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怎样选临摹字帖,请问初学小楷可以临些什么帖?
我国的书法史源远流长,有关资料表明,东汉时期已经有了楷书的雏形,两晋时期开始成熟,至明清以来,小楷书法精品代有流传,不过传统的说法,以魏晋为最,无论理论还是书法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小楷字帖流传至今的有两种,一是刻帖,二是墨迹本。最为出名和深受历代书法家推崇备至的作品很多。主要有:钟繇的《贺捷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王献之的《洛神赋》还有《孝女曹娥碑》《董美人墓志》唐代虞世南的《破邪论》。钟绍京的《灵飞经》以及唐代的写经体等等。宋代的黄庭坚的《苦笋帖》张即之《佛教遗经》元代的赵孟頫的小楷。还有黄道周、王宠、清代刘墉、成亲王,何绍基的小楷书法。
初学小楷书法,传统的做法以学习魏晋小楷高古书风为正宗。但由于多为刻帖,几无墨迹,也有学习敦煌系列写经书法以及赵孟頫和、文征明等墨迹法帖的。
初学书法临谁的帖好?
1、初学书法,临摹还是要师法古人,楷书四大家
欧、颜、柳、赵都可以。
2、初学者以欧阳询
、颜真卿的楷书起步比较好,笔法多变,结构严谨。想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的话,颜柳楷书易融合,欧赵体比较和谐一些。田英章
、田蕴章、卢中南等都是欧体楷书的当代大家,如想再进一步深入可先从二田的字入手,与欧颜对照印证,方能有所得!
临摹纸和字帖分别是什么?
临摹纸呢,就是专门补助临摹的一种,指他非常的,应该说非常薄吧,然后你用来描摹也可以,然后临摹的时候呢,也方便书写,应该他比较适用于哪几种比,比如说钢笔啊,中性笔之类的,字贴呢,跟临摹纸是不一样的,字贴呢,它就是一个范本,就是我们临摹的时候呢,用了一个范本,一般字贴都是非常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然后我们用那个踏下来,然后现在装订成书。在现代的这个新华书店,包括书店里面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名家的制品,我们首先可以拿来进行临摹学习,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书法的这个技能,包括这种技法。
书法临摹和创作如何结合?
学习书法临摹是起跑线。创作是目的,也是写出一个具有艺术性的自我,实际上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题主所说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带有集字倾向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纯粹的集字创作。二是博采众长的临摹与创作,三是融会贯通的化古为我创作。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临摹练习阶段的创作练习。我们在相当时期的临摹练习书法过程中,是很容易产生疲劳度的,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 甚至让人感到困惑,动摇学习书法的满满信念。集字创作一方面可以锻炼章法处理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我们的成就感。集字创作也是从临摹到独立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集字还对于我们的日常书写书法化的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学习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描红和临摹掌握法帖的技法与字形,是学习书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在临摹学习的过程的我们对书法的基础知识和范字的字形的书写得到了从读帖的理论到实践的训练,从字帖上搬到了我们心中,技法成为我们的书写习惯。因此,我们的书写水平和书法艺术的造诣在不断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真正意义检验我们学习书法的层次的方法,集字创作无疑是最后的方法。
集字方法有直接集字的,也就是创作作品中的文字,我们临摹过,并且都达到了背临的水平。有组合集字就是我们没有临摹练习过的字,或者说字帖中没有的字,就需要我们借的办法,按照原帖风格与结构基本规律去组合成一个新的字。这种办法一定要讲究法度。
再就借他山之石,攻一家之玉。如内容中有重复的字,我们就可以借其它书法家的字来增加我们作品中相同字形的变化形式。
这个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往往是临摹的成分大于有我的成分。这种方法对于初学书法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稳步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且不可进行跨越式的飞跃。
第二个问题属于我们学习在精通一家的基础上,进入遍阅百家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法,比如米芾和王铎的书法创作都有类似的做法。米芾是集百家融会贯通而成就自己的经典书法家,其集字比较驳杂,但由于其读帖功夫高于我们,因为米芾还是画家,因此他对书法的理解和观察方法要比单纯毛笔书法家有更好的条件。米芾自己有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临摹学习非常驳杂,以致其创作的作品不知具体取法于那一家为主。米芾的书法创作确实是靠集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米芾在自己学习书法过程中随着技法的娴熟 阅历的方法,有特别善于融会贯通,最后取得了非常大的书法艺术成就。
王铎同样是如此,我们看王铎以柳公权的楷书法则创作的楷书作品,就非常精彩,虽然未必是不杂其它,但柳公权的点画造型和气韵格调是非常到位的,那个让我们即可以看出取法谁家,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王铎不及仅仅把柳公权的楷书技法融入了自己的楷书书法创作,实际上在行书中的那些也不俗,而且融会贯通的非常巧妙。如王铎临摹的《淳化阁帖》作品包括其创作其作品,都是如此。都能够非常巧妙的把柳公权的必定化入自己的行草书创作中。我们看王铎的行草书作品,可以说就是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面非常优秀的典范。王铎临摹古代经典书法,不是一种机械式临摹,非常善于取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化的非常巧妙而且个性鲜明,甚至不绘画中的水墨技法都融会贯通到了书法作品中,我们看王铎书法中的涨墨的运用,就非常精巧自然,变化生动。
做到临摹与创作的结合,需要我们具备扎实深厚的书法临摹基本功,这样说意思是要实现一个熟字技法熟,对书法的技法熟,对作品的风格熟,因为熟我们才能随心所欲而不失去书法的基本法度。这个阶段的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有两个基本层次,以临摹为主的层次和创作大于临摹的层次,后者所谓的创作是指善于融化吸收的创作,不是完全脱离原帖的独立创作。
第三个问题,是一种较高极的临摹与创作的境界。融百家之神,荟萃一家之法度。书法造诣到了这个阶段,往往是已经形成自己书法风格与审美理想与标准阶段,其创作的作品从表面看字字有我不见古人,实际上又笔笔从古出。比如启功书法就是如此,甚至不懂书法的人会认为启功的书法是硬笔字。实际上我们将启功的书法和古代经典书法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启功的书法一点一画,字字有来历,但又能够自出机杼。
如王羲之的少字左点的起笔轨迹和启功的“玄”字横画起笔的入纸规矩,是完全摹移的都不为过。也充分证明,启功书法对经典书法的继承以及启功书法笔法技法的微妙。
我们在比较一下“岁”字的写法,和其中的点画造型。
可以说启功的岁字就是临摹的王羲之的书法。
在比较一下王羲之“千”的横画的起笔轮廓和启功书法“秋”字的起笔轮廓,是不是有如出一辙的感觉呢?。
可以想见启功书法对传统经典书法的取法之精微博大和功夫之深。
在看一下王羲之的“丑”字第一笔起笔后的轮廓线是不是有一个微凸的弧形呢?再看启功书法中“若”字长横画的起笔之处的上轮廓线,同样有一个微凸起的弧线,这说明了这么呢?
启功先生临摹学习书法的致广大尽精微。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下比较,怎么能够发现启功书法与观点经典的取法或渊源呢?是很难想象的到,启功书法对古代经典书书法技法的取法是那么直接,从表面看启功书法确实与传统书法的面貌大相迥异,但实际上,一点一画都没有越经典书法技法一步。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级的高手,是最善于化古为我的书法大师。当然在临摹与创作的结合方面同样也是最有效的,最善于学习的书法大师。
关于【书法怎样选临摹字帖】和【请问初学小楷可以临些什么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