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真的超越古代吗,书法书体公认篆隶楷行草五体?
看到提问者的问题不得不作个回答以便来纠正一些书法相关的基础概念问题。主要是关于“书体”、“字体”方面的。如果这两个概念没有厘清,那么从此而引起的一些问题就会将人引入歧途。
字体、书体是两个书法的术语。古人对这两个术语原本是不加区分的,后来有人将它们分开来使用。字体、书体这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且使用范围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将它们区别开来。
字体所谓字体:指的是字的型制,是按照字的形体构造和共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
字体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的。它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都称为字体。
如下图:
我们现在基本上将汉字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体。
其中,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从书法学的角度来讲,将秦代之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秦篆称之为“小篆”;
隶书分为:古隶、秦隶、汉隶、今隶等;
楷书分为:魏碑和唐楷;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
草书分为:章草、大草(狂草)、小草(今草)。
因此,从提问者所上传的图片看来,按照其所书写的形体构造以及共同特点来看很明显是属于楷书的一种字体,只是书写的风格不同而已。
书体所谓书体:指的是依照书写的特点和风格来进行区分的。
书体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的。同样书写一种字体,写法因人而异,凡具有某一共同特色或独具某一风格且自成系统者,即可称为一种书体。
书体是在字体不断发展、渐趋稳定以后才产生的,它随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如:
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我们将其所书写的称之为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
柳公权《玄秘塔碑》
赵孟頫《胆巴碑》
因此,从提问者的图片看来是属于楷书字体里头的一种带有个人书写特点的书体,至于这种书体是否能够与历史上的楷书四大家相媲美,那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综上所述“字体”和“书体”其内涵以及使用范围是不同的,因此提问者将这两书法术语弄混了来进行提问使整个问题发生了天大的变化,要知道:楷书字体到了隋唐时代达到巅峰,从此至今一直没有新的字体出现,唯有其书写风格的变化而已。
现在若出现一个新的字体那就是石破天惊的事情了!!!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书法应具有庙堂之气。
庙堂应该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书法具有庙堂之气,就是一幅书作品挂在这样场所,其内容风格,到艺过水平应该与这庄严的场所相匹配,相协调。这样书法要么庄重典雅,要么大气磅礴。在古代,最具庙堂之气的书法家当属唐之颜真卿,其书法之正大气象,磅礴之势最适庙堂,其庙堂之气跃然纸上。
你觉得唐朝和秦朝哪个是中国书法最统一的时期?
唐代和秦代的书法不能相比。
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书法的笔法发展史上,秦代属前笔法时期,这个前笔法时期,是本人独家科研成果《笔法发展史》(曾在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书法高研班第三期讲授)中提出的笔法分期,属于非纸化书写的早期书写阶段。使用的文字书写是篆书、隶书和草隶。
而唐代则是笔法成熟后的笔法鼎盛时期。唐代楷书规范,隶书、行书流行,并且创作出状如惊电的狂草。是中国书法史的最高峰。
所以秦代的篆、隶实用书写是无法与唐代笔法精妙、气势不凡的楷、行、草书相比的。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统一、最全面、最兴盛的一座书法高峰。明清时有人说什么唐代的书法“尚法”,完全是不了解书法史的、片面的、眼中只看到实用楷书的一孔之见。唐代书法是全面发展的,而最高的最能代表唐代书法成就的就是惊天动地气势如闪电的张旭、怀素狂草!
有没有哪个皇帝的字很丑潦草不堪?
宋拓淳化阁历代帝王法帖
汉章帝
晋武帝
西晋宣帝
东晋元帝
东晋明帝
东晋康帝
东晋哀帝
东晋简文帝
东晋武帝
宋明帝书
关于【书法真的超越古代吗】和【书法书体公认篆隶楷行草五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