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里什么是赵体,宋徽宗的瘦金体为何不称为宋体或赵体?
说到瘦金体我们就会想到宋徽宗,提起宋徽宗我们就能想到瘦金书,书与人合为一体,整个书法史上恐怕也是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很多人都以为瘦金书是宋徽宗所创,其实不然,根据历史记载,瘦金体始于唐而成于宋,游寿在《书苑镂锦》中云:
“近者把玩唐人石刻......至武周中此瘦劲书成一风气,每画起止用笔挫折,特见锋芒,尤以宫人墓志全是此种书体。与宋徽宗之瘦金书相似,唯唐人书多筋劲,宋书柔媚,结体取胜。”“瘦金书”原称“瘦筋书”,是宋徽宗赵佶所书代表书体。赵佶自号其为“瘦金书”。所以“瘦金体”没有称作“宋体”或“赵体”,因为这是宋徽宗本人的意愿,我们还是要尊重知识产权的,尊重原创作者的称谓。瘦金体的意思是宋徽宗遵循古人“书贵瘦硬始通神”的理念,又根据他经常作画的需要,“瘦不剩肉”、“抛筋露骨”是其特征,因此自号“瘦金书”。
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
“徽宗讳佶,哲宗弟,万机之余,翰墨不倦。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很喜欢瘦金书的。不过瘦金书本身也有它的一些局限性,因为瘦金书的笔画特征非常鲜明,因此整体字形势态有些程式化倾向,所以一旦写得字比较多了就会个人一种单调的感觉。另外瘦金书宜小不宜大,写得大了就会显得笔画单薄而少了精气神,因此瘦金书往往适合于题签或者题跋。
宋徽宗是一个道教的狂热爱好者,自称道君太上皇帝。“书,心画也”,瘦金书的很好地表现了宋徽宗的道教思想沉淀为艺术审美的本体。瘦金书的横画,瘦直带钩,似风流不羁,飘飘然然;竖画细长带点似悠然零落。而工整规范的布局又蕴藏着儒家伦常有序的理念,展现了他儒道互补的特色。
瘦金书因为其局限性,虽不失为一种书体,但是后期因为不能宏逸,因此后世鲜有习成者。
颜欧柳赵书法对比?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四个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他们的书法成就非常的高,尤其是在他们的楷书书法上。
一、横画
欧体—斜上姿态,中端不含有弧形。
颜体—短横前细后粗,左轻右重。长横中部(段)比较细,略带有弧形。
柳体—短横粗壮,长横细瘦。
赵体—短横左重右轻,长横弧势明显不隐瞒,中段略有一些细。
二、竖画
欧体—悬针竖多为主笔。垂露竖中段略细。
颜体—悬针竖坚持中锋用笔,中段挺拔。垂露竖两头比较圆润,中间稍略粗。
柳体—悬针竖粗细均匀,垂露竖下垂直行。
赵体—多用垂露收笔,比较大方,显得厚重。若有两笔竖画时,右部一笔一般都是用悬针。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国展上写赵孟頫体很少?
笔者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梳理几点感想:
为何学习赵孟頫“赵楷”书法的人最少呢?一起来交流下吧
一:唐楷遮盖了“赵楷”的荣誉
在历史上,楷书最繁荣的时期是唐代,在这个时期楷书大师层出不群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楷书的代表人物,而赵孟頫却是元朝的书法大家,这让很多初学者都认为“楷书以唐楷为尊,元朝赵孟頫的赵体不如其他三位楷书大师的作品”
二:赵孟頫的“赵楷”在书写时有行书特色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楷书四大家”的书法是因为这四位书法家的书法容易入手,而在这四人之中,赵孟頫的书法因为有行书韵味,所以在字体笔画连接呼应上,没有书法基础,学起来会很变扭,而其他三位书法家的楷书并没有这么样的问题,所以相比赵孟頫的“赵体”另外三位书法家的书法更受欢迎一些
三:社会推广问题
在书法界,赵孟頫的赵体备受推崇的,但是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书法市场上大都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字体,或者是这些楷书的教导理论,很少有赵孟頫的“赵体”字体和书法教导理论,不管有多么想学赵体书法,没有指导理论,没有“赵楷”字帖,再大的决心也很难学好赵孟頫书法。
总而言之,因为唐楷名声太盛,所以一大部分人会去学习唐人的楷书,加上赵孟頫“赵楷”在书写有行书特色,会让很多意志不坚定的初学者退却,再者还有推广问题种种原因相加,让学习赵楷书法的人很少,不过只有真正学过赵楷书法的人才知道,其实笔画和结体没有太多的严谨法则的赵体字才是最容易学的!
赵体的由来?
赵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它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朝。赵体的名字来源于赵孟頫(1254年-1322年),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也是赵体的创始人。
到了明清时期,赵体逐渐演变为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颓笔遒劲、极尽草圣之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赵体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元代至明代初期,赵孟頫所创造的赵体笔画雄健有力、流畅自然。此后经过明代多位书法家的发展和改进,赵体更加趋向瘦劲婀娜、纤巧秀丽,具有一种细腻柔美之感。
清代时期,苏轼等人对赵体进行了再次发扬光大,在规范性和美感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清代书坛大师郑板桥也曾倡导“治学以小篆为始,而德行以赵体为最”,这说明当时赵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形态之一。
总的来说,赵体的演变过程中充满了创新和变革,它既保留了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又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关于【书法里什么是赵体】和【宋徽宗的瘦金体为何不称为宋体或赵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