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趯怎么读,毛笔书法入门从田楷开始合适吗?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很乐意分享我学书法的心路历程。
我不建议学楷书从田氏楷书(注意我的用词,非“田楷”),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田氏楷书的特点:
1.首先不得不承认,田氏楷书确实功夫很深,很符合大众现代人的审美,写得很好。自古学欧无大家,我在我的文章《为什么你临的《九成宫》不像原帖?》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2.田氏楷书笔画标准化,结构标准化,写出来的字看起来很好看,但是看多了就感觉机械。写一百遍也是一样的,缺乏变化与灵活。
所以,不建议去上手就学田氏楷书,因为习惯一但形成,很难改变。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学书法,那您应该就从楷书练气,而欧楷则居于首位。一般学习楷书有选择欧楷的,有选择颜体的,我我建议选择欧楷。因为欧楷对于打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期字体结构,笔画细节的把握很严苛。颜体虽说易入门,但是要写好需要很深的对书法的认知和理解,写不出庄重气势就变成“傻大黑粗”。
顺便分享一下我学习楷书《九成宫》的经验,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参考我的文章《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希望对各位书友的书法学习有所帮助。以上都是我的一些实际经历,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对于学欧楷的朋友我再分享一些,我在欧楷方面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都是真实思考所得:
1.《为什么你临的《九成宫》不像原帖?》
2.《欧楷学习之《九成宫》逐字临习及解析》
2.《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3.《“大言不惭”之《九成宫》中一些败笔》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提问这位书友有所帮助!
有哪些优秀的书法名言或者论述?
字形是主,书写是辅,字得其乐,趣在其中,追求完美。
如何掌握字的结构?
结构美是优秀书法作品的要素之一,米芾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华美流畅,放纵飘逸。
学书法是要讲传承的。此帖有王羲之《圣教序》清雅刚正的特征。有平淡、天真、有古意。
(王羲之圣教序)。
米芾的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有褚遂良行书《家侄帖》圆润秀丽的笔意。《唐人书评》道:"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米芾自称学褚书最久,得其精华。
(褚遂良家侄帖)
宋代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也有这种丰腴漫丽特征。
(苏轼洞庭春色赋)。
米芾此帖融合了王字的清刚和褚字的圆秀,书风为之一变。
(米芾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
现举例分析其部分结构特征:
一,撇捺组合如大鹏展翅。此帖中的天字和《史晨碑》中大字笔势结构相似而同一,天字撇有隶意,捺画是省去右波的变形处理,天字优美舒展,如大鹏展翅,左低右高,左右展势均衡。
(史晨碑中的大字)
二,米芾行书中字的结构有和平,也有冲突。如窥字见部的一撇穿过左部下方。林字右部的撇穿过左部点的下方。
三,变方为圆。如横折竖钩意态流美,但要有方有圆才能刚柔相剂,有气骨。如儒字。
四,圆环几何形的柔和与直线围成几何形刚硬。如然字的左半圆,圆字的外框。
五,左右齐平。六,上开下合,上放下收的结构。如使字和教字。
七,起落结构。左低右高如游字。左高右低如特字。
八,左右结构中的倾斜。左偏旁左倾的如谓字。
左偏旁右斜的如理字。
象"A"字形倾斜的龙字。
左偏旁正,右部左倾的如维字。
左部正而右部向右斜的得字。
(米芾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下图为笔者写意习作。(米芾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写意)。
(褚遂良家姪帖写意)。
(苏轼洞庭春色赋写意)
如何练习书法?
如何练习书法?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颜二试着回答,若不尽周祥,请师友斧正。
现代书法家潘伯鹰先生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说:“除非我们不学习中国字,若要学,便须从笔法入手。”这里所说的笔法,指的是书写的基本技法,包括执笔、运笔、点画和结字的方法。潘伯鹰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和理论家,他认为练习书法先练习笔法。那么古人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唐朝大书法家韩方明《授笔要说》: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大名鼎鼎的黄庭坚黄山谷,在《山谷论书》里说:
“古人能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可见潘伯鹰先生总结是非常有道理的,是从古到今的学习传统。
有些师友说,练习书法不是从临帖入手吗?很对,是要从临帖入手,学习古人经典法帖,是书法进步的唯一途径。但是为什么临帖呢?临帖的目的是什么呢?临帖就是学习古人的笔法。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临帖呢?
