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诗词哪个难,当代书法差点什么?
当代书法差的是先民用三千年总结的晋唐笔法,无此笔法任何人也进不了书法艺术殿堂之门。
现代书法与古代书法有什么区别?
现代书法与古代书法最直接的区别是:现代书法提倡及加强了观赏性,而少了或者不存了实用性,古代则以实用为主,观赏兼之。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也随之发展变化,今人的书法也不再有古人的自然灵动,而是出现了哗众取宠的写字方式,还大写江湖字,还有打着创新的名义写丑书的,大搞所谓创新“书法”的创作……这些已经没有了古人的书法精神内核,古人写字以心手为一,谓之字为心画,自然书写,更不会无端搞怪,故那个时代已成为书法艺术的巅峰时代。还有西学泛滥而来,传统文化根基被冲击且支离破碎,加之农业向商业的转型也使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逐渐模糊摒弃,在竞争的旋流中人心愈加浮躁愈加追逐名利,这些变化使书法艺术也被当成一件谋利的工具,在这个所谓的时尚的年代,试问有几人能静下心来写几个字或谈写字?书法精神也多偏差扭曲,今人看似更富有激情,但本质上还是背负了更多的挣扎与不自由。所以书法艺术必须要回归古人的思想内核与古人之法,但人心不古不知该从哪里回归?书法艺术是中国汉字的灵魂,但只要汉字在书法艺术就不会没落就会向前发展,也许以现代人的反省觉悟与智慧渐渐会回归到书法艺术的本源吧!
练习毛笔书法有什么要注意的?
练书法,写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训练方法不正规,比如,不懂书法原理,没有系统的执笔法、运笔法、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字法、临摹法、纸法、墨法等,前期基本功训练过程,直接照着字帖写……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根本不是练书法,而是拿着毛笔抄写字帖玩儿,纯属休闲娱乐。即使特别用功,那也是比着葫芦画瓢,似是而非,貌似神离,对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技法功夫长进,非但毫无作用,还会练出很多怪癖难以纠正。所以说,自学书法,如果方法不得当,成功的概率极低,所谓熟中生巧是异想天开。
我认为,书法是一门学科,或者说,它是一种书写技艺项目,有规范的活动规则和特定的训练套路。必须按照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模式进行操作,即所走谓捷径。如图:
所图所示,书法训练过程,犹如生产企业加工制造产品的工艺流水线,也好像一条专用的快速公交通道……按照这个程序练书法,目标十分明确,方向不会搞错,可以避免误入歧途。
遗憾的是,当今书法界众多书法爱好者,对此不屑一顾。尤其是一些练了好多年书法,从事书法教学的课任老师,自以为很专业、很正统,其实,对书法技艺并不是很精通,而是把个人的不科学作法当经验宣传,有的制作成所谓书法视频讲座连载,有的编写成所谓教程,其实,并不是正能量,是借助自媒体在干着传播歪理邪说,误人子弟的事……这对于书法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另有所图的陷阱,曲于初学者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不明真相,肯定是“怨者上勾”。
话归正题。要想练好书法,不走错路弯路,必须重点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执笔法。宜采用拨灯法,或潘氏三指执笔法,如图:
2、运笔法。楷书多使用侧锋法,如图:
3、临摹法。必须按步骤进行,具体作法是: 读帖~摹帖~临帖~校验~调整,如图:
诗与书法有一定联系吗?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诗和书法一定联系吗?从古至今都有人讨论他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诗和书法是好马配好鞍的关系,是珠宝与镶嵌的不可分离。在古代,所有的信息、工作、信件、诗词歌赋都是通过毛笔字书写,这就是书法的基础。
诗和书法之间相互想成,相得益彰。漂亮的书法写一首好诗就等同于美好的音乐有动人心魄的舞蹈,迷醉的旋律,美酒佳人,美不胜收的场景。第一个案例,我们看看大家熟悉的《兰亭序》,是在诗词歌赋少长贤集,群贤毕至,天朗气清,顺风和畅的一个聚会日。大家观流淌曲水,列坐其次。它充分体现了王羲之对历史生活的那种风骨,通过书法使得作品更加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就是这样一个悠闲的诗会,却是王羲之的诗意和书法的完美结合,才有了流传至今都《兰亭序》,成为我们临摹学习的对象。
第二个案例,带陆柬之的《文赋》墨迹。虽说以赋的结构,古文言文的讨论创作性韵文。但源于他文学和书法并驾齐驱的美,使得文学价值更高。
第三个案例,黄庭坚的《松风阁》,我相信读过这首诗的人一定不少。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三二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旱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这样一副多么优美的诗文,书法作品更是韵味十足,他的提顿抑扬顿挫,一波三折,不论是收笔还是转笔,都把楷书的笔法运用自如,下笔非常沉稳变化婀娜,尽显得诗意更浓。
第四个案例,比如说李白的《草书歌行》,专门以诗歌论书法论书诗,好的诗文是描绘的书法艺术的魅力提现。李白的这篇诗歌是针对槐树的草书创作的描绘。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以上这几篇都是以诗论说法。书法和诗之间的联系。
书法是视觉的艺术,比较直观,因此古人常常记住书法来谈论诗歌,用诗歌来书写诗书法,以书法的形式书写诗歌,例如苏东坡,它非常有名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就是以书法喻诗。“予常论述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志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以书法来论谈论诗歌,他们之间的那种贴切和相互之间微妙的关系尽显。
古人的诗歌非常优美,后人把他们的诗写成书法的大家很多。通过以上的这么几个经典案例的阐述,我相信你看了以后会知道诗和书法的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过去很多古人讨论过书法和诗歌的联系多么紧密。
过去的很多书法家和诗人之间相互引用,彼此歌颂。李白,杜甫常以诗歌颂米芾的书法的优美,书法家米芾也用书法来书写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所以我认为他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彼此成全。
现在很多人喜欢诗歌,也喜欢书法,但真正动笔写诗,写书法的为数不多。忙碌的生活,电脑代替笔的高科技时代,很多人都已经不会诗和书,要想让中国国粹传统文化艺术的诗歌和书法得到传承。需要喜欢和热爱诗书的人尽绵薄之力把诗书进行更好的推广和创新。媒体资源也进加强重视,让书法和诗歌这么美的艺术熏陶进入我们的骨髓。让他们之间的联系不会断,这就是他们共融共通点艺术魅力,也是我们热爱诗书的理由。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书法和诗词哪个难】和【当代书法差点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