻人学书法,日常都是使用简体字,不必强求每字必繁体,当然,能全部学会固然更好,古人写字也会有简体、异体字,又何必执着于简体繁体这个具体形式上小节呢。
简繁体不能混用的霸王条款,不理也罢,更不应该成为书法爱好者的障碍,写好字,才是关键根本,也才是大局。
大家有好看的硬笔书法吗?
请不吝赐教
关于【什么书法才算好看】和【这副书法作品什么水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