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喜欢什么诗词书法,整天拿一支海棉水笔?
固然有秀或者虚荣的成分,但总得来说,我认为挺好的。
首先,这个群体基本都是老人,练字对身体有好处他们练字不求成为什么书法家,但作为锻炼身体,培养审美,愉悦身心,还是非常不错,总比整体在家待着,没事找子女麻烦,或者天天发呆,到老年痴呆,这种方式显然要好太多了。
其次,可以收获一些围观和赞誉,认识一些朋友。这种练字,就像是一种运动方式一样,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放风筝,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唱歌,有动有静,有吵有闹,有的妨碍他人,有的则与人无害。
但不管怎么样,都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爱好者,大家交流交流,研究研究,互相品味品味,也是无穷的乐趣。况且,你不吵不闹,就是用海绵水笔在地上画画写写,水一会儿就干了,也不污染环境,再时不时来点周边的围观和叫好,心里那点虚荣和自信心也就上来了,真的是不错。
最后,公共场合练字,要注意时间和空间。我也见过一些老人,在我们小区的花园里练字,专门挑选小孩子出来玩耍的时间,这会一不小心孩子踢翻水桶了,那会儿写着写着没空间了。有时候人多空间小,还得让出来一大片的空间来几位老先生差不多半个篮球场的空间来写,这就会形成对公共生活的干扰了。还有些老人练得太猛,一次几个小时,不但没有锻炼好身体,长期弯腰还带了一些肩周炎颈椎病啥的,得不偿失。所以,时间空间强度各方面适度吧。
南唐后主李煜的书法为何那么强大?
谢邀,欢迎关注,每日分享人生必读历史故事!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从心顺意、万世清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一个眼睛里长有两个瞳孔)。”,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他给自己整了一堆佛系称号,就是想昭告天下尤其是他的太子哥李弘冀:“我对皇位不感兴趣,我就想静静地做个诗,画个画儿。至于皇位,呵呵,爱谁谁。”
除了写诗,李煜更加卖力的作画,画艺精进神速。宋代郭若虚曾高度点评他的画作:“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毫不夸张地说,李煜是个成功的跨界王。
世事总是出人意料,太子李弘冀后来得病死了,皇位还是落到了李煜的手中。他从来就无心争夺权力,却被命运推到了政治的漩涡里。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登基,此时天下形势早已大变。南唐的江山其实就已经是个烂摊子了,李煜的父亲李璟留给他的是憔悴的南唐,是不堪看的山河!懵懂地接过南唐憔悴的山河,懦弱的他只能想到逃避。于是他躲了起来,躲在只属于他的词界,拥着虚幻的快乐,任外面刀光剑影,烽火狼烟。
我们都知道李煜是一个诗人,画家,词人,但是唯独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今天我们不吐槽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么不称职,而是来谈一谈世人少知的书法。五代十国是个军阀割据,战祸频繁的大分裂时期。书坛人物凋零,被人记住的书法家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杨凝式,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书法,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 类似于古人用竹签挑灯芯。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八种技艺。
除此之外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是一种“战掣"的笔势。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其实这个没啥了不起,我小时够都用纸蛋蛋蘸墨写过春联。
李煜的传世墨迹很少,只有相传是他所书的《入国知教贴》和南唐画家赵干《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李煜最大的贡献进一步开创了书法批评和汇刻《升元贴》。
《升元贴》是把秘府珍藏的法贴让书法家徐鍇摹刻上石,汇集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书法传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贴早失传,但是开了宋代《淳化阁帖》的先和,被人们尊为“法贴之祖”。
释文: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975年,宋攻破金陵,南唐灭亡。978年,七夕那日,沦为阶下囚的李煜,被宋太宗赐毒,郁郁而死,终年41岁。 他从烟花烂漫的江南走过,匆匆如过客。《虞美人》是他的绝笔,悲怆地给他的人生画上休止符。 这是他的“不幸”,亦是他的“幸”,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无数评价残留在李煜的身后,褒也罢,贬也罢,斯人已去,后人空叹。历史往往喜欢安排无数的错位,这些错位筑就个人悲剧的同时也铸就了历史残酷的美丽。在小编看来,李煜无论是作为一个诗人还是书法家无疑都是成功的,但是历史需要的是一个成功的帝王,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哀。我们也只能替他叹一句:本是风流人,奈何生在帝王家。
男生练字练什么字体好?
男生可以选择正楷或行书来练习。正楷是中文书法的基本字体,有助于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和美感。行书则更加潇洒自然,适合练习个性化的书写风格。
宋朝的书法艺术有什么特色?
唐宋两代是我国书法的鼎盛时期,书体的演变与发展到了唐代已经完成。唐代不仅树立起楷书的典范与法则,草书同样重法度,精益求精。到了宋代,书法由唐代的重法度转向崇尚意气,杨凝式就是这个转型中的代表人物,他年轻气盛时作书放荡不羁,装疯佯狂,同样是他的作品,但风格变化很大,不局一格,这种变化为尚意书风开了先河。他的《韭花帖》笔画精到,字态温润秀气,大胆夸张的分行布白,形成宽松淡远的景象,作品显得内敛而大气。
行书作为一个种书写便捷,挥洒随意的书体,为宋代文人士大夫出身的书家所青睐,他们侧重书法的意气和性情,使行书得以创新,有了新的风貌。苏东坡就是开创“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书,无意于佳乃佳”的观点说明他的创作是自己情感所使然,客观的自然界万物是创作的素材,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当他流放到黄州,有一段复杂而又深刻的情结,在这种心境下,所写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被约束后激情的释怀,既不囿于法度,又在情理之中,完全是意气的流露,其中的法度、技巧、情理、意趣非常丰富,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以苏轼为首的宋代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各有千秋。黄庭坚的行书是以真率之心作写意之字,以磊落之胸怀统筹局部之细节,结体以擒纵致胜,其表现为“长枪大戟,手足长舒”。还有米芾,用笔沉着痛快,结体随意赋形,变化丰富多姿,而章法上字的映带成趣,大小穿插有致,疏密变化相宜,在参差、离合、连断之时,显得气韵生动。
宋代书法由晋代的“尚韵”到唐代的“尚法”
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形成了以苏东坡一派的抒发文人雅士情怀的,将笔法、意趣、才情熔于一炉的,既含蓄又放荡的“尚意”书风。
关于【男性喜欢什么诗词书法】和【整天拿一支海棉水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