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哪个软件好写,书法字体怎么排序?
谢邀:
针对书法字体怎么排序,首先我们从朝代时间轴对汉字的演变的发展过程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1.最早的汉字产生,有据可查的,约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这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一般刻在龟甲兽骨上,即甲骨文。
2.到了西周时期,人们把字刻在青铜器上,就形成了金文,钟和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鼎文。
3.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4.到了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去繁就简,演变成小篆;
5.到了汉代,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演变为平直的笔画,这个时候,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6.三国时期演变成小楷,再到东晋行草、后唐朝楷书(真书)盛行至今
总结一下:汉字书法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显然,篆书不是最早的汉字书法。但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5种书法最好写的是哪种书法?
在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这五种书法之中,最好书写的就是楷书书法。
楷书书法是五种书法之首,有书法之基础的称谓。楷书书法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是现代通行的书写字体。
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楷书的三个特点,一是讲究运笔,二是笔划分明,三是结构方整。
从颜柳欧赵哪一个入手好?
谢谢邀请!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它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学习书法一般从楷书入手。因为楷书是学好其它字体的基础,是入门字体 。
古代最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我们可以从他们留给后人的许多优秀碑帖入手。比如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劝学诗》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还有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等。
至于选那一家的比较好,我觉得没什么标准,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古代的优秀碑帖字体来练。
《易经》中说:“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可见,选好帖至关重要。
我个人认为初学楷书应该首选享有“唐楷第一人”美称的“欧体”或者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的“颜体”来练。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学习,号为“欧体”。
欧体的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练,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得法于“二王”,从汉隶魏碑里汲取营养,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法度深严,最容易入门。
“颜体”从美学上论,具有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
再一个就是选择柳公权的范本来练。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的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元赵孟頫(赵体)我认为不适合初学者学习,而适合有一定楷书基础的人学习。赵体楷书虽然用笔沉稳,章法分明,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但它带有行书的笔意,牵丝引带,不容易学好!
综上所述,自己认为哪一种字体时候自己的“口味”就选哪一种,选帖也是自做主!
编辑
最能体现书法家功力的书体是哪一种?
行书,还是行书!
感谢提问。
就我的理解,狹意的功力,指的是技法,即基本功。而广义的功力,还包括文化底蕴与性情。
我猜测,提问人的着眼点,应该是广义的功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能体现书法家功力的,毫无疑问,就是行书。很多人可能会不服,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其一,行书的表现形态决定。楷书最能体现书家的基本功,一笔一划,马虎不得,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楷书的规范性对书写时书家的情绪起伏是一种约束,在表现书家的个人情感方面,楷书无能为力。草书最擅长的是表情达意,但对于表现基本功,就勉为其难了。
而行书,行书既可以行楷,又可以行草,既能考察书法家的基本功,又能展示其修养个性。
其二,行书的历史地位。魏晋时期,行书就成为文人雅士之间交流的的载体。行书书写快捷,由于行书表达自由,成为表现个性的工具,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相当高。魏晋是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高度,行书在这个时期出现流行,是有其必然性的。魏晋之后,行书成为衡量一个优秀书家功力的标准。
其三,历史上,王羲之擅长各种的书体,最终奠定他“书圣”地位的是行书《兰亭序》,行书不但有“天下第一行书”,还有“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和“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而草书只有“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而楷书,似乎没有公认的”天下第一楷书“。
从社会对行书评判的细分上,是能窥视行书在中国书法评价体系中的地位。
衡量一个书家的全面功力,非行书莫属。
关于【书法字体哪个软件好写】和【书法字体怎么排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