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应包括什么,为什么学书法的人很重视?
如果写的是小楷字,特别走蝇头小楷,用手指运笔足矣,无须运腕。这时一般枕腕写字,讲究指实掌虚,但用笔讲究精细入微,要做到笔笔精到,特别是每一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力求一丝不苟,如此,方可字见功力,书出韵味。
如果是7~10公分见方的大字作品,则应悬腕书写,这时不仅应运指,还应兼之以运腕,只有这样,才能调锋自如,做到中锋用笔,笔力十足,字见精神。
如果书写30公分以上的大字榜书,悬腕已不足以运笔自如,这时当悬肘书写。这时当以运腕为主,辅之以运指和运肘,并且做到凝神聚力,力贯全身,发之于右臂,使调锋换面游刃有余。写出的书法刚柔并济,收放有度,力能扛鼎,又不失大雅。
我觉得把写得好看的文字叫做书法有些用词不当?
首先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是写字的延伸,从而达到艺术的高度,具有审美价值,具有收藏价值,百看不厌具有欣赏性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字写的工整规范美观只能叫做写字或者叫做漂亮字,还称不上书法,称为书艺也不恰当。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朋友们指正![祈祷]
你认为会写字的人就懂书法吗?
写字与书法存在一定联系,但是写字并不等于书法,而书法一定是建立写字之上,因此会写字的人就懂书法这个命题明显是不成立的。从写字和书法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剖析,了解其本质,自然就可以十分明了这个结论的不合理性。下面我就从书法、写字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解答,望能帮助题主解惑。
硬笔字
书法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种很模糊的、难以捉摸的艺术形式,会有这样的情况也属客观规律。原因就是书法本身的难度所导致的,书法在视觉上呈现的是单一线条表现形式,但其看不见的内在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因素。这些因素有神采、气息、节奏、韵律等。如苏轼说: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
他在这段话里说明书法中的内在因素,尤其将神采放在首位,可想而知其难度和影响。
除去这层内在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难度,就是视觉呈现出来的形象组合,古人论书把这些点、线、面组合的汉子形象归类为结构。不明白书法的人总是会被一些声音干扰而产生对字形结构上的困惑,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王羲之其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王献之其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本来是汉字形象的组合,却仍是被他抽象成其它内容,而这样的言论经过历代酝酿就慢慢变味,让人再次对书法产生模糊感。而字形结构又不像绘画一般按形迹表达思想即可,这就引申下一个难度因素,那就是笔法,笔法和结构的和谐统一形成美的书法。书法用笔的方面赵孟頫说:
“结字因时而宜,用笔千古不易。”
在这样内外的难度要求下使的人们更是对书法产生陌生感,以至于往自己主观想法上靠:写字就是书法这一结论。
那么书法的本质是什么呢?书法在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书写的方法,而准确的含义是使用毛笔、墨汁按照一定的理法在宣纸上进行汉字的书写表达。因此就可以明白书法要符合的条件就是用笔墨工具和合乎理法的汉字表达,缺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书。
章草书法
拿着毛笔书写不一定就是写字写字,很好理解就是进行汉字的表达,这时已经不在局限于毛笔,如使用钢笔、铅笔、圆珠笔等都可以进行的表达。写字也是人类最为原始的一种表情达意方式,最早关于写字的论述有南朝梁陶弘景的话语:
“赉尔大砚一面,纸笔副之,可以临文写字,对真受言。”
这里面探讨的就是写字,有人或许认为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了笔墨工具应该是书法。其实并不是,如上文所说书法除了需要这些表达工具外还得要符合一定的理法而进行的汉字书写。也许是因为对理法二字的不了解所以有所忽略,那理法究竟为何物?
