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结构内容是什么,是书法的前提吗?
初学书法练什么?怎么练?是一个问题,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练书法的内容,包括了执笔,姿势,笔法,以及要不要练习笔画等一系列问题。
古人相传有永字八法,今人相传有书法的167个练习,本人独创有书艺特训法。
书艺特训法自2008年实施大学书法选修课教学,又于2014年起进行社会培训,教学实践证明了三个特点:专业,简易,高效。
具体方法:
首先讲究古法学习:五指执笔,悬肘运腕。
其次讲究科学训练:1、三不写:不单练笔画、不写重复字、不写半个字(写得再丑也要写完整个字)。2、三注意:松、慢、圆。3、三要求:解放手臂、施展笔锋、只写六字。
这就是神仙训练法,轻松练书法,八周结业后,深造可自学。方法学会了,眼光也提高。笔法对不对,可看锥画沙。效果请看附图:
石字是什么结构?
石字是“双木旁+厂字底”结构。因为石字的左侧和右侧都有“木”,称之为“双木旁”。而底部则是“厂”字,底部一横两撇,显得比较平整、宽阔而稳定,适合用作石材的底座。因此,“厂”字被用来表示底座、基础的意思。所以,石字的结构是“双木旁+厂字底”。另外,石字在书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线条粗细、方圆程度等都需要非常注重,讲究“钢针入石”的感觉。因此,学习书法时可以多加练习石字。
书法的书和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书法的书和法分别指的是“书写”和“法则”,所以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则。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五大书法体裁?
中国书法分为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2、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
4、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5、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关于【书法结构内容是什么】和【是书法的前提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