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学习书法,孩子下学期二年级了?
学习改变命运,培训改写人生。
孩子在小学之前适合选择硬笔培训班的学习,硬笔培训解决和纠正小朋们的坐姿、执笔、提高书写兴趣以及学习硬笔字的重要性,以提高自己小学学习阶段的学习成绩为主。
2015年5月16日,我初次受聘担任龙凤教育硬笔书法老师,接手时书法班之前只有熊凯、周必泓、李佳豪三位学员。第一天上课12岁的小朋友熊凯缺席,第二天该生漫不经心的来到课堂,满脸困惑与迷惘,当我知道他就是缺课的熊凯,并问清缺课原因之后,耐心开导,临写我书写的范字,我边看边教,严格要求,并以此,引导学员懂得学习硬笔字的重要性是老师的职责,授课之余,还不断的教学员如何学会做人处事及道德规范,学会做个好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学习上课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把字写好是自己唯一目的,写好字是自已的,老师是拿不走的。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书性趣越来越浓厚,并且有了进步。教了几星期后,邓奥文,郑小波两位小朋友的加入,尤其是七岁的邓奥文不知道如何下笔,写字笔顺先后不分,见到要书写的七个范字都不认识,产生了不想学书法的想法,初次写字把一个魏字,分开写成委与鬼两个字后,我即刻通过手把手一笔一画耐心教其书写,并教育小朋友参加学习硬笔书写培训的重要性、实用性,是为今后更好的改变班主任与老师对你有一个好的认识,有了学习兴趣,愿意留下参加学习,通过两天的培训,进步很快,兴趣很浓。
为加强对学生字外功课的学习与练习,教学的第九天,布置学员回家写一篇跟老师学习书法以来的学书感悟日记,加深体会与认识,有三位学员完成学书感悟日记功课,尤其是,熊凯小朋友的感悟心得日记:《练字的经历》写得很好,很深刻,语言通训,述事清晰,感悟深刻,从疑惑、迷惘老师到明白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小小年纪大道通晓,实属不易!鼓励熊凯小朋友,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气,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与文化学习成绩,分享成功的喜悦和经历......
附:硬笔学员熊凯学书日记
《练字的经厉》
你们知道字是谁发明的吗?它就是我国的仓颉。俗话说得好,见字如见人,首先写好字不仅不会被老师批评,有时还会表扬你。写好字是自己的好处,而不是別人的,写字不但可以磨炼你的意志,而且还可以提高你的耐心。其实练字就一个伟大的艺术。
我的字从小到大一直写不好,我写的字总是马马虎虎,歪歪扭扭。当然成绩很好,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但是却因为我的字托了我的后腿。后来妈妈帮我报了补习班,每天我都坚持写字,一复一日,我对练字己经失去了信心,因为我的字总是练不好,终于,有一天我们换了一个老师,我对这件事很疑惑,所以那天我没去补课,第二天我来到了补习班,我对这位佰生而和蔼可亲的老师很困惑,老师看见我满眼的迷惘,而亲自去教导我,经过他的教诲,我对练字产生了一点点希望。老师的字写得特别好,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而且从来没有污点,看了之后就象十分饥饿的人吃上了香甜可口的饭菜。
我终于静下心来,一点点的练,之后我写的字不仅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除了找培训班还有哪些途径?
参加培训班对书法学习确实有帮助,但最好的是拜师学习,因为拜师学习是长期的甚至一辈子的,而培训班一般时间不长,再就是自学,结合老师的指导自己用心临摹练习和钻研。也就是拜师学习和自学最好,不过有更好的条件的话,参加培训班也是非常好的,还有就是艺术学校去学习书法,进科班。
在这里,初学以就近拜师学习最好,通常情况下,老师与自己的生活环境近,只要老师水平高,可靠,就可以永远根着老师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如果是以书法为职业或把书法作为一生的追求目标,要靠书法吃饭,最好去上艺术学校学习书法。
培训班更多的属于社会上的培训,对个人书法学习和书法的倡导推广作用非常大,但属于继续教育,我们成为职业书法家以后,参加培训班的学习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这类正规的培训班对是有较高水平的培训班,甚至是内部(圈内)的培训。对于我们学习书法新的思想观点以及动向非常重要。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任何时期都是可以参加的。
学习书法概括起来有四条途径:自学、在校学习、参加培训班、拜师学习,都是有效的学习书法途径。
如何更好的临创转换?
从临习到创作是一个积累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并不是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好比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如果用艺术生命成长的过程来比喻:1、幼儿期(初学点画明白了各种点画的书写要领和书写动作,临帖有几分形似)——2、少年期(掌握了各种笔画的书写要领,对临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3、青年期(背临形神皆似而不精)——4、中年期(对临、背临都能形神兼备,笔法娴熟)——5、成年期(进入创作阶段,形不似而神似,用学到的正确方法,用自己的个性书写习惯,形成了自己的面貌)——直至老去。
这个学书成长的过程,因人而异,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更多则终生尚未走完全程。看看自己的艺术生命处在哪个生长期?
如果你处在青年期,想越过中年期转换到成年期,这只是个愿望,其实出来的作品还处于青年期或中年期(临习阶段),并未进入成年期(创作阶段)。
书家的作品,如果形象极似古人,像到以假乱真,殊不知并未进入创作期,是把自己定格在了临习阶段,恐怕终生也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原因是:过度效仿古帖的形像,忽略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因此没有形成个性面貌。
晋唐时期书家无不学习鈡、张(钟繇、张芝),流传后世者均个性面貌突显,虽全无鈡张表象痕迹,却神韵俱佳。请看下图领会、比较:
三国钟繇:
汉张芝:
东晋王羲之学鈡、张自成面貌:
唐颜真卿:
唐柳公权:
唐张旭:
唐怀素:
唐杨凝式:
宋代以后,书家无不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而自成面貌,个性凸显。
宋苏轼:
宋黄庭坚:
宋米芾:
宋蔡襄:
元赵孟頫:
元鲜于枢:
明代董其昌是学二王书家中的失败者,求妩媚的形似而忽略了更多的内涵。
明董其昌:
以上为鄙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九岁孩子对软笔书法开始厌学了?
大多孩子在学一段时间就想放弃,如果父母放弃,就等于放弃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是要经历很多困难,没有放弃的孩子必定有收获,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成正果,经得起考验的人方能飞的更高。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学习书法】和【孩子下学期二年级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