王羲之书法
法的理法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书写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毛笔因为其肚圆笔尖且柔软的特点,使得在进行书写表达的时候要想做出一定的形态和线质就得采用一定的方法,如在写篆、隶书多逆锋起笔,行笔多中锋厚重线条因此就需要用稍微重一些的笔力。再如写行楷书时,多用轻巧的力,八面出锋,轻重缓急得当,变化丰富,如刘熙载在《艺概》里说:
“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且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提正、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这句话便是强调用笔方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书法理法的很好解释。
对理法进行了梳理之后,自然会联想到写字中也有这样惑那样的方法,如写字过程中结构的方法,写的时候除了配合这样的结构法则之外,还有用笔上的一些节奏速度。这么说来写字也是具有理法的,那么写字应该也是书法。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方面的因素,就是书法中章法的变化,章法变化中有两大变化是写字无法做到的,那就是粗细变化、墨色变化。书法之所以算做艺术中的一类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无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按写字的方法是完全不能做到的,由此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拿着毛笔就算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进行表达,仍然不算做完整意义上的书法,因为这只是书法理法中的一环。
刘熙载书法
书法的批判标准并没想象中的低题主所说的“会写字的人”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定义,因为基本上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是“会写字的人”,这样的话就是基本上的人都懂书法了。其实并非如此,我这里就当题主所说“会写字的人”是一类写字较好有过系统练习的人来进行探讨。
会写字的人只是天生对汉字形式美具有较高天赋,或者说对汉字结构进行过梳理而擅长对字形美化的表达。但这样的人并不会对书法有较深的理解,书法除了理法、神采、气息方面,还有关于美学、心理学、历史、哲学方面组合因素,故而懂书法的评判标准并没想象中的低。
硬笔书法
那么懂书法的标准是什么呢?这里引用一段汉蔡邕的话: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就是说一个懂书法的人看到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有一些客观事物美的联系,是能接受到书法具备的自然生命美的感受。会有这些关系要求是因为书法作为艺术来说,其审美特性是基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书法的创立源泉来自于自然万物。在其后发展中不断加入的书法家们的思考探索,因此其艺术特性的复杂程度远非写字可以比拟。会写字的人并不一定对于书法有系统的认识,书法的海洋十分的深,这就是为什么历代书法家都在书法的探索中耗尽一生光阴。如齐白石在临终前仍然称自己书法还未临够,这样便足以看出“懂书法”这样一个标准的高度。
最后常习书法的人一定是对写字有更深的认识,而只是会写字或是说写字较好不一定就会懂书法,要懂书法必然要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钻研和努力才能称懂书法。
书法相关知识?
书法入门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书法的理论知识、书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书法的书写姿势、执笔和用笔等。初学书法,一般从临摹碑帖开始,多选正书(小篆、隶书、楷书)为范本。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要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一、书法的基础理论
1、书法的学习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书法理论则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所谓书法理论,实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的历代书法名人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门的捷径,譬如:孙过庭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项穆的“书法三戒,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戒狂怪与俗”;王羲之的“分间布白,自然平稳,分均点画,疏密相附,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颜真卿的“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等等。
二、书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笔:书法使用的为毛笔,一般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硬毫笔笔毛坚硬、弹性适中;软毫笔笔毛柔软,吸墨性和储墨性较大,用笔多以扫和摆为主;兼毫笔笔毛软硬适中。现在用的“白云”笔,就是兼毫笔,适合初学书法的人使用。
2、墨:以质地细洁,色泽光润,胶水不重,上砚无声者为佳。墨通常有“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最宜于写字;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虽可写字,但落纸不能姿媚。
3、纸:种类广泛,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纸,河南禹县的布纸,湖南来阳的棉纸等。
4、砚:磨墨用的。用时着水,不用时须洗涤晾干。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笔架、笔洗、笔筒、镇纸、裁刀等。
三、书法的书写姿势、执笔和用笔
1、写书法的正确姿势用八个字概括为:头正、身开、臂开、足安。在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前提下,用腕力带动指力的活动来执笔。
2、执笔法是手执毛笔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陆希声所传“按、压、钩、格、抵”五字执笔法最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内向外。“压”指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着笔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内,与大拇指的力量相对。“钩”指中指钩住笔管,加强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紧贴无名指,辅助无名指。五指齐力,共同配合,就能紧紧地执着笔管。
3、执笔的高低根据书写字的大小而定。写小楷字执笔要低,写中、大楷字执笔则要高一些。一般执笔离笔头的根部约二寸左右为好,写行、草书笔要再高一些。
4、要学好书法,用笔是关键。一般来说,笔锋着纸后,准备运笔之时为起笔,也叫“落笔”;笔锋落纸后,在纸上行走就叫行笔,也叫“走笔”;笔锋在笔画中运行到末端取回锋作收就是收笔。
四、初学书法的技巧
1、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起点,是书法入门的捷径,初学多选正书(小篆、隶书、楷书)为范本。在临摹前要认真读帖。只有读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
2、勤奋与刻苦习是掌握和运用书法技巧的通途。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3、随着学习的深入,仅靠书法技法理论和临帖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
关于【书法用笔应包括什么】和【为什么学书法的人很重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