晚晴书法家徐谦在《笔法探微》中说:“作书不求笔法,而事临摹,则无书。”对的,这是告诉我们,在临帖之前,得先有笔法的概念。可见笔法跟临帖是不能划等号的。据颜二经验,临帖之前先要学习点画规则的,对点横竖撇捺有个大概的熟悉。因为字由点画组成的,点画就是一个零件,成品是由零件组成的不是?一个字就是一个成品。
另外徐谦提出了一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依然警示作用,他说:
“我国近三百年无领袖群雄之大书家,乃由不讲笔法之故。”又说:“今人或有思创作者,又患不知笔法,信手涂鸦,徒成恶道。”是不是很熟悉呢?直指当今“江湖书法”、“丑书”、“乱书”、“射书”!这是题外话,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学习书法不学笔法,必将走入恶道,成为笑话。
那么,如何练习书法?这个脉络就很清楚了:执笔——运笔——点画——临帖。为了让初学者更好的理解,下面就一一展开讲一下。
执笔古人论述执笔的方法林林总总,纷繁复杂,有单钩法、双钩法;有执管法、扌族管法、撮管法、搦管法和握管法等等,有些古用语我们甚至看不明白。那颜二就直截了当,介绍一种自认为最实用的方法:五执笔双钩执管法。
方法:五个手指分成两组,依次包住笔杆。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笔杆,中指无名指依次抵住笔杆,小指抵住无名指,掌心是空的,手指要有力。如图
原则:掌虚指实,运笔自由圆畅没有阻碍。张旭:“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运笔知道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就要学习运笔了,运笔的原则是灵活自如,可以自由发挥、控制毛笔,写出高质量的线条。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懂得用腕。人手最灵活的部位就手关节,对于写字来说,手腕是最灵活的部位,因此在写字时多运用手腕,有利于写出线条的出各种形态,看起来生动多姿。这是区分书法高下的主要因素。
宋姜夔《续书谱》:
“大抵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后世奉为金科玉律。沈伊默先生也说:
“执笔是手指的职司,运笔是手腕的职司。”具体动作有上下、左右、旋转三个,原则是书写时线条尽可能保持中锋运动。如图
上下左右是写直线条时的基本动作,横竖撇捺点都要用到;旋转是写弧线条时的动作,绞转笔法的常用方法,有时点也用到。这里面有很多方法和技巧,需要师传或者在实践中去领会和感悟,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点画永字八法的应用。如图:
永字八法基本上涵盖了横竖撇捺点钩的写法,可以说囊括了“字”的所有“零部件”,是一个范本。据说是唐朝张旭所创,张旭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他在当时的长安开书法培训班,开馆授徒,一时学徒众多,哗然于市,引起过轰动。学生刚入门时就让学习这个永字八法,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意》里说:“…众有师张公(张旭)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可见这不是简单的八个笔画,里面有很多妙处,需要好好学习,花时间去“悟”。颜真卿的意思是很明显的,或有得者,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学会的,但是学会了的都说很神妙。这个是基础的点画规则,很多笔法如提按、使转等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细心体会,应该可以领悟神妙之说。
永字八法是学习书法绕不过去的门槛,具体的写法就不展开了,有心的同学可以按图慢慢临写。
临帖临帖是练习书法的重头戏,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书法所有的精气神首先来源于古人法帖,我们的文化和人文情怀的传承也是来源于此。临帖有几个步骤,临帖首先要读帖,然后对着字帖临,叫对临,熟悉以后背临,最后意临,然后就可以进行作品创作了。
临帖原则:像。临得像是第一位,须规规矩矩按字帖临写,千万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妄加笔画,乱涂胡写。
从前的人,临帖是从描红开始的,我们经常说临摹临摹,其实是先摹后临。其中摹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用细线笔双钩描出轮廓,然后用朱笔摹写。这样的好处是先掌握点画的形态和位置,每一个帖每一个书法家的风格都不一样,其点画形态也不一样,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也不一样。描红就是要先对字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下一步对临背临作基础。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临帖把这一个步骤忽略了,认为简单且麻烦。所以很多人临帖临了很久都没有办法把字的结构临准确,为了省事,其实是浪费了时间。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骤,对临。
对着字帖一个字一个字的临,这时要特别注意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和笔画的位置结构,要仔细读帖。对于字帖的行笔轨迹了然于胸,笔画大小粗细,行笔的轻重缓急等,依样画葫芦,临写出来,然后再对照字帖,找出不到位、不像的地方,然后再临写。如此反复再反复,一定要用心、细致,不要怕麻烦。
第三步骤,背临。
对临一段时间后,觉得差不多了,就要拿开字帖放一边,像背书一样背着临,这个步骤是检验你之前对临的效果的,要求也要务求准确,临得跟原帖像,特别注意原字帖的章法和神韵,不仅要“形”像,还要“神”像。如果效果不好,要回去继续对临,互相交叉练习,背临——对临——背临…。
(图为王铎临圣教序)
第四步骤,意临。
意临可以加入你自己的想法了,依照原帖的笔法、神韵等等,加入你自己的东西,是要把字写“活”。临帖不是目的,临帖只是方法,是学习的渠道。如果你临颜真卿的,你写的字完全是颜真卿的,那你就把字临死了,你临得再像也没有用,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你的书法就完蛋了。现在有些人学习楷书,特别是欧楷,把字写得僵直没有变化,像印刷体一样,这是一个坏毛病,不好。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书法中所追求的“字如其人”,是我们通过临帖学习古人前人的东西,为我所用,然后用以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学识,甚至道德品质等,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最高追求。
以上是一家之言,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讨论交流,谢谢!
关于【书法中趯怎么读】和【毛笔书法入门从田楷开始合适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