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法怎么样,如何理解评价林散之草书的以王羲之为宗?
换句话再说,就是告诉你们,他学了哪些古代书家。
深者看深,浅者看浅。
王羲之初月帖?
董其昌临摹初月帖,章法整体比较冲淡,似乎更从容了一些。但点画上不如原帖结实。对于师学而言,还是要临原帖。
文征明书法比董其昌如何?
在书法史上,以元代为分界点,一线大师在元以前,元明清以来,二王帖系,赵董齐名并列,可臻一线。
赵董之次一等,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王宠,刘墉,王文治,黄道周诸家。
董其昌被誉为"二王帖系最后一位大师",并非无因。关于这一点,要结合历代书论,以及二王以来各代书风变迁,才能深刻理解。
我藏的一件民初对联,局部拍照,汤埙伯书。其深受董其昌影响。知者自识。
赵熟董生,赵妍董淡,各有千秋。文征明熟不及赵,晚年大字近黄山谷,亦不及黄。文与董比,境界显然不及也。
另外,董氏在绘画史中,亦一代宗师。
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有什么特点?
一、虚和取韵风神超逸。董其昌书法用笔最突出的特点为“虚灵”。在此方面,他有独到的论述:“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
二、秀润闲雅潇洒流畅。董其昌非常重视用墨技巧,他将墨分为五种不同的浓淡层次用于书法艺术创作之中。他认为“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肥,肥则大恶道矣”。董其昌书法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精于用墨,如《草书杜律诗册》用笔苍润兼施,通篇在墨色浓淡枯润的变化中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
三、疏朗空旷意境深邃。董其昌非常重视章法的构成,他曾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董其昌书法作品的章法疏阔空旷、气度闲雅,如《楷书神仙起居法扇面》、《草书房村夜宿诗扇面》中的字距和行距十分宽阔,黑白对比反差较大,作品萧散沉静,恬淡闲雅。
四、悠远空灵、神秘玄妙的禅境。董其昌把禅宗思想运用到书法艺术创作之中,以“平淡自然”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把握了意境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所谓“平淡”是在稀少、简淡、朴素中包蕴无穷的意趣,有味外味、韵外韵,让人咀嚼不尽。平淡的实质是自然天真,是真性灵的自然流淌。为此,董其昌极力推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书作及美学思想。
五、主张书法作品的“书卷气”。在《画禅室随笔》中记载,董其昌书法有一种淡雅虚静的高远意境,用笔虚、章法疏、用墨淡。董其昌自言:“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董其昌书法的技巧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极其特色的创新。从他所追求的淡秀意韵的审美取向,书法中白大于黑的视觉效果看出他用笔强调虚灵和变化,结字强调似欹反正,章法强调疏空简远,用墨强调浓淡相间,用笔虚和而骨力内蕴,章法疏空而气势流宕,用墨清淡而神韵反出,这便是董其昌书法的风格特征。
关于【董其昌书法怎么样】和【如何理解评价林散之草书的以王羲之为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