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别人书法是什么,向专业人士请教书法问题上款引首章落款等?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从褚遂良阴符经入手可以么?
入门可以先尝试褚遂良的倪宽赞 阴符经
先练笔画基础 然后就是临帖
别的没用 就是练
有老师给指导能够进步的更快
坐住板凳 沉住气
现在毛笔书法用什么墨比较好?
题主您好,我是莫非,以下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古代是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其最初形态是墨粒或小墨块,在砚台上碾碎之后再进行研制。后来发展才成墨锭,大致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到了近代,随着技术发展,最终出现了墨汁。
墨锭大致可分为油烟和松烟,具体制作过程可以参看《天工开物》和明朝沈继孙的《墨法集要》,这里不过多赘述。
油烟墨的特点是有光泽,而松烟墨则没有光泽,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另外油烟墨“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而松烟墨则是遇水易化。所以说,写书法练字一般都用油烟墨。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墨汁,用烟粉加胶和水制成。我们现在的书法创作练习一般都是用墨汁,因为墨锭不但需要品质的保证,对砚台的质地也是有要求的。对墨汁的选择,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一得阁”是公认的大众品牌,我个人常用的就是一得阁,还有红星。都是市面比较常见普通的墨汁,十多块钱一瓶,用来练字十分不错了。二者唯一的不同是一得阁较稠,用之前需要加水,红星稍微淡一些,可根据纸张不同选择加水多少。
书法艺术最终还是要靠纸张来表现的,那么对纸的要求就不言而喻了。我们日常练字,一般都是用毛边纸,有的还用报纸,稍微好一点的用宣纸。
三者不同,只有用过才知道。我个人三者都用过,毛边纸和报纸用的较少。
毛边纸的优点在于便宜,吃墨程度大于报纸小于宣纸。缺点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笔法不到位,会很直接的表现出来,容易打击初学者的信心。当然,还有贵一些的毛边,吃墨较好,但总体还是不如宣纸,而且在价格上比宣纸少不了多少。至于报纸,不花钱就能获得,但各项标准连毛边都赶不上(这里分享一个小窍门,把报纸使劲揉搓,肉眼能看到报纸上那些油光面被搓起毛,然后延展开来,再写字,效果会比毛边纸好些,缺点是费劲,麻烦)。所以我个人是不建议初学者使用毛边纸和报纸,练习书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自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初学者本来就掌握不好笔法结构,容易遭受打击,再在笔墨纸张上受挫,就更加难以继续了。
说到宣纸,其实我们日常用的那种一百多块钱一刀的宣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其封口处有印识,写的是书画练习纸,在工艺和用料上和真正的宣纸还是有差距的。
但是这种纸完全足够我们练习书法了,在选用方面,主要是看是否有油光面,很多初学者都在这上面吃了亏,无论商家如何夸赞,主要是有油光面的就不要。然后是看薄厚,有的纸一半薄一半厚,这说明工艺不行,就甭指望其它方面了。再就是听声音,好纸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是那种声音发闷,看着绵软均匀的纸。
最后就是试,去实体店里买纸,商家一般会让我们试一下。这时候主要是看吃墨,吃墨快且均匀的就是好纸,还有就是没有锯齿,有锯齿的地方说明不吃墨,那里不是有杂物就是太厚。
说到这里,纸说完了,为什么要说纸呢?因为墨的浓淡干湿要根据纸张的质量来进行调整。
我个人的习惯是,练字之前,取笔扔进笔洗,让笔充分湿润,然后把墨汁倒入碟内(我是用碟子,因为砚台沉不说,清洗也费劲,写多少字倒多少墨,今天不写了,墨就倒掉,然后刷盘子洗笔),用笔上沾的水来调墨。这时候的墨足够应对大部分宣纸了,然后在纸上或者是废纸上试,看是否合适。这里主要是看有没有洇渍,就是一圈颜色较淡的墨色。这样是写不了字的,只能是再加墨,墨汁本身较淡的(比如红星墨汁)只能是换新的了。
如果是水加少了,则拖不开笔,有明显的阻力,这时候可以蘸水调墨,然后再试。一点一点的调试,不要蘸太多水,避免水多墨淡。
调好墨以后就可以写字了,因为我们用纸都是一刀一刀买的,纸张的差别不是很大。记住水墨的比例,下一次再练的时候就不需要再重复调试了,稍淡稍浓都是能写字的。
当然还有一些边蘸水边蘸墨写字的,这种情况写小楷的较多,因为小楷对笔墨,尤其是纸张的要求较大,所以才会出现边蘸水边蘸墨的情况。
用墨调墨最终还是要看纸张,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自己一点一点的实践,积累经验,提升水平。
最后祝您书法技艺与日俱增,学有所成!我是莫非,欢迎关注莫非有话说。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1140719300542793"} --}练习书法用什么纸张合适?
谢邀!
很多初学者看到这个问题,会不假思索的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生宣纸啊!其实不然。
很多所谓的常识害了我们,比如搞书法用生宣纸、纯羊毫之类的言论。
宣纸成熟的年代大概在唐晚期,晋唐以来至明代的书法用纸,都是熟纸,生宣在明代中晚期才大行其道。啥是熟纸?说白了就是不洇的纸。
一般初学者是搞不清这个生熟,简单的辨别方法:生宣遇墨洇,熟宣不洇。
三类纸要分清:
生(洇,写的字容易有肉无骨)
熟(不洇,墨不易入纸、容易抛筋露骨)
半生半熟(有点洇,最易控制,写的字更易于骨肉停匀)
我们开始练书法一定要用偏熟一点的纸。
原因:
一、多数古代法帖都是熟纸,比如蚕茧纸,硬黄纸等,容易体悟古人书写的感觉……
二、熟纸由于不太洇,更易于控制;
那么具体用什么纸呢?开始可以用机制毛边纸,物美价廉还好用,机制毛边分为有格、无格,长啥样?看图
练的好一点了,就可以用稍好点的竹纸了,也有两种:手工毛边纸和元书纸,每刀价格大概在十几到三十几元之间不等,继续上图:
毛边纸:竹料,多产于江西、四川等地,具有:纸质细腻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等特点。
元书纸:竹料原产于浙江富阳,具有: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等特点。
假如练的更好了,到了可以创作的级别了,那用纸就再升一级——用半生半熟的宣纸,常用的有:煮捶宣、豆腐宣、水纹宣、枸树皮纸,价格每刀通常数百元以上。继续上图:
煮捶宣:加工工艺包括开水煮、过中药水、阴干、砑光等
豆腐宣:宣纸上刷了层豆腐水水纹宣:矾水 胶质加工
构树皮纸:产于甘肃西和县,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等特点著称。
另外还有东北高丽纸、四川夹江宣纸、江西六吉纸,以及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的夹皮纸,都属于半生半熟的纸,皆可尝试使用。
码字不容易,您都看到这儿了,不妨点个赞!
老沛说书——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书法世界……
欢迎留言、关注,真诚交流,有问必答!
关于【请教别人书法是什么】和【向专业人士请教书法问题上款引首章落款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