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提升造型能力,书法临摹和创作如何结合?
学习书法临摹是起跑线。创作是目的,也是写出一个具有艺术性的自我,实际上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题主所说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带有集字倾向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纯粹的集字创作。二是博采众长的临摹与创作,三是融会贯通的化古为我创作。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临摹练习阶段的创作练习。我们在相当时期的临摹练习书法过程中,是很容易产生疲劳度的,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 甚至让人感到困惑,动摇学习书法的满满信念。集字创作一方面可以锻炼章法处理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我们的成就感。集字创作也是从临摹到独立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集字还对于我们的日常书写书法化的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学习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描红和临摹掌握法帖的技法与字形,是学习书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在临摹学习的过程的我们对书法的基础知识和范字的字形的书写得到了从读帖的理论到实践的训练,从字帖上搬到了我们心中,技法成为我们的书写习惯。因此,我们的书写水平和书法艺术的造诣在不断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真正意义检验我们学习书法的层次的方法,集字创作无疑是最后的方法。
集字方法有直接集字的,也就是创作作品中的文字,我们临摹过,并且都达到了背临的水平。有组合集字就是我们没有临摹练习过的字,或者说字帖中没有的字,就需要我们借的办法,按照原帖风格与结构基本规律去组合成一个新的字。这种办法一定要讲究法度。
再就借他山之石,攻一家之玉。如内容中有重复的字,我们就可以借其它书法家的字来增加我们作品中相同字形的变化形式。
这个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往往是临摹的成分大于有我的成分。这种方法对于初学书法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稳步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且不可进行跨越式的飞跃。
第二个问题属于我们学习在精通一家的基础上,进入遍阅百家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法,比如米芾和王铎的书法创作都有类似的做法。米芾是集百家融会贯通而成就自己的经典书法家,其集字比较驳杂,但由于其读帖功夫高于我们,因为米芾还是画家,因此他对书法的理解和观察方法要比单纯毛笔书法家有更好的条件。米芾自己有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临摹学习非常驳杂,以致其创作的作品不知具体取法于那一家为主。米芾的书法创作确实是靠集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米芾在自己学习书法过程中随着技法的娴熟 阅历的方法,有特别善于融会贯通,最后取得了非常大的书法艺术成就。
王铎同样是如此,我们看王铎以柳公权的楷书法则创作的楷书作品,就非常精彩,虽然未必是不杂其它,但柳公权的点画造型和气韵格调是非常到位的,那个让我们即可以看出取法谁家,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王铎不及仅仅把柳公权的楷书技法融入了自己的楷书书法创作,实际上在行书中的那些也不俗,而且融会贯通的非常巧妙。如王铎临摹的《淳化阁帖》作品包括其创作其作品,都是如此。都能够非常巧妙的把柳公权的必定化入自己的行草书创作中。我们看王铎的行草书作品,可以说就是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面非常优秀的典范。王铎临摹古代经典书法,不是一种机械式临摹,非常善于取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化的非常巧妙而且个性鲜明,甚至不绘画中的水墨技法都融会贯通到了书法作品中,我们看王铎书法中的涨墨的运用,就非常精巧自然,变化生动。
做到临摹与创作的结合,需要我们具备扎实深厚的书法临摹基本功,这样说意思是要实现一个熟字技法熟,对书法的技法熟,对作品的风格熟,因为熟我们才能随心所欲而不失去书法的基本法度。这个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有两个基本层次,以临摹为主的层次和创作大于临摹的层次,后者所谓的创作是指善于融化吸收的创作,不是完全脱离原帖的独立创作。
第三个问题,是一种较高极的临摹与创作的境界。融百家之神,荟萃一家之法度。书法造诣到了这个阶段,往往是已经形成自己书法风格与审美理想与标准阶段,其创作的作品从表面看字字有我不见古人,实际上又笔笔从古出。比如启功书法就是如此,甚至不懂书法的人会认为启功的书法是硬笔字。实际上我们将启功的书法和古代经典书法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启功的书法一点一画,字字有来历,但又能够自出机杼。
如王羲之的少字左点的起笔轨迹和启功的“玄”字横画起笔的入纸规矩,是完全摹移的都不为过。也充分证明,启功书法对经典书法的继承以及启功书法笔法技法的微妙。
我们在比较一下“岁”字的写法,和其中的点画造型。
可以说启功的岁字就是临摹的王羲之的书法。
在比较一下王羲之“千”的横画的起笔轮廓和启功书法“秋”字的起笔轮廓,是不是有如出一辙的感觉呢?。
可以想见启功书法对传统经典书法的取法之精微博大和功夫之深。
在看一下王羲之的“丑”字第一笔起笔后的轮廓线是不是有一个微凸的弧形呢?再看启功书法中“若”字长横画的起笔之处的上轮廓线,同样有一个微凸起的弧线,这说明了这么呢?
启功先生临摹学习书法的致广大尽精微。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下比较,怎么能够发现启功书法与观点经典的取法或渊源呢?是很难想象的到,启功书法对古代经典书书法技法的取法是那么直接,从表面看启功书法确实与传统书法的面貌大相迥异,但实际上,一点一画都没有越经典书法技法一步。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级的高手,是最善于化古为我的书法大师。当然在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面同样也是最有效的,最善于学习的书法大师。
想学毛笔字有什么建议?
一、学习毛笔字,练习书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初学阶段建议从楷书和隶书开始。楷书最好是唐楷,颜、欧、柳;隶书临魏碑。三、碑帖结合。四、找个老师,交流学习。五、练习臂力、腕力。有力量写字时会无形中体现出来。练腕力的同时要练腕子的灵活性。六、多看书、多看书法作品,学习如何欣赏真正书法家的作品。七、隔一段时间就看看自己之前练习的字,总结优缺点。最后,特别强调: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其实练习书法可以有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1、练体力,对心脑血管有好处,防止老年痴呆。2、练情绪,能让情绪平静,不浮躁。3、书法家大多长寿。尤其你去查古代书法家,古代平均寿命短,但书法家一般都70多岁80多岁的。
书法造眼的方法?
方法如下:1、结字造型要懂得造“字眼”, 有‘字眼’的字,才有生气,才有看点。“字眼”是什么?是字里边的空间关系,'字眼(留白)'是单字加强疏密的结果。包括收放、大小、长短、宽窄、向背等等,这些关系都是构成“字眼”的要件。
结字是书法元素的没有定式的组合,就是造‘字眼’运动。《圣教序》是结构造型的大师,是“谋略”中的“奇谋”,是“平正”中的“险绝”。它的每一个字,都有“字眼”。就像文章有‘文眼’一样,下围棋有“棋眼”一样,是精彩、生死存亡所系。看懂了《圣教序》,再由此来研究历代经典,比如颜真卿(祭侄稿、争坐位帖)、八大山人的行草作品等,你会发现中国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这个原理,汉字结构造型的变化,就会触类旁通,就会以文意、所表达的情志,来造型、造险,无以穷尽。
所以,写字要懂得“造眼”,也就是要制造矛盾,再协调矛盾,这样的字,才有生气,有看点。写字和做人也一样,要会做人,也要会做鬼。就像社会的运转一样,制造需求,再制造供给,最后,把二者平衡,才能和谐。
2、谋篇布局要懂得造“字眼”,有‘字眼’的作品,才有神采,才有品味。这部分、这么疏,那部分、这么密,二者所衬托出来的这个大的空间,就是‘字眼’。
通篇无‘字眼’,全局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全篇平淡无奇、有拥塞的感觉,无神彩。疏密决定了字内、字间以及行间空间的分割,一般都安排在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黄金分割’处,疏密及因疏密形成的空间布白,是书法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处理节奏、章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草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一般行间的‘字眼’,不要安排太多,多了就不成为‘字眼’。
有无空间意识,是区分专门研究书法家和非专门研究书法家的重要标志。书法过程,什么最重要,关系最重要,字与字的关系,一定要搞好。‘造眼’质量高低与否,是衡量书法作品、品味重要标准之一。
我们还能用书法创造汉字之美吗?
我们还能用书法创造汉字之美吗?
我认为完全可以的。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书法的美?
书法的美就是线条的美,线条的美在于它是活的生命体。所以有生命的文字线条就是美的载体。
首先谈篆书之美,篆书是通过对称对比,曲线圆劲来表现出来的,有的由于线条太多太长而难于辨认,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美美哒。练好篆书必须要中锋运笔,力贯字中,气畅不滞才行。要保证曲线光华圆劲才有美感。此书练好,可提高中锋运笔水平。
再谈隶书,隶书最讲究笔力的书体,许多大书法家长年练习此书。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就通过隶书来修炼书功的。林散之的出名还是在草书上。1972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评选中,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得到郭沬若,赵朴初,启功等高度评价,书名大震。日本书道界来访,都以拜会林散之为荣。林散之提出了“草书要有楷意”。
下面谈谈“楷书”,楷书分大楷与小楷。大楷可以作榜书,题联。小楷主要用于书信,书抄等。“大楷难于灵动”,是讲字大费力,手腕力道不足,写出来的字呆板无灵性。明代书家“张瑞图”就善写榜书大字,笔力雄健飞动,有草书的灵气。“小楷难于宽绰有余”就是说字小空间小,常常会拥挤重复,笔画不好辨认。如果能做到疏密有致,清楚易变,就是好字。
再说说行书,行书是应用最广的书体。它具有楷书的端庄,又有草书的飞动。即庄重又潇洒,备受历代书家喜爱。其中以王羲之《兰亭序》为最佳。《兰亭序》的书法成就,也代表中国行书的最高成就。一篇《兰亭序》中各种书体都有表现,楷隶篆草穿插分部,各种笔法交错组合,重复的字,形态各异。兰亭书韵格守中和之美,字有谦让礼仪,行有潇洒之气,章有随意部局,且合情合理。
再说草书,草书是表现形式内容最丰富的书体。人的感情变化表现在书法上,以草书为最。草书可以表现激烈的感情冲击,也可以表现绵绵的感情细雨。比如常通过重墨力道来表现深重激烈,通过飞转连写细笔飞白来表现欢乐愉快。所以悲壮要用力道粗笔来表现,欢乐要用细笔旋转来表现。
感谢邀请,只要你沉浸在书海里畅游,就一定会翻起美丽浪花。不忘初心,励志前行,路上就会有迷人的风景,就会收获很多,开心很多,幸福很多。
关于【书法如何提升造型能力】和【书法临摹和创作如何